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地域 >

明清时期东南地区疫情研究(4)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学术研究》 闵宗殿 参加讨论

(三)其他
    1.同天文有关。光绪《泰兴县志》卷1载:“春三月,太白经天,大疫。”光绪《通州直隶州志》卷末也有相同的说法。又如光绪《江阴县志》卷8载:“道光元年,四星聚于壁,夏秋大疫,村里中数日之间,有连毙数十人者,有一家数口尽殁者。”2.同地震有关。同治《徐州府志》卷5上载:“咸丰三年,三月,宿迁地震,大饥疫。”又同治《泸溪县志》卷11载:“崇祯十七年,地震,民大疫。”3.同昆虫有关。民国《沛县志》卷2载:“乾隆二十一年,夏大旱,有青蝇结阵如密雨过,大疫,随之邑人多死。”4.同流民有关。民国《蒙城县志》卷12载:“光绪四年四月,大疫。是时河南、山、陕三年大饥,人相食,人民流入蒙境者遍地皆是,瘟疫到处传染。”道光《续修桐城县志》卷13载:“正德二年,疮。淮北饿殍拥众南来,致染杨梅疮。”
    四、疫病造成的社会影响
    疫病是一种急性传染病,因此,不管哪种疫病发生都会使社会蒙受巨大的灾难。
    疫病带来的最大灾难,莫过于造成人口的大量死亡,数量之多是十分惊人的,一次疫病的发生,有时可夺去成千上万人的生命。《明史·五行志》载:“永乐六年(1408年)正月,江西建昌、抚州,福建建宁、邵武自去岁至是月疫死者七万八千四百馀人。邵武比岁大疫,至是年冬,死绝者万二千户。正统九年(1444年)冬绍兴、宁波、台州瘟疫大作,及明年死者三万馀人。”《明实录》载:“永乐十一年(1413年)六月,浙江乌程、归安、德清三县疫,死者万五百八十馀口。七月,浙江宁波府鄞、慈溪、奉化、定海、象山五县疫,死者九千一百馀口。十七年(1619年)三月,福建建宁、邵武、延平三县自永乐五年以来屡大疫,民死亡十七万四千六百馀口。正统十年(1445年)三月,浙江宁波府疫,军民死者六千六百馀。七月,浙江绍兴、宁波、台州三府,自去冬以来,瘟疫大作,男妇死者三万四千馀口。十三年(1448年)九月江西建昌府新城,去冬今春,疫气大作,县民男女死者四千馀人。景泰五年(1454年)二月江西建昌府属县,去冬大疾,男妇死者八千馀人。六年(1455年)苏州、常州、镇江、松江四府瘟疫死者七万七千馀人。”这仅是正史上记录的部分情况,就此可以看出疫病造成人口死亡之严重。疫病造成人口的大量死亡,还可以从死亡人口所占的比例上看出来,有的一次疫病造成死亡人口过半,例如正德八年(1513年)龙南大疫,“民死亡过半”。(光绪《龙南县志》卷1)嘉靖三年(1524年)凤阳大疫,“人民死亡过半”,(光绪《凤阳县志》卷15)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颍州疫,“死者十之六”,(乾隆《颖州府志》卷10)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霍邱夏大疫,“民死十之六”。(同治《霍邱县志》卷16)有的死亡人数甚至高达十之八九,例如:崇祯十四年(1641年)霍邱夏四月疫,“人死十八九”,(同治《霍邱县志》卷16)同年萧县五月大疫,“死者十之八九”。(嘉庆《萧县志》卷18)
    疫病造成的第二个后果,是使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被破坏,引发粮食价格大涨。在方志上常有大疫之年,粮价腾贵的记载,例如光绪《青浦县志》卷29载:“万历十八年(1590年),大疫,米腾贵”。同治《苏州府志》卷142载:“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大疫,米价腾贵。”下面两条材料进一步说明大疫-粮涨-死人之间的连锁关系。光绪《盐城县志》卷17:“崇祯十三、十四年,疫疠大行,石麦二两,民饥死无算。”康熙《嘉定县志》卷3:“崇祯十五年,(嘉定)春大疫,米石银二两,不数日石五两,麦二两,人皆食糠秕,糠尽皆食麸,麸尽食榆皮草根,甚至将死之人,割其肉食之,复大疫。”
    疫病造成的第三个后果,是由于人口的大量死亡和患病,常常造成土地荒芜和生产破坏。光绪《霍山县志》卷13引庐州知府龙诰的话说:“瘟疫流行,乡市人家不问官民老少悉皆传染,……今沿乡田地无人耕种,……合肥、六安、巢三州县抛荒田地或十分或八分、九分,截长补短,已耕者不及二分,英山、霍山、舒城、无为、庐江五州县抛荒田地或九分或八分七分,截长补短,已种者不及三分。”这话可能有点夸张,但仍可以看出问题的严重。嘉庆《舒城县志》卷3: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夏大疫,造成了“麦熟田中至有无人收刈者”。民国《上杭县志》卷1载,同治四年(1865年)上杭县由于“四乡乱后,继以大疫”,结果造成了“稻熟无人收获。”
    五、明清东南疫病史的启示
    在查阅明清时期东南地区疫情中发现,在崇祯朝的17年中,从崇祯五年(1632年)至崇祯十七年(1644年)连续12年有疫病爆发,其中崇祯十四年(1641年)疫病扩散到东南4省56个县,达到了空前未有的严重程度。清光绪朝共34年,除了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和三十四年(1908年)以外,32年中都有疫病发生。几乎达到年年发病的程度。明代崇祯,清代光绪都处在社会动荡、经济衰落、人民生活不得安宁的时代。封建政府又腐败无能,漠视百姓的死活,因而出现年年疫病爆发,并造成疫病的大规模蔓延,这就成为必然的事了。这段历史从反面告诉人们,在防治疫病的发生和蔓延上,一个清正廉洁的政府,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也是不可缺少的条件。
    明清东南地区遭受疫病灾害的,共有1538县次,其中约有459县次的疫病是由于大水、大旱、饥荒等原因所促发的。因此,在大灾之后,要提高警惕,预防大疫的发生,就成为一条不可忘却的历史经验。同时,大灾、大疫之年,常常容易引起物价的上涨,特别是粮食价格的上涨。不法奸商常乘机哄抬物价,历史上灾年因粮食腾贵,造成大量百姓饿死的惨痛教训是不能忘记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