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流派 >

学术品位与图录编纂(4)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广东社会科学》 刘泽生 参加讨论


    编纂一部如此选题的大型历史图录,实在是一次艰辛的旅程,个中三味,非局内人似难以名状。以笔者之浅见,从策划、创意到编纂、出版,《广东百年图录》是比较成功的。该书具有较高的学术品位与文献价值,堪称近年同类图录中的佳作,相信对进一步推动广东地方历史文化的研究,将产生积极的作用。当然,本书也有其不足之处,也存在若干值得进一步探索或商榷的地方。择其要者,试举数例--
    其一,图片的文字说明仍有个别史实失误或不尽准确之处。例如中英两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中英联合声明》的正式签署时间为1984年12月19日,但本书却误为2月19日(3381);而同页3382图香港政府派发的中英联合声明文本,当系草签文本,该图说明不甚准确。又如第230页第901图关于广东省政府在广州奠基兴建中山纪念堂的时间,文中所标1929年1月25日应为1月15日。文字的校对也偶有疏漏,如第5页第14图关于清末名将关天培的籍贯“江苏山阴”,实为“江苏山阳”(今江苏淮安);又如第870页的“概述”中称,“在珠江三角洲,平均每65平方米就有一座现代化城镇”,文中的“65平方米”当系“65平方千米”或“65平方公里”之误。尽管此类错漏并不多见,但也是一种不应有的硬伤。
    其二,“广东”作为一个地域概念,在历史上它应涵盖哪些地区?如何准确地反映其与现有周边地区的关系?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仅以香港、澳门为例。从历史上看,英占、葡占前的香港、澳门地区,都曾隶属广东。本书的编者从传统的“省港澳”地域概念出发,收录了数十幅有关港澳的图片,从1841年的英占香港(21),到1967年“文革”期间的反英抗暴(2675-2678);从1980年的香港地铁开始投入营运(3261)、1982年澳门的格兰披士大赛车(3472),到1980年代的中英、中葡关于香港、澳门前途问题谈判(3380-3385)和1990年代末的香港、澳门相继回归(3831-3845)等等。这种辑录方式似已超出了本书“百年广东”的概念,有“越界”之嫌,且收图确实多了一些。但如果换一个角度从“粤港澳关系”入手,对有关图片重新进行精选、分类,以“关系”为切入点,并配以必要的文字(也可在“概述”或“编辑体例”中加以说明),或可比目前的这种收录定位更准确、更精炼些。
    其三,可能因为篇幅的关系或出版经费所限,书末欠缺诸如“广东百年大事记”、“征引书目”、“参考文献”以及“分类索引”等附录资料,从而削弱了本书的信息含量和检索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本书的学术价值,也给读者带来一些不便。上述欠缺对于《图录》这样高品位的大型制作来说,似有美中不足之嫌,而对于某些特定的读者群来说,则更有遗珠之憾--当然,并非对每一部图录都应有如此“完整”的要求,因为对于编纂者和出版者来说,还有一个读者群的定位与成本核算的问题。
    其四,关于黑白与彩色之争。也许是出于编者及出版者的某种特别考虑,《图录》全书均以黑白为基调,故而近二十年来的精美彩色照片,也无一例外地制作为黑白版面。虽说黑白制作的效果可能在于强调画面的历史感与凝重感,富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与感染力,但原有彩照的那种时代特征和特有质感,它的艳丽、明快、鲜活与冲动,却为之大打折扣,直接影响到图片的观赏效果,更何况以彩色胶卷冲印黑白图片、或利用图像扫描仪对彩色图片进行电子扫描--所带来的失真感觉。如本书下卷的“羊城八景”(3507-3514),广州、深圳等地的城市新貌(3848-3854)以及大量的时尚民俗等,失真的感觉尤为明显。此外,可能是编者有意于在有限的版面中尽可能增加信息量,因而有的版块收图过多,版面显得较为拥挤,影响了图录的整体审美效果。其实,有时版面的适度空白也是一种艺术,可以给人以一种视觉上的享受与想象的空间。
    末了,笔者还有一点题外之议--考虑到本《图录》现为8开本,收图3854幅,两卷本,售价1280元,如此制作定位,除少数图书馆、档案馆和个别有特殊雅兴的收藏人士外,一般读者似难以承受。建议可否考虑在现书的基础上,根据市场的需求,必要时另出简缩版或普及版,如收图2000幅左右的大16开一卷本与大32开一卷本。如此则售价当可降至每本300元(大16开本)与100元(大32开本)左右,既可增加读者面,又有经济上的效益。对于《图录》的编纂者来说,其缩编的难度也不太大。这种做法在港台地区及国外均有不少成功的先例,或可一试。
    以上自属愚者之虑,有的也许还超出了本文应有的议论范围。对于《广东百年图录》,笔者也只是有幸先睹为快,匆匆一瞥而已。掩卷之余,思绪良多,信手记之,公诸同好,并此就教于本书编者、读者诸君。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