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流派 >

关于李大钊史学思想的几个问题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北京师范学院学报(社 邹兆辰 参加讨论

李大钊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奠基人,为改造以考证史料为主的史学传统,以唯物史观指导史学工作,从而建立真正的新史学,他提出了一系列的卓越见解。今天我们从整个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产生的历程来回顾这位奠基者的理论,仍然可以得到很多可贵的教益与启迪。
    (一)
    在李大钊的史学思想中,最首要的问题应该说是他对历史观问题的重视以及他对各种历史观的分析;而他对马克思的历史观的阐述和运用,则是他整个史学思想的核心。
    李大钊认为,历史观是人们对历史的总的“解释或概念”。没有历史观,人生就会“失所归依”。所以,“欲得一正确的人生观,必先得一正确的历史观。”①
    1919年,李大钊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中全面阐述了马克思的基本理论,其中也包括他的历史观。他从马克思主义里找到了一个完整的历史观念,如他所说:“与吾人以一个整个的活泼泼的历史的观念,是吾人不能不感谢马克思的。”②紧接着,他又在一系列文章中宣传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倡导在历史学、社会学的研究中运用唯物史观,说明中国历史的实际问题。他认为,以旧的历史观解释各种事情,全用神学的方法,所记载于历史的事变,无论是焚杀,是淫掠,是奸谋,是篡窃,都要归之于天命,夸之以神武。这种史书使人类精神“麻木不仁”,失去摆脱苦难的勇气,成为权势阶级愚民的器具。而唯物史观则“是为得到全部的真实”,“乃是一种社会进化的研究。”而这里所谓的社会,包含着全体人民,包含着“他们获得生活的利便,与他们的制度和理想。”运用唯物史观去研究社会的生长与活动,“最要紧的,是要寻出那个民族的人体以为生的方法,因为所有别的进步,都靠着那个民族生产衣食方法的进步与变动。”③
    李大钊不仅阐明了唯物史观对于社会和人生的积极作用,同时还试图运用它来说明与解释中国的历史。他认为,运用唯物史观,对于文化思想、道德观念、风俗习惯、社会政治的变化以及对于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分析都会得出与旧史观不同的认识。例如,李大钊在说明孔子思想的影响与变化时,就是从分析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出发的。他说:“孔子的学说所以能支配中国人心有二千余年的原故,不是他的学说本身有绝大的权威,永久不变的真理,配作中国人的‘万世师表’,因他是适应中国二千余年来未曾变动的农业经济组织反映出来的产物,因他是中国大家族制度上的表层构造,因为经济上有他的基础。”④到了近代,孔门伦理所以会发生动摇,也是由于经济基础发生了改变。时代发生了变化。“西洋的工业经济来压迫东洋的农业经济”,中国的农业经济由于受了重大的压迫而发生了动摇,“首先崩颓粉碎的就是大家族制度”,因此,“孔子主义也不能不跟着崩颓粉碎了。”⑤此外,他还对很多具体历史事实,如西方殖民者的东来,义和团运动的发生、中国近代反帝斗争的失败等历史事实都从唯物史观的角度作过分析;他还考察了古代书契文字的演变痕迹,并试图从古代社会的经济生活状况去说明这种变化。
    从1919年以来,李大钊以马克思主义为自己思想信仰的旗帜,不遗余力地宣传唯物史观,运用唯物史观,这在当时还只是少数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所做的探索性的工作,还不可能有成熟的长篇巨制问世,也不可能对整个中国历史重新进行全面系统的解释,但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来探讨历史的道路终究被打开了,从传统的历史学走向科学的历史学的道路终究被找到了。因此,李大钊所做的工作是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创建基业的工作。
    应该看到,李大钊对马克思的历史观的认识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他抓住了唯物史观在宇宙观方面的进步的、唯物的特性,同时也揭示了它在解决社会历史问题上的科学方法论的特性。李大钊对马克思的历史观的认识与遵从不是一种偶然的选择。他认为“一个合理的历史观”在一个人的头脑中产生,“半由于学问知识的陶养,半由于其人的环境与气质的趋倾。”他说:“哲学实为可以指导史的研究决定其一般倾向的历史观的一个主要的渊源。”⑥除了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本人的思想素质、社会实践的条件外,李大钊正是由于对哲学的深入研讨,才获得了科学的历史观的真谛。在对哲学的研究中他特别注意的是历史哲学,注意研究西方一些重要思想家的历史理论。在他的《史学思想史》的讲义中,涉及到对波丹、孟德斯鸠、圣西门、孔多塞和维科等人的历史哲学思想的研究,他还曾把马克思的历史哲学思想与德国哲学家李凯尔特的历史哲学思想做了比较的研究。通过这种比较对照和深刻的思考,李大钊终于选择了马克思的历史哲学。
    李大钊抓住了这样一个原则:唯物史观的基本精神在于以经济为中心考察社会的变革。他指出唯物史观的“根本理法”是:“以物质的生产关系为社会构造的基础,决定一切社会构造的上层。故社会的生产方法一有变动,则那个社会的政治,法律,伦理,学艺等等,悉随之变动,以求适应于此新经变动的经济生活故法律,伦理等,不能决定经济,而经济能决定法律伦理等。这就是马克思等找出来的历史的根本理法。”⑦他认为,要真正解释历史就非从经济关系上说明不可,因为以经济为中心来考察社会的变革,能够像自然科学那样发现因果律,“这样子遂把历史学提到科学的地位。”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