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小结 《通鉴》与《胡注》,据北京中华点校本统计共六百多万字[③h],宜乎有所谓“通鉴学”也。司马光亦尝言:修《通鉴》成,惟王胜之借一读;他人读未尽一纸,已穴伸思睡[④h]。是故小文旨在通过《资治通鉴》一文本,印证传释学之理论,冀能借之窥见文本与方法论之现实意义耳,他和司马光不别正闺、王夫之(1619-1692)之《读通鉴论》、近年出现的“政论文学”一词等[⑤h],区区短章,未暇述及。惟是司马光《资治通鉴》乃宋代政论文学一大显学,则可断言。 注释: ①a 帕玛(Richard E.Palmer)所著Hermneutics,严平译为《诠译学》,(台)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5月,汉斯-格奥尔格·加达默尔(Hans-Georg Gadamer 1900-)所著,洪汉鼎译为《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台)时报文化出版企业有限公司,1993年10月15日。 ②a 如张汝伦《意义的探究--当代西方释义学》,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12月。 ③a 如殷鼎《理解的命运--解释学初论》,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5月;高宣扬《解释学简论》,香港三联书店,1988年10月。 ④a 殷鼎《理解的命运--解释学初论》,第44页。 ⑤a 叶维廉《与作品对话--传释学初探》,氏著《中国诗学》,117页,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1月。 ⑥a 论者有“解释学并没有共同的内容”语,参阅刘述先《解释学思潮论说》,原载《中国时报》副刊及香港《明报月刊》,第211期,1983年7月。后收氏著《中西哲学论文集》,246页,(台),学生书局,1987年7月。余英时亦有“今天西方诠释学的理论纷繁,莫衷一是”之说。参阅氏著《明明直照吾家路》,《陈寅恪晚年诗文释证》,14页。(台),时报文化出版企业有限公司,1986年12月31日二版。 ⑦a 论者曾称《通鉴》合史学文学而成一家。参阅张煦侯《通鉴学》,170至172页,安徽人民出版社,1981年10月。或曰《资治通鉴》多少章节中生动精练的文笔描述,历代学者一直把它看为艺术性很强的文学作品来背诵。参阅刘乃和《中国史学史上的骄傲--〈资治通鉴〉成书九百年》,原载《博览群书》创刊号,1985年,后收氏著《励耘承学录》,339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7月。 ⑧a 张元《通鉴中的南北战争》分析司马光战史叙述,最为详尽。参阅《纪念王安石、司马光逝世九百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65至96页,(台)文史哲出版社,1986年10月。此外,亦可参阅颜中其《〈资治通鉴〉的文学艺术特色》,《司马光与资治通鉴》,第304至324页,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12月。王彬编《古代散文鉴赏辞典》,第617至629页,农村读物出版社,1990年元月二版。是书鉴赏司马光三文中,其中二文即选录《资治通鉴》之《赤壁之战》及《淝水之战》。论者或以司马光善写战争与司马迁善写人物两相对比。参阅施丁《两司马史学异同管窥》,《资治通鉴丛论》,24页,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3月。惟撇开文章不论,亦有视司马光笔下之战争实有强化宋人苟安思想之反效果。参阅李则芬《泛论司马光资治通鉴》,102页,(台)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79年6月。 ⑨a 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229页。 ①b 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403页。 ②b 同上书,406页。 ③b 《资治通鉴》,卷69,册5,2187页,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6月第1版,1986年4月湖北第1次印刷。 ④b 胡三省《新注资治通鉴序》,《资治通鉴》,册1,28页。 ⑤b 宋神宗御制《资治通鉴序》,《资治通鉴》,册1,34页。论者引《石林燕语》谓此序实出王禹玉手笔,既题为御制,遂不得编入家集。参阅张熙候《通鉴学》,23页。无论如何,《资治通鉴》正因有题为神宗御制的序文,遂于新党专政之日,免去一场毁版之灾。《清波杂志》,卷9,“毁《通鉴》条”,转引自程应鏐《司马光新传》,152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8月。 ⑥b 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第441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