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即作为人在世界上的成就的历史,归根到底就是已发挥作用的伟人们的历史 --卡莱尔 伟人是一个国家的路标和里程碑 --柏克 如果研究当代民主国家的政治内容,我们便不得不把视点移向共同参与政治生活的各个集团;但是,倘若我们的研究对象是一个权力和权威高度集中的国家的政治生活,那么我们就必须将视点聚焦向这样一批人--政治精英。有趣的是,在民主国家中,虽然各集团分享国家权力,但他们的内部也存在着权力和权威的集中,因此,即使是对民主国家政治生活的研究,也摆脱不掉对精英人物的探讨。 作为系统化的学说,精英理论产生于近代西方,它认为:“社会的统治者是社会的少数,但他们在智力、性格、能力、财产等方面超过大多数被统治者,对社会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他们的政治态度、言行……决定着政治的本质”。① (一)精英理论能否应用于《史记》所载的年代? 精英理论能否用来分析近、当代的中国政治生活,这不言自喻。那么,我所面临的问题是:在近代人类文明基础上产生的精英理论是否适用于我们所将要追溯到的那个时代? 回答是肯定的。 无论世界的发展遵循了还是遵循着怎样的轨道,作为主体活动于其中的却总是这样的一批人,他们恪守着自己的情感、思想、意志和行为模式去从事各种活动。人类虽然也经历了沧海桑田般的变化,每次变化都为他们增添了新的内容,但人类的本性并未因此发生革命性的变化,人们依旧根据自己固有的情感、思想和意志进行判断和行事。这就譬如地层的变化,无论地表受到日晒、风吹雨打经历了如何的变化,那些隐藏得很深的原始地层却始终能够得到完好的保存而不发生变化。人类的行为动因中恰恰就存在着这样深厚的“地层”,社会的相当一部分就是建立在这些“原始地层”上的。既然精英理论是剖析人类社会的一把“钥匙”,我们当然也就可以把他作为一根“探针”,顺延着时间的链条去探掘人类社会的地层了。 被鲁迅先生评为“史家之绝唱”的《史记》为现代人提供了中华文明早期发展的状况。犹如《荷马史诗》反映了古希腊朴素的文明一样,《史记》也把华夏民族早期朴素的生活呈现给我们。正是这种朴素,使得那个时代没来得及被后期发展起来的诸多新因素所沾染(如宗教、意志形态等),从而有助于我们更清楚地认识社会的本质。 历史总是在更高的层次上重演着过去。《史记》记载了我国一个重大变动的时期,从那里可以约略看到此后中国社会一切即将发生的变动的雏型,如果我们能做到正确的认识这一时期的变动状况,那么对于研究此后的时代变迁无疑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所以,可以断言:将精英理论溯及《史记》所载的年代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 (二)政治精英涵义浅释 数学科学中大量存在着这样一类定理,世人称之为“公理”,是指对那些不易被证明或者不言自明的某些事物的规律性的约定。科学总有相通之处,社会科学中也大量有这样一批已经或尚待被约定的“公理”,本文论述的“政治精英”和“政治变革”就属此范畴。 为保持科学的态度,我们无须急于给政治精英下一个明确的定义,只是来谈一谈这一概念的内涵。 政治的核心内容是对公共权力的争夺和运用,国家代替了其他的社会权威(氏族的、宗法的、宗教的)跃身历史舞台后,对国家权力的争夺和运用就当然的成为权力场上的核心内容。我认为,那些在尽可能大的程度上掌握和操纵这种公共权力的人就是政治精英。 国家权力不是一个固定的一成不变的量,它完全可以随其拥有者的需要随时加以创制和改造;国家权力也并非是单一的一种权力,在权力体系中,它的不同层面依据特有的规律进行分化和组合。结合时代和权力自身的特点,“史记”时代的权力拥有者大致表现为荣誉精英和效能精英。效能精英是那些在政治生活的各个领域积极活动着的掌握实际权力的人。所谓荣誉精英则是效能精英或基于对传统的尊重、或基于维护自己权力的实际需要而将权力体系中具有象征意味的权力(如声望、虚设的地位等)最大限度地赋予之的一批人,究其实,荣誉精英是效能精英借以更有效地实现自己权力欲望的一件工具。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