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人物 >

尚钺先生与“魏晋封建说”(5)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 牛润珍 参加讨论

稍后,何兹全先生发表了《关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几个问题》(《文史哲》1956年第8期),1979年何先生又发表了《汉魏之际封建说》(《历史研究》1979年第1期)具体阐述了战国秦汉到魏晋南北朝社会变化的四个方面:即由城市交换经济到农村自然经济;由自由民、奴隶到部曲、客;由土地兼并到人口争夺;由民流到地著。十分清晰地描绘了中国历史由奴隶制到封建制的发展线索。1991年何先生出版了《中国古代社会》(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一书,不仅构建了“魏晋封建说”的理论体系,还将“魏晋封建说”的研究作了一系统的总结。
    这样,在“魏晋封建说”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三位里程碑式的人物:即尚钺、王仲荦、何兹全。尚钺对“魏晋封建说”具有开创之功,王仲荦则有开拓之力,何兹全有集大成之劳。对于尚钺的开创之功,王仲荦在尚先生逝世之后,曾赋《挽尚钺同志》诗,概括了尚先生的学术贡献,曰:
    三千桃李列门墙,老树婆娑扑鼻香。
    若问门人谁最健,中国粲粲扶余王。
    古史自今开草昧,萌芽何必讳清初。
    从来学术难定论,且继前贤要著书。
    “古史自今开草昧”注曰:“尚钺同志主张魏晋封建论。”[11]充分肯定了尚先生在古史分期方面的学术贡献和地位。
    1959年,尚钺先生的“封建说”受到批判,翦伯赞先生将尚钺的学术观点与“食货派”联系起来。何兹全先生说:“史学界开始批判尚钺教授和他的魏晋封建说,而我也执这一说,认为汉魏之际中国才进入封建社会。我俩虽无深交,但学术思想是有共鸣的。翦伯赞教授曾著文说:尚钺同志是共产党员,但和共产党的同志走得不近,而和《食货》余孽倒似一伙。”[5](P90)从材料反映的情况看,没有迹象表明尚钺先生与陶希圣在学术上有任何渊源关系。虽然何兹全先生早年曾受陶希圣的影响,但其以后的学术思想与陶氏有着本质的区别,而与尚钺先生较为接近,同属马克思主义史学。因此,翦伯赞先生的看法并不符合实际。
    对于尚钺先生的“封建说”及由此所遭受的磨难,戴逸先生曾作了这样的评价,曰:
    他具有许多哲人常常具有的那种创造精神和执着性格。他提出了魏晋封建论和资本主义萌芽说,体系最完备,论述最详尽,旗帜最鲜明,在学术界产生了很大影响,与范文澜的西周封建论、郭沫若的战国封建论并称为古代史分期鼎足而立的三大学派。他对自己的学术主张,极为坚持,虽然碰到万钧压力而毫不动摇。回想那时,学术研究的环境太严酷了,有的情况简直到了可悲又可笑的地步。由于《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书中提到过一句:中国的封建制度“自周秦以来一直延续了三千年左右”,因此持魏晋封建论的同志碰到了越来越多的麻烦,开始尚是一般的诘辩非难,逐渐地上纲上线,成了反党反毛泽东思想的异端邪说,甚至扣上托派的帽子。领导命令不准在课堂上讲授魏晋封建论,其帽子之大,压力之重,令人惶惶然……从50年代中期,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长长的二十多年内每一次政治运动,他都首当其冲,无数篇的批判文章,排山倒海,汹涌而来。服劳役、蹲牛棚,直到家破人亡。尚钺同志遭受的坎坷经历,一言难尽,非一般人所能承受。但他一直镇静自若,处之泰然,坚持自己的学术观点,争取保留自由研究的权利。他对自己认定的真理,执着追求,表现出“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大无畏气慨。阅读他的遗著,你可以不同意他的观点,可以挑拣他在论证和运用史料中的疏失,但你不能不佩服他那种在逆境中坚持真理的勇气,那种“威武不能移”的铮铮铁骨,那种对马克思主义坚定不渝的信念和乐观主义精神。[12]
    每读尚钺先生的书及戴逸先生的评论,不禁对尚钺先生的学术精神肃然起敬。
    【参考文献】
    [1]杜畏之。古代中国研究批判引论[J].中国社会史论战。2.
    [2]李季。对于中国社会史论战的贡献与批评[J].中国社会史论战2、3.
    [3]梅思平。中国社会形态发展中之谜的时代[J].中国社会史论战。3.
    [4]陶希圣。中国社会之史的分析[J].中国社会史论战。2.
    [5]何兹全。何兹全学述[C].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116-117.
    [6]李亚农。李亚农史学论集[C].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207.
    [7]尚钺。尚钺史学论文选集[C].人民出版社,1984.
    [8]马宝珠。择善而固执--上下而求索--何兹全的学术成就和史学思想[N].人民日报,2001-10-27.
    [9]田居俭。中国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分期讨论三十年[J].建国以来史学理论问题讨论举要[M].齐鲁书社,1983.
    [10]毛佩奇。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名著。中国历史纲要·前言[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11]王仲荦。华山馆丛稿续编[M].山东大学出版社,1995.482.
    [12]戴逸。尚氏中国古代通史·序[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