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琦、富弼在庆历新政时期,曾协助范仲淹进行变革,被保守派赶下台去,新政如昙花一现。至宋仁宗嘉祐、宋英宗治平年间,富、韩先后当国,却失去前时政治 上的勇锐而无所作为。及至王安石变法之时,韩琦、富弼以元老重臣身份反对变法,从 先此的变革派蜕变为反对派。朱熹曾对韩、富生平演变做了非常中肯的论述。如: 观仁宗用韩、范、富诸公,是甚次第!只为小人所害。及韩富再当国,前日事都忘了。富公一向畏事,只是要看经念佛,缘是小人在傍故耳。 韩富初来时,要拆洗做过,做不得,出去。及再来,亦只随时了。 韩魏公富郑公皆言新法不便。韩公更能论列。……如富公更不行,自用他那法度,后 来遂被人言(指富弼不散青苗,按照他自己的意见“自用他那法度”,而被论劾)。(15) 朱熹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叙述了韩、富从庆历到熙宁政治上的演变过程,其中寓存于过程中的深刻的辩证法,值得重视。今天一些学人却以形而上学的方法,把韩、富看作一成不变,对他们反对王安石变法予以不适当的评价,显然落在八九百年前的朱熹的后面了。这样看来,真知灼见之中,寓存有辩证法的因素。 最后,看看朱熹是如何在总体上把握对人物的评论的。朱熹曾说: 品藻人物,须先看他大规模,然后看他好处与不好处,好处多与少,不好处多与少。又看某长某短,某有某无,所长所有底是紧要与不紧要,所短所无底是紧要与不紧要。如此互将来品藻,方定得他分数优劣。(16) 朱熹这段品藻人物的文字,充满了辩证的分析方法。所谓“须先看他大规模”,是说先看这个人的带有全局性的情况,这是第一步。其次,采取一分为二的方法,“看他好处与不好处”,“长处与短处”,以及“那些是有的”和“那些是没有的”,这是第二步。在进行上述分析之后,然后进行第三步,即将好处与坏处、长处与短处、所有的和没有的,在这种区分中,加以衡量,究竟是好处、长处以及所有占主导地位,还是不好处、短处以及所无者占主导地位。最后根据分析、衡量,决定对这个人物的评价。朱熹的这个品藻人物的方法,如此完整,如此周到,如此细密,以及如此深刻,怕是在古人此类论述中唯一无二的。寓存于真知灼见中的这个分析方法,当是朱熹长期进行理论思维的一个结晶,值得认真研究。 著名历史学家、河北大学历史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宋史研究会会长漆侠先生,毕生致力于历史研究和历史教学事业,功业卓著,令人敬仰。先生素来对本刊厚爱备至。本文发表前夕,惊悉先生不幸仙逝,不胜悲痛之至。在此,本刊同仁代表广大读者对先生的逝世深表哀悼,并向家属致深切的慰问。 ---------------------------------------- 注释: ①先师邓广铭教授校点《陈亮集》卷三六《钱叔因墓碣铭》,中华书局1987年版。 ②《朱子语类》卷一二二《吕伯恭》,以下不注明者亦引于此卷。中华书局点校本198 6年3月版。 ③《朱子语类》卷一二三《陈君举》,以下不注明者同此。 ④《朱子语类》卷一二二《吕伯恭》。 ⑤《朱子语类》卷一二三《陈君举》。 ⑥《朱子语类》卷一二二《吕伯恭》。以下不注明者同此。 ⑦漆侠:《苏轼“蜀学”与程颐“洛学”在思想领域中的对立》,《河北学刊》特刊 。 ⑧《朱子语类》卷一二四《陆氏》。 ⑨《朱子语类》卷一二三《陈君举》。以下不注明者同此。 ⑩朱熹:《朱文公文集》卷七五《资治通鉴纲目序》,四部丛刊本。 (11)载《御批通鉴纲目》卷首上,四库影印本689--24/25。 (12)揭傒斯:《文安集》卷八《通鉴纲目书法序》,四库影印本1208--214。 (13)《朱子语类》卷一四○《论文下》。 (14)《朱子语类》卷一四○《论文下》。 (15)《朱子语类》卷一二九《本朝三·自国初至熙宁人物》。 (16)《朱子语类》卷一三《学七·力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