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著作 >

再论《刘子》的作者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文史》 杨明照 参加讨论

《刘子》的作者归属问题,从前肄业燕京大学研究院时,曾撰《刘子理惑》一文,认为是北齐刘画所作,载一九三七年燕大《文学年报》第三期。後因忙於草拟学位论文,遂不复厝意。岁月易得,今已五十年矣。去冬,承林其锬、陈凤金夫妇不我遐弃,以大着《刘子集校》相赠。观其用力之勤,考辨之详,徵引之繁富,校对版本之众多,在近几年出版整理过的古籍中是罕见的。尤其是《附录二》部分,持论不为陈说所囿,勇於创新,敢於翻案,这种开拓精神的确值得钦佩。惟先人为主,考虑有时欠周,亦其一蔽。涂鸦成习,曾在书眉行间批注了一些有关资料,似为林、陈两同志所遗漏或疏忽者。旋即改写为《再论〈刘子〉的作者》提纲,以便随时修订。今年春杪,去安徽屯溪参加全国《文心雕龙》学会第二届年会,不自藏拙,又以此提纲作为大会发言稿。会毕归来,因病未能载笔,近始理董成文。虽仍重弹旧调,然亦闲有新意。同行专家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那就无任铭感了。
    林、陈两同志坚持《刘子》为刘勰着作之说甚辨,详《附录二·〈刘子〉作者考辨》。本文拟就当中的主要论点略抒管见,这对进一步探讨《刘子》的作者究竟是谁,也许是有益的。
    一《隋志》梁有某书若干卷或梁有某书亡注语,并非都指《七录》
    《隋志》是林、陈两同志考辨《刘子》作者首先依据的目录书,并参稽《四库提要》及钱大昕、章宗源、姚振宗三家说,从而推断《隋志》着録的《刘子》为刘勰所作,恐怕是缺乏说服力的。这就需要说明一下《隋志》与《七录》的关系了:
    第一,《隋志》所据的底本是《大业正御书目录》,而不是《七录》。关於这点,余季豫先生有精辟的论述:
    炀帝嗣位,性好读书,西京所藏至三十七万卷,命柳顾言等除其复重,得正御本三万七千余卷。《大业正御书目录》,盖缘此而作。唐初平王世充,载以入都,多没於河,独得其《目录》。其後修五代史,因就加增损,以为《隋书·经籍志》。或谓《隋志》本之《七录》者,非也。——《目录学发微·目录学源流中》
    《(隋)志序》云:“炀帝即位,秘阁之书,限写五十副本,分为三品,又於内道场集道、佛经,别撰《目录》(原注:此所言《目录》,即本《志·簿录类》之《隋大业正御书目录》九卷,非道、佛经之目也)。大唐武德五年,克平伪郑(原注:王世充),尽收其图书及古迹焉。行经底柱,多被漂没,其《目录》亦为所渐濡,时有残缺。今考见存,分为四部。……远览马《史》班《书》,近观王、阮《志》、《录》,挹其风流体制,削其浮杂鄙俚,……约文绪义,凡五十五篇。”以此考之,则当时撰述,实据《大业目录》为底本,参以王俭《七志》、阮孝绪《七录》之体制,《四库提要》以为皆“根据於《七录》”(原注:卷二十一《夏小正戴氏传提要》)者,非也。——《古籍校读法·案书录第一》
    余先生的论断有理有据,这对《隋志》所据底本的了解极有帮助,故备录之。
    第二,梁代的目录书,除阮孝绪的《七录》外,尚有殷钧的《天监六年四部书目录》、刘孝标的《文德殿四部目录》、刘遵的《东宫四部目录》和刘杳的《古今四部书目》(见《梁书·文学下·刘杳传》)四种。而殷钧、刘孝标、刘遵三家的书,《隋志·史部·簿录类》曾予着录,魏徵等人想必是见着这些书的。也就是说,《隋志》参用过的梁代目录书,不只是《七録》一种。姚振宗《隋志考证》(卷二九)对此曾有明确的论述:“本《志》注梁有云云者,不尽是《七録》一书,亦有在《七录》之外者。”(见《子部五·从横家》末)姚氏这一推断是可信的。
    第三,《隋志》四部目录中,注有“梁《七录》”字样的,仅《子部》有三处:《道家类》“《文子》十二卷。文子,老子弟子。《七略》有九篇,梁《七录》十卷,亡。”又“《庄子》三十卷,目一卷。晋太傅主簿郭象注。梁《七录》三十三卷。”《杂家类》“《类苑》一百二十卷。梁征虏刑狱参军刘孝标撰。梁《七録》八十二卷。”这三条是《隋志》据《七録》最可靠的资料。此外,还有两处注“梁目”字样的:《儒家类》“《徐氏中论》六卷。魏太子文学徐干撰。梁目一卷。”《小说家类》:“《小说》十卷。梁武帝勑安右长史殷芸撰。梁目三十卷。”这两条虽只注“梁目”二字,但可推知指的不是《七录》,而是其它梁代目录书。
    通过上面的简单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隋志》梁有某书若干卷或梁有某书亡一类注语,决不是都指《七録》。林、陈两同志由於过信了“《志》所云梁者,阮氏书也”(钱大昕《隋书考异》中语);“凡注中称梁有今亡者,皆阮氏旧有”(章宗源《隋志考证》中语)的说法,认定《隋志》的目“最大的可能是来自阮孝绪的《七録》”。因而对《刘子》的考辨只局限在《七录》一书上,似乎不够全面。
    二阮孝绪《七录序》末何曾署“有梁普通四年撰”句
    林、陈两同志为了证成《七録》着录的《刘子》不可能是十岁左右的刘画所作的说法,一则曰:“今傅《广弘明集》卷三,録有阮孝绪的《七録序》,乃‘有梁普通四年撰’。”再则曰:“《(七录)序》末署‘有梁普通四年撰’。”两处都加有引号,好像是照录《七録序》原文似的。夷考其实,并非如此。这里无妨先将《七録序》末段钞来看看:
    有梁普通四年,岁维单阏,仲春十有七日,於建康禁中里宅,始述此书。通人平原刘杳从余游,因说其事。杳有志积久,未获操笔,闻余已先着鞭,欣然会意。凡所钞集,尽以相与。广其闻见,实有力焉。斯亦康成之於《传》释,尽归子慎之书也。
    这段文章前面的“有梁普通四年”和“始述此书”两句非常重要。是阮孝绪说他的《七録》是普通四年开始编纂的。中间特别敍述了友人刘杳“凡所钞集,尽以相与”的厚谊高情。其事与郑玄将尚未完成的《左传》注稿全部送给服虔(见《世说新语·文学篇》)相同,故最後以“斯亦康成之於《传》释,尽归子慎之书也”两句作结。全《序》卽至此收篇,再无其它字句。所见《碛砂藏》、《大正藏》、《四部丛刊》、《四库全书》文渊阁本《广弘明集》皆然。林、陈两同志的“有梁普通四年撰”句,不知从何而来?其断定十岁左右的刘昼不可能写出《刘子》,大概是错会了《序》文的意思,误将《七録》开始编纂的时间当作完成的时间了吧。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