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学片论(3)
报刊资料有四个特点:(一)丰富性。近代化的报刊是鸦片战争前后才出现的。据研究从1815年到19世纪末,外国人在中国共计创办了近200种中外文报刊, 约占当时中国报刊总数的80 %以上。 上海收藏的1861年以后的旧报纸有2000多种。这是一个庞大的资料库。(二)全面性。报刊一般都连续发行几十年,折射着其间社会变迁的长期轨迹。同时,报刊集中提供时事、政治、评论、经济、外交、体育、文艺等多种信息,能从多个方面反映社会状况。(三)新闻性。报刊资料,尤其报纸作为媒体非常重视报道的及时和准确,所以它有真实性。但是新闻报道有他人采访加工的因素,当然有不全面、不客观、不准确甚至完全不正确的情况。另一方面,报刊通常受政治的制约,其主办者或编辑记者的倾向性与被采访报道的那些当事人的观点不会完全一致,有的甚至完全站在敌对立场。由于这些原因,作为史料又有不真实性。这一点通常表现在对某些社会活动和历史事件的报导片面、失实,甚至拒绝报导、歪曲宣传、造谣诽谤等方面。(四)文献性。完全从新闻的价值上看待报刊资料也不正确。行政当局的有关指示、法规、文件、政令等等,除内部下发者外大多通过报刊公布,报刊也是发表个人文稿的重要场所。这类资料就是文献。本文把报刊资料单独列为一类,主要是针对它的丰富性、全面性和新闻性而来的。 回忆录有几种类型。一是当事人对某种亲身经历的回忆,二是当事人对其他当事人的回忆,三是局外人对某种事件或事件中人的回忆。同一回忆录可能兼具几种性质。比如甲的回忆录叙述了他在某次事件中的经历,但有部分内容涉及到此次事件中的乙,那么,对甲而言所述经历属于一类回忆录,对乙而言,则属于二类回忆录。回忆录的根本特性是追忆,因此不准确是难以避免的。应当特别重视前两类回忆类,因为它能提供大量具体情节,这是其他史料无法取代的。 前人著述包括家谱、族谱、野史、地方志和史学著作等等东西。这类作品出自文人、学者和历史学家之手,记叙必有所本,议论必有所据,非有确证,不应忽视。 声像资料包括照片、电影、唱片、幻灯片、录音带、光盘、缩微胶片等。这类东西近代很少,现代稍多,成为当代重要资料来源。它分为:(一)纪录性声像,即完整记录某件事、某次讲话、某台戏曲、某支歌曲的记录片、唱片、光盘等。(二)文献性声像,即专门复制的成套文献资料。纪录性声像和文献性声像价值等同于文献。(三)新闻性声像,即对某人某事的新闻报道,例如中央电视台存档的新闻联播资料,价值等同于新闻。(四)宣传性声像,即为系统宣传而制作的专题片、采访集,价值介于文献、新闻、回忆录之间。 遗址、遗迹与器物是重要的实证史料。位于山西襄汾县境内陶寺村的尧舜古城遗址,发现有4000多年前的古墓,从中挖掘到了世界上最早的青铜器,所获陶片上还有文化的“文”字。这一发现不仅使古代三皇五帝的传说可能被证实为信史,而且使国家的起源时代比目前认可的夏代提前近千年。随着史学研究中科技含量提高,对实物的认识应有进步。近年通过对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多处样品的研究,发现了含量很高的元素碳,证明北京猿人当时确实已学会了用火。近日,上海自然博物馆在一具420年前的古尸上提取线粒体DNA及测序成功,这在国内尚属首次,将为今后研究古尸及遗骸的种系、族系、谱系及遗传性疾病提供帮助。顺着遗迹、故居和活动路线考察,有助于确认某些历史活动的准确范围、地点,还有可能收集到相关文献、证物和未见于文字的事实或传闻。 口碑资料和乡例民俗是一种民间活资料。利用和记录此类资料史有所载。司马迁说:“天下遗闻故事,靡不毕集太史公,”说明《史记》运用了口碑资料。历代正史或方志中关于地方风土人情的记载,莫不有益于民俗社情的研究。本文所讲的此类史料不是成文资料,而是存活于民间的,必须通过社会调查才能采集到的流质文献。通过这类史料,可以直接了解有关社区的人际、村际、乡际、族际、区际关系,种种从前的和当下的故事与传说,种种成文的或不成文的乡规民约,以及由上述各种内容而综合形成的社区传统、心理和愿望。 以上八种史料,有以下几点不同。 第一,史料的起源不同。文献、声像资料、遗址遗迹与器物直接起源于人们的社会活动,属于一次文献或文物。乡例民俗是一种生活形态化的直接素材,报刊资料、回忆录和前人著述均为二次文献。 第二,史料属性不同。文献(包括档案中的文献),一般表示当时的行为、事件或社会运动;报刊一般代表新闻和言论方面对某种历史事件的报导和看法;回忆录代表事后的追忆;前人著述代表前人的记载。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