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的海防与海禁,是两个相为表里的研究课题,前辈时贤已有众多的成果。在研究明朝海防、海禁政策的出台和实施的时候,大部分研究者都将它置于国际关系与海外贸易的视野之中,认为明王朝加强海防力量、实行海禁政策的原因:一是为了防御倭寇对中国沿海的侵扰,二是为了对付流入海中的朱氏宿敌残部,三是经济发展水平和重农抑商传统思想的影响①。由于这些研究大多视野广阔,海防又被定义为保卫国家安全而在沿海布置的防务,防御倭寇入侵被强调为最重要的原因。实际上,海防既为保卫国家安全而设,国家安全所面对的潜在威胁,即可能来自内外两面。而海禁实施的直接对象,更是濒海之民。因此,过分强调海防、海禁政策与防倭的联系,不免掩盖更为复杂的历史面相。本文希望通过对潮州文献的深入解读,对明王朝的海防政策如何在地方实施的过程作更加仔细的研究,来纠正宏观研究可能造成的偏颇。 一、畲疍与南宋潮州的兵防 明代的潮州,在莅任的官师们眼中,是一个“难治之区”,充斥着海盗和山贼的祸乱。明代前期的海防建设,和明代中期众多新县的置立,都与这山海之间的动乱很有关系。而从潮州的历史看,这些海盗和山贼又与宋元时期活动于潮州的畲疍民又有非常紧密的关联。宋元之交,潮州的畲疍民才引起国家政权和官师们的注意,并进入文献记载中。对潮州畲民的记载,最早出现在文天祥的《知潮州寺丞东岩先生洪公行状》中说: 潮与漳汀接壤,盐寇畲民,群聚剽劫,累政以州兵单弱,山径多蹊,不能讨。② 刘克庄《漳州谕畲记》对这个畲人社群有具体的观察和描述:他们采用跟定居农业不同的“刀耕火耘”的生产方式,在山林中烧荒垦种,一两年后,土地肥力下降,他们又会转移到另外的地点垦殖。由于以游耕为主要的生活方式,不断迁徙,居所无定,自古以来,这个社群从不受国家政权的管辖,不纳赋税,不服徭役③。 对疍民,宋元时期本地文献中没有直接的描写。照刘克庄的说法,蛮(苗)、徭、黎、疍、畲,似乎是不同的地方对杂处溪峒的化外之民的称呼。活动于漳潮一带的这类社群,当时被称为“畲”。漳潮山海之间,一直是他们生存的场所。如果要把这类族群细加区分,可以把山居而主要从事迁移式农业的群体,称做畲人,把水居而以捕鱼或者航运为生的群体,称做疍民。从国家的角度看,畲人和疍民在文化上有着很相同的一些特点,诸如漂流不定,去住无常,难以驾驭等等,因此,也不妨把他们混称为“畲”。举一个广为人知的例子:宋元之交,对潮州政局影响甚大的陈五虎陈懿兄弟,及其率领人数总多的畲兵,被文献指认为“海盗”,他们拥有多艘海船④,根据地又地处海畔⑤,说他们是疍民,从文化面貌看,实际上也应该非常合适。 总之,在宋代,潮州的山区海畔,生活着数目不小的畲疍民。他们利用本地尚算得上丰富的自然资源生存,有自己的社会组织原则,不受国家权力的统制。 同样,从宋代开始,潮汕平原的开发进程加速,定居农业成潮州地区的主流文化形态。在这里定居的农民成为国家赖以征取赋役的良民,平原地区逐步变成国家可控制的中心地。 南宋政权在潮州实际可控制的地域并没有我们所想象那么大。旧志说:“军国养兵以卫民”。又说:“军之衣食既出于民,民之防卫必赖于军”⑥。从当时兵防情况,也许足以分析出国家政权对地方的控制程度。 《永乐大典》卷五三四三“营寨”记载,南宋潮州驻军兵制,分禁兵、厢兵、铺兵、土兵四种。禁兵总名“澄海”,分成4营,共有1600人。厢兵有“清化”、“牢城”、“作院”、“城面”4指挥,分3营,共有384人。禁兵和厢兵都驻扎在潮州城。铺兵分散在驿递道路的各个站点,统共153人。土兵有“潮梅”、“同巡”2巡检司,各100人,驻扎在州城内;又有“小江场巡检寨”,在州城东方50里外,大约在今天韩江北溪口的东陇狮山附近,驻军100名;“赤砂巡检寨”,在潮阳县东南10里外,驻军也是100名;“鼓楼冈巡检寨”在揭阳县旁,驻军120人。 另外,绍兴二年(1132)黎盛之乱平定以后,粤东山区叛乱蜂起,朝廷调用大兵镇压。平乱之后,留统制韩京一支军队驻守循州,在相邻各州都分派精兵守卫,名号为“摧锋军”。潮州的摧锋军营在州城北郭,驻军因为听从国家统一调用,常驻人数变化不定。 乾道三年(1168),有海盗作乱,知州傅自修派人招抚,并请示朝廷,创立水军寨以安置降卒,共有军额200名,驻揭阳城西边的宁福寺旁。嘉定十五年(1222)水军寨外移到桑浦山前海口的鮀浦场。 淳祐二年至四年(1242~1244),再有“黄冈寨”的设置。本来,闽粤赣三省边区动乱,冲击潮州北境,饶源、湖潦等处居民被害,知州奏请朝廷在该处建寨屯兵防卫。结果,却按朝廷的旨意,审度形势,把寨子移建在黄冈河口紧靠着驿道的地方。这个寨子有100个兵员的名额,新招50名,其余50名派鮀浦寨水兵轮流驻扎。 南宋时期,国家政权把潮州兵防的力量,安置在州城和潮阳、揭阳两个县城和驿道上。“小江场巡检寨”和“赤砂巡检寨”的设立,是为了这两个地方盐场的防卫。那时候,盐业生产对地方经济和税收影响力很大。“水军寨”外移鮀浦场,“黄冈寨”的设置,用意恐怕也在盐场的防卫。城市和道路系统连结着三江平原和海边盐场,这就是南宋潮州政权所能够控制的中心地。 山地、海域和盐场之外漫长的岸线--特别是水深潮大,不利于产盐而方便船舶往来、停泊的港口,成为国家统治的边缘地域。畲疍们十分自在地在这个边缘地域按自己的方式生活。然而,宋元之交,这股几乎与国家政权互不相干的社会力量,也被搅进该改朝换代的政治漩涡里面。文献记载向我们展示,这一时期有数目相当多的畲疍人在潮州活动,并且左右着易代之际本地的政局⑦。他们在这个非常时期表现出来的举足轻重的作用,不得不使有国者侧目。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