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大昕的学术成就及史学思想(4)
(4)批评官修史书,提倡改造旧史 他对唐以后官修史书多有自相矛盾处颇为不满,他说:“盖自唐以后,修史不出一人之手,志传之文,不相检照,至于如此。”(65)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盖由史臣迫于期限,草草收局,没及讨论润色之故。”(66) 他批评《宋史》“繁冗无法,盖采访务博而不知删汰之失”(67)。又称其“任意编次,全无义例,不唯年代不同,抑亦贤否莫辨”(68)。他尤其对《元史》不满,认为“古今史成之速,未有如《元史》者,而文之陋劣,亦无如《元史》者”(69)。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主编“本非史才”(70)。他称“宋景濂、王子元二公,可谓素餐而失职矣”(71)。加之“所选史官又皆草泽迂生,不谙掌故,于蒙古语言文字,素所未习,所以动笔即讹”(72)。其次是编撰者急于成书,敷衍塞责,“因陋就简,不详不备”(73)。 钱大昕主张对这些旧史进行改造。他在《续通志列传总叙》中论述了自己改造旧史的观点。他说:“倘仅钞陈编以为新志,将恐架屋叠床,徒多而不适于用。”他认为“凡正史所载,事之无关法戒,人之无足重轻者,稍删节之。又史以纪治忽之迹,非取词章之工,……文虽工而无裨于政治,亦可从删。”对于那些“史臣载笔或囿于闻见,采访弗该,或怵于权势,予夺失当”者,他认为应当“博涉群书,考唐、宋、辽、金、元、明正史之外可备取材者,……详加折衷,其可征信者则增入正文,其当两存者则附之分注,若史文舛讹,加以驳正,皆必依据古书,匪敢自逞臆见。”(74)同时,他还身体力行地进行了《元史》的改造工作。在一百卷的《廿二史考异》中,有十五卷是考证《元史》的,他还撰著了《元史氏族表》、《补元史艺文志》。据他的弟子黄踵在《跋元史氏族表》中所云:“先生实欲别为编次,以成一代信史,稿已数易,而尚未卒业。”说明钱大昕改造《元史》已有所成。又据日本学者岛田翰《访书余录》所云,他曾访得钱大昕《元史》手稿残本28册,手稿已缺卷首至卷25。证明钱大昕确有《元史稿》问世,可惜的是,这部书稿没有刊行于世。 注释: ①⑩《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② (17)《十驾斋养新录序》。 ③ (15)(18)(58)《春融堂集》:卷42“钱晓征七十寿序”;卷55“钱君墓志铭”。 ④《潜研堂诗集序》。 ⑤⑥(12)(20)(21)(27)(47)(51)(52)(53)(54)(61)(70)(74)《潜研堂文集》:卷26“春星草堂诗集序”;卷26“李南涧诗集序”,卷23“与戴东原书”;卷24“二十四史同姓名录序”;卷25“关中金石记录”;卷25“山左金石志序”;卷28“跋三国志”;卷30、卷35“答王西庄书”;卷24“二十四史同姓名录序”;卷18“续通志列传总叙”;卷13“答人问”。 ⑦ (19)《钱辛楣先生年谱》钱庆增按语。 ⑨袁翼《钱辛楣先生年谱序》。 (11)(26)《钱辛楣先生年谱》。 ⑧(13)(16)(31)(72)《国朝汉学师承记》:卷4“王兰皋先生传”;卷3“钱大昕传”。 (14)《潜研堂文集序》。 (22)王鸣盛《金石文跋尾序》。 (23)(62)(63)(64)(66)(67)(68)(69)《十驾斋养新录》:卷5;卷6“五代史”;卷7“宋史褒贬不可信”;卷13“唐书直笔新例”;卷7“南渡诸臣传不备”;卷7“宋史瀛国公纪”;卷7“编次前后失当”;卷9“元史”。 (24)王力《古代汉语音韵学》。 (25)朱一新《无邪堂答问》卷一。 (28)(29)(32)(33)(48)(49)(50)《廿二史考异自序》。 (30)《清代学术概论》。 (31)(35)(36)(37)(39)(40)(41)(42)(43)(44)(45)(46)(55)(56)(57)(59)(60)(65)(71)(73)《廿二史考异》:卷6“汉书一”;卷2“史记二”;卷3“史记三”;卷5“卷记五”;卷1“史记一”;卷4“史记四”;卷12“后汉书四”;卷8“汉书三”;卷12“后汉书三”;卷8“汉碎三”;卷75“宋史”;卷15“三国志”;卷40“北史外戚传”;卷21“晋书王览传”;卷23“宋书武帝纪下”;卷79“宋史张浚传”;卷85“金史后妃传”;卷21“晋书李重传”;卷90“祭祀志六”;卷90“祭祀志六”。 (38)《古书真伪及其年代》“总论”。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