其四,阶级斗争不是社会进化的原因。辛亥革命前,孙中山多次断言:“社会革命,欧美是决不能免的”(注:《孙中山全集》第1卷, 第327页。)。 社会革命无疑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当孙中山确立起人类进化的原则是互助时,他没有否定阶级斗争存在,并对工人群众的斗争持同情态度,肯定其合理性,但他却不赞成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 孙中山批评阶级斗争理论的理由主要是:“马克思认定阶级战争才是社会进化的原因,这便是倒果为因”(注:《孙中山选集》, 第819页。)。这里孙中山从两个方面作了说明:一是从理论上看,他认为“阶级战争不是社会进化的原因,阶级战争是当社会进化的时候所发生的一种病症。这种病症的原因,是人类不能生存。因为人类不能生存,所以这种病症的结果,便起战争”(注:《孙中山选集》,第817页。 )。换句话说,阶级斗争是民生不遂的结果。至于民生不遂的原因,孙中山没有讲,也难以讲下去。因为他只是从历史主体的人的角度观察问题,没有联系社会环境,没有从与一定生产力相联的生产关系来把握阶级概念,所以他只能把阶级斗争看做民生不遂造成的结果,而对民生不遂的原因却难以深究。二是从事实上看,他列举欧美资本主义经济进化的原因,“第一是社会与工业之改良;第二是运输和交通事业收归国有;第三是直接征税;第四是分配之社会化。这四种社会经济事业,都是用改良的方法进化出来的”(注:《孙中山选集》,第814页。)。 由于这些改良措施,生产更发展了,“资本家固然是发大财,工人也可以多得工资”。“这是资本家和工人的利益相调和,不是相冲突。社会之所以有进化,是由于社会上的经济(利益)相调和;不是由于社会上大多数的经济利益有冲突。社会上大多数的经济利益相调和,就是为大多数谋利益。大多数有利益,社会才有进步。社会上大多数的经济利益之所以要调和的原因,就是因为要解决人类的生存问题”(注:《孙中山选集》,第816-817页。)。简言之,资本主义社会进步的原因,是由于符合人类求生存的原则,实行利益调和与改良,而不是由于阶级斗争。孙中山说的这些事实是存在的。但资本主义社会实行调和利益的改良措施,原因甚多,其中重要原因之一便是阶级冲突和斗争。任何社会的较为明智的统治阶级,总是力求用调和矛盾的方法,以维持其统治。马克思生活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他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根本矛盾,从周期性不断发生的经济危机中,断言资本主义的丧钟已经敲响,号召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来推翻这个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统治者可以从包括马克思学说在内的各种社会主义理论中找出对自己有利的社会对策,以维持其统治。但只要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没有解决,便如同孙中山本人所说:“欧美社会党将来为势所迫,或者都要采用马克思的办法来解决经济问题,也是未可定的”(注:《孙中山选集》,第828页。)。实际上, 未来具体的解决方法总是由那时的人们根据其时历史情境来决定的。因为历史是由人来创造的,历史的规律是经由人的实践活动而展现出来的。 4.社会进化的原动力 孙中山民生史观对历史原动力的见解是: 第一,“民生就是一切社会活动中的原动力”。前文已述,孙中山认为民生问题就是生存问题。所谓民生是原动力,实际是指维持人民生命存在的衣食住行一类生活需要是历史的原动力。人的需要如果不进一步发展为行动,并不能使需要的对象发生实际的改变,它就不能成为动力,而只能是引起动力的原因,或者简称为动因。动力则指实际推动事物运动和发展的力量。人的需要尽管有对象,但作为人的一种精神状态,它本身不可能实际地改变所需要事物的状态,而只是使人行动的一种原因。所以它只能是动因,而不是动力,更不是原动力。孙中山以民生需要作为历史原动力,是从人的精神状态探源的。 第二,解决民生问题的“人类求生存”,“是社会进化的原动力”。前文亦已说过,孙中山说的人类求生存包括人的一切努力,既包括精神力,又包括人的活动。活动则包括了从物质生产、经济、政治直到文化教育宣传等各种活动。按照他本人后期的意见,这里不包括阶级斗争活动。他还说过:“人类进化之主动力,在于互助”(注:《孙中山选集》,第365页。)。主动力指主要的动力,并不等于原动力。 既然人类求生存是原动力,互助是人类求生存的原则,是求生存的主要活动方式,那么也可以把互助称为原动力中的主动力。互助本身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在作为历史原动力的人类求生存所包括的各种精神的和实际活动的努力中,孙中山并没有特别强调其中的哪一种更为根本。推测孙中山的本意,他不赞成当时流行的唯物史观所认为的文明史随物质境遇而变迁,把物质生产力视为历史发展的原动力,而是从历史主体的人这一方面寻找原动力,因而提出人类求生存是社会进化的原动力。在否定阶级斗争动力论的同时,他又提出互助是人类求生存这个原动力中的主动力。 第三,民生主义是社会的原动力。孙中山说:“民生主义不但是最高的理想,并且是社会的原动力”(注:《孙中山选集》,第830页。 )。什么是“主义”呢?孙中山自己解释说:“主义就是一种思想、一种信仰和一种力量。大凡人类对于一件事,研究当中的道理,最先发出思想;思想贯通以后,便起信仰;有了信仰,就生出力量。所以主义是先由思想再到信仰,次由信仰生出力量,然后完全成立”(注:《孙中山选集》,第616页。)。 孙中山这里说的是他自己研究三民主义的思想过程:如何从研究中国社会的事实中形成思想,然后又将这些思想贯通起来产生信仰,从而产生信念和精神力量。到这里,他只说了一半。他要想使这种主义产生更大的影响,便要或者将研究所得直接撰写成书;或者采用孙中山的方式,先向大家讲演,然后将讲演记录加以整理,修改成书,再出版印行。这时,民生主义就成了孙中山精神劳动(包括其他人辅助劳动)的结果。民生主义作为孙中山精神劳动的产品,便脱离了孙中山本人而出现在社会上,成为当时社会环境的一个构成部分,即意识形态。只有这样,它才能影响很多人,成为追随和拥护孙中山的许多人的理想。当孙中山说民生主义是社会进化的原动力时,其理论涵义就是说社会环境中的意识形态是社会进化的原动力。实际上,民生主义作为人的精神生产的结果,和物质生产力作为人们物质生产劳动的结果,虽然属性有所区别,但都是人的劳动创造出来的产物,都成为社会环境的构成部分,在这一点上它们是一致的。作为社会环境的构成部分,它们自身都没有能动性,都只能成为历史发展的动因,而不可能成为历史发展的动力。民生主义自然更不可能成为原动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