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著作 >

《左传》的两种特殊叙事体例(4)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 易平 参加讨论

(二)“绝不相蒙而连缀成篇”叙事之例。
    《左传》里存在着这样一种很特别而且有趣的现象:作者在形式上是采用“每事自为一章”或者“分年散见,隔《传》相接”法写某事之本末,但具体记叙的内容却与本事关系不大,或根本无关,在作者的笔下,本事化实为虚,仅仅作为连缀、穿引一些“不相蒙”的材料的一条线索,一种手段而已。清人冯李骅的《左绣》称之为以“绝不相蒙连缀成篇”者。
    例如昭公二、三年《左传》“晋平公娶齐女”,便是这样连缀而成的一篇文字。全篇分四段散见于这两年《左传》中,所记本事为晋平公娶齐女少姜,后少姜卒,平公再取于齐。就本事的情节而言,是较完整的,形式上属于“分年散见,隔《传》相接”类型。然而作者无意去叙写婚嫁之事本身,却以本事为线索连缀起四段与之无关的文字。我们试看全事四个环节所写的具体内容:其一,晋韩须如齐迎女,齐国以上大夫陈无宇送嫁。少姜是晋平公之嬖妾,齐人此举算是破了格,后少姜得宠,晋平公反责齐人没有以嫡夫人礼遇(即遣上卿送嫁),扣押陈无宇,这一段写出晋平公骄横无礼,倒还算略涉本事。其二,少姜卒,诸侯各国派人送葬。作者未具陈殡葬事,而是借题发挥,记述郑使者游吉与晋丙梁、张趯的大段对话。游吉满腹牢骚地指责晋人,中心话题为:“晋将失诸侯,诸侯求烦不获”。见出晋平公的行为已引起诸侯普遍的厌恶和不满。“晋将失诸侯”,是全篇的关键。其三,齐卿晏婴请继室于晋。作者略述请婚之事,却大段地写晏子、叔向的议论,描写出晋、齐两大国时局动荡,国运日蹙,一派暗淡的景象,这显然暗示出“晋将失诸侯”的国内政治原因。其四,诸侯贺晋平公新夫人。《传》文未写贺婚事,倒借前来贺婚的郑氏之口,详陈一番郑国之所以背晋朝楚的原委。叔向强作精神回话,言语中流露出无可奈何之若衷。这里侧面托出晋楚争锋中,晋人已屈居下风。又是从国际大势上反映出“晋将失诸侯”。这四个环节所写的内容虽互不相蒙,但作者围绕“晋将失诸侯”这一主题,从四个不同方面层层深掘出它的根源,用意极为深切。全部材料分四段散置,内容又不相蒙属,却能和谐地统一在“晋平公娶齐女”一事本末之中,除了有共同主题之外,各段文字间照映配合亦颇见匠心。如郑游吉少姜送葬时有几句话:“少齐(即少姜)有宠而死,齐必请继室,今兹吾又来贺,不唯此行也”。一语双关,既承“迎少姜”事讥刺晋平公烦诸侯,又连提“齐请继室”、“贺新夫人”之文。最后一段以游吉回张氏的话收尾,迥映前文,笔意异常绵密,弦外遗音,耐人思寻。《左绣》引王或庵评点此《传》曰:
    左氏往往用倒宾作主之法。如因葬少姜而张趯有“晋失诸俟”之说;因请继室而晏婴、叔向有私议齐、晋之言。于是晋与齐之陵夷衰微毕见于此,此其所关之重,岂特百倍于葬少姜,请继室而已乎。则以诸臣之言为主,而葬少姜,请继室反屈属宾笔。
    此论左氏笔法命意,十分精当。从作者记叙的内容和文意来看,“晋平公娶齐女”本事的情节,实“屈属宾笔”,仅仅作为连缀这四段《传》文的线索而已。
    襄公二十九年“吴公子季札聘上国”,亦是一篇“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奇文。《春秋》仅记有一条季札聘鲁,《左传》却以此为基点,将季札游历诸侯陆续写来,以成一篇洋洋大观的文章。有人说它与“晋公子重耳之亡”写法相仿佛,所见失之皮相。就表面形式而言,“季札聘上国”与“重耳之亡”都是“每事自为一章”,但“重耳之亡”写的是重耳亡命列国的主要经历,为名符其实的纪事本末。而“季札聘上国”,写的是季札纵论当时政局,臧否列国人物,其议论广皮“十五国之风俗,六代之功德,列国之国势人材,无不表微知著,原始要终”(22)。至于其实际朝聘事务只略略提点,成为一条若断若续的虚线,引出这大片大片的言论。
    如果说上引二例都偏重记言,《左传》中也不乏用同样手法记事之例。如襄公二十八年的“鲁襄公朝楚”事,写鲁襄公按“宋之盟”规定朝聘楚国,本事情节十分简单,《春秋》有五条记载,大致提点出襄公往返的行踪,《左传》写本事经过与之大略相同,而所记具体内容却与本事大异其趣。襄公此行可作三段来看,第一段写途中。经过郑国,稍带出郑伯有之专横,为后来伯有作乱之伏笔。又至汉水,闻楚康王死讯,随行人员就往返问题有一场争议,侧面反映出身为霸主的楚国置诸侯于饥寒而不恤,诸侯朝楚,本无诚意,实乃迫不得已而为之。第二段,写在楚的情形。作者借葬楚康王事写出楚、鲁之间的一场斗智,又通过郑使者之口道出楚公子围有篡位野心。第三段,写返归。鲁国权卿季武子乘襄公外出之机取卞,襄公归闻之事深怀怨恨又无可奈何,见出鲁国大权旁落。“鲁襄公聘楚”本身是件无足轻重的小事,《左传》作者却借此事题组织进如此繁富而又“不相蒙”的内容。
    《左传》的“绝不相蒙而连缀成篇”叙事之例,实由“每事自为一章”,“分年散见,隔《传》相接”两种体例基础上变化而来的,用的是借题发挥,移花接木的手法。这种叙事方式运用得极为巧妙而且灵活,可记言记事,充实进大量有价值的新材料、新内容,将寒散、不相蒙属的史料连缀起来,化散为整,突破了纪事本末体“本事”的局限,丰富扩大了取材面,但是,并非任何一件完整的史事都可用作借题发挥、移花接木的“本事”,作者尤须精心选择。例如一国君主婚丧嫁娶之事,在春秋年间不胜枚举,作者却选中“晋平公娶齐女”事,因为此事情节有扩展的可塑性,能容纳反映晋国霸主地位衰落的多方面内容;作者不把类似“季札聘上国”的材料安排在“重耳之亡”事中,因为象重耳那样的亡命之徒,绝无心去为别国之事发高论,只有明智贤达如季札者,才有资格纵论天下时事,成为作者的代言人。由此可见《左传》作者的识力和驾驭史料的本领及精湛的叙事才能。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