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机制的理论及方法论启示(2)
世界交往的作用机制是指世界交往如何进行的,指世界交往主体、客体围绕交往目的和通过交往手段而展开的活动过程。世界交往行为的发动者、信息发出者是世界交往的主体,包括人自身、民族国家、区域集团、各种生产性主体尤其是跨国公司等;世界交往行为和交往信息的接受者则是世界交往的客体;世界交往是一个双向性活动过程,在交往过程中主客体不断变换自己的位置,所以,可以把世界交往双方都称为世界交往的主体。世界交往的目的是世界交往活动展开之前在人的头脑中对其结果的一种预测和设想,是世界交往主体发起交往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它在整个世界交往活动中起着直接的支配作用。没有任何目的的世界交往活动几乎是不存在的。世界交往的手段是交往主、客体能够相互接触实现交往目的所依据的条件,包括语言符号、交往工具及其操作的方式方法,其中最主要的是世界交往的工具。世界交往的产生及其速度、规模、程度等均取决于世界交往工具的发达程度。要加强世界交往,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大力促进世界交往工具的发展。 (二)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机制 1.在世界市场形成后产生的世界交往包括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普遍的全方位的交往与联系。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在世界市场形成后,“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1](p276)由此可见,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必然使世界上各个民族、国家之间经济交往和联系越来越密切,在这样的基础上,也必然加深世界各国之间政治、文化等诸方面的联系和交往。 2.世界市场和世界交往的形成造成了世界性的阶级对抗和冲突。随着世界市场的形成和世界交往的发展以及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劳动资料日益转化为只能共同使用的劳动资料,“各国人民日益被卷入世界市场网,从而资本主义制度日益具有国际的性质”。[5](p831)在这个国际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力迅速发展、生产资料不断集中、劳动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资产阶级的财富不断增加,与此相应的是无产阶级受压迫和剥削的程度不断加深,无产阶级的队伍不断扩大,联合和组织起来的无产阶级的反抗也不断增长。而一旦“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5](pp831-832)这是资本主义发展和无产阶级反抗的必然结果。因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是绝对的生产方式,而只是一种历史的、与物质生产条件的某个有限的发展时期相适应的生产方式,当生产力发展到更高水平的时候,由于其内在的固有矛盾,它必然要被新的生产方式所代替。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按照我们的观点,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此外,不一定非要等到这种矛盾在某一国家发展到极端尖锐的地步,才导致这个国家内发生冲突。由广泛的国际交往所引起的同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的竞争,就足以使工业比较不发达的国家内产生类似的矛盾(例如,英国工业的竞争使德国潜在的无产阶级显露出来了)。”[1](pp115-116)由此可见,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造成了包括发达的和不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内的世界性的阶级对抗和冲突,最终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的灭亡。 3.世界市场和世界交往的形成构成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产生的重要前提。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日益加深的联系和交往以及世界性的阶级对抗和冲突,为社会主义的产生创造了广阔的前景。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世界市场使所有文明国家的社会发展大致相同,以致在所有这些国家中,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成为社会上起主要作用的两个阶级,它们之间的斗争也成为社会的主要斗争。同时,马克思恩格斯在对俄国是否可以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问题进行分析时,认为任何一个社会由于内外各种条件的影响,可以在制度上呈现出跳跃式的发展,而高度社会化的生产力则是不能不通过的。俄国只有用社会化大生产来改造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提高生产力水平,才能使俄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而这种社会化大生产的获得,并不是在俄国社会内部自动产生的,而主要是外来促动的,毫无疑问,这是以世界市场的存在为基础的。世界市场和世界交往为生产力的跳跃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因此,不管是在19世纪70年代之前探索西欧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过程中,还是在19世纪70年代以后探索以俄国为典型代表的东方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道路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都是以世界市场和世界交往在这些地区或者国家的同时存在作为社会主义革命取得最终胜利的重要依据的。 二、马克思恩格斯世界历史理论的方法论启示 第一,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历史理论要求我们从世界历史整体出发,以宽广的世界历史眼界观察世界,正确把握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今天,越来越多的国家、地区、企业甚至个人的经济活动,正以世界市场和信息化的世界交往为纽带,连接成一个相互依赖、相互开放、相互合作、相互竞争的开放性世界历史整体。在这样的条件下,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在谋求自身发展的过程中,要准确地判断和把握两个情况:一是国情或本地区的情况,二是世界历史整体的基本情况。必须立足于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国情特点,从本国、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建设的同时,更加自觉地从世界历史的视角去观察和处理国际事务,把握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邓小平是运用世界历史眼光观察世界的典范。十五大报告精辟指出: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行了正确分析,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而这种新的科学判断正是我国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依据。 第二,马克思恩格斯世界历史理论使我们认识到,加强世界交往实践是世界历史主体自身发展的条件,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在世界历史条件下,必须采取对外开放的政策参与世界交往实践才能谋求自身的发展。在世界历史条件下,国际间的各种交往活动已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普遍方式,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成为各个国家、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这种世界交往实践不仅摒弃了各个世界历史主体生产力发展的重复性,而且使它们获得了生产力跳跃式发展的可能性,尤其加快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跨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步伐,促进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实现,凸显了世界交往实践在世界历史条件下的独特地位和价值。它雄辩地告诉我们,在今天,孤立、封闭、对抗和静止必将导致落后乃至消亡,联系、开放、合作和发展才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合理逻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具有世界历史的必然性。邓小平指出,资本主义已经有了几百年历史,各国人民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所发展的科学和技术,所积累的各种有益的知识和经验,都是我们必须继承和学习的。我们要有计划、有选择地引进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技术和其他对我们有益的东西。因此,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世界历史理论中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应牢牢把握马克思恩格斯这一具有极其强烈时代特征的世界历史理论的精髓。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