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人物 >

谈范晔《后汉书》的序、论、赞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 赵国华 参加讨论

范晔撰《后汉书》,记事载言之外,尚作序、论、赞凡二百余篇。这二百余篇、三万多字的东西,可以说是范晔史学思想的集中反映。本文就此,略谈三题如此。
    一、《后汉书》的序
    一部二十四史大都有序,序多放在表、志、类传之前,说明著述的旨意,可谓一种通例。然而刘知几以为,《史》《汉》于表、志、杂传立序,颇为得体,“爰洎范晔,始革其流,遗弃史才,矜炫文彩。后来所作,他皆若斯。于是迁、固之道忽诸,微婉之风替矣。”①这分明是说范晔作序,有失体例,并且给后来修史造成不良影响。对于这一评价,在此不能不首先予以辨白。
    《后汉书》的《皇后纪》和孝子、处士、党锢、循吏、酷吏、宦者、儒林、独行、方术、逸民、列女、东夷、西羌、西域诸传均作序②,共十五篇。其中篇幅较长的如《党锢传》序,有一千七百多字,《西域传》序有一千五百字;篇幅较短的如酷吏、独行两传序,各有二百多字,《列女传》序仅一百零九字。可见范晔作序,不拘篇幅,并非惟繁缛是尚。
    序作为一种史书体例,是由司马迁首先采用的。范晔沿袭这一体例,却有其独到之处。这主要表现在,他比司马迁、班固更注重历史人物的分类,因而也更注重对人物的群体述评。党锢、宦者、独行、逸民、列女等传,都是以类相从,编排人物;东夷、西羌、西域三传,则把周边各部族或政权分类编排,既可视为专传,又可看作类传。这些类传的编撰,固然是东汉历史的特殊情况所决定的,但为什么要这样编排,这样编排的旨意何在?若不加解释,则读者不明,所以范晔在上述类传卷首,都加以总的说明。刘知几无视此意,而责备“若乃后妃、列女、文苑、儒林,凡此之流,范氏莫不列序”③,确实不公。相反,《后汉书》类传加序,并非可有可无,实属必要。
    至于范晔作序是不是“遗弃史才,矜炫文彩”呢?我们分析一下《后汉书》十五篇序所揭示的内容,即不言自喻。
    大体说来,《后汉书》序的用意有三:一是概述事物的渊源流变,如《独行传》序从“中世”(三代以后)说起,《党锢传》序从春秋说起,《酷吏传》序从战国说起,《西域传》序从汉武说起,《儒林传》序从新莽说起,孝子、处士、循吏三传序从光武说起,对于有关问题,都作了概括说明。特别是《皇后纪》序,叙述后妃之制,上起夏殷,下迄东汉,不仅说明了后妃之制的发展演变情形,而且揭示了后妃、后族对历朝政治的重大作用。这篇短短七八百字的序文,内容如此丰富,非但说是《后汉书》序中的佳作,即便同《史》《汉》名序相比,也毫不逊色。另如《党锢传》序,“说两汉风俗之变,上下四百年间,了如指掌。”④王鸣盛精确的论断,就说出了范晔作序的用意所在。
    其二,指出立类的标准。类传不同于本传、合传,既然以类相从,就要有一个立类标准。范晔根据华嶠所作而撰《皇后纪》,虽题名为纪,其实也是类传。入传者不只是皇后,还包括贵人、美人诸皇妃,即所谓“同居正号者,并列于篇;其以私恩追尊,非当时所奉者,则随它事附出;亲属别事各依列传,其余无所见,则系之此纪”⑤,另外在卷末又附记皇女。孝子、处士两传为说明何为孝子、处士,特在序中列出两位典型人物,以为立类的标准。党锢之祸前后,天下名士共相标榜,于是有所谓“三君”、“八俊”、“八顾”、“八及”、“八厨”之称,范晔以为“凡党事始自甘陵、汝南,成于李膺、张俭,海内涂炭,二十余年,诸所蔓衍,皆天下善士。三君、八俊等三十五人,其名迹存者,并载乎篇。”⑥这说明《党锢传》所要记载的,就是那些在党锢事件中表现不凡者。至于《列女传》序,范晔说得更清楚,“但搜次才行尤高秀者,不必专在一操而已。”⑦这就是说,传记妇女不局限于宣扬贞操,而是以选载那些才高行秀者为主旨。由此可知,确定立类标准,是范晔作序的又一个基本意图。
    其三,说明序论的依据。立类标准不能代替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而如何评价同类人物,范晔的理论依据主要是儒家经典。如《孝子传》序引孔子说:“夫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则周公其人也”,以为论孝子的依据。《处士传》序引《易》语:“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孔子称“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也”,以为论处士的依据。《独行传》序引孔子说:“与其不得中庸,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以为论独行的依据。《逸民传》序引《易》语:“不事王侯,高尚其事”,以为论逸民的依据。可见,范晔援引儒家经典,尤其是孔子语录为序论的依据,实以儒家学说为其修史的指导思想。不独序言如此,论、赞发论也是如此,这在下面还要谈到。
    二、《后汉书》的论
    论为正史纪传所必备的体例,是史家评议历史的表达方式。《后汉书》有论一百一十一篇,凡一万五千八百余言。这是范晔史论的主要部分。在《狱中与诸甥姪书》中,范晔写道:“吾杂传论,皆有精意深旨,既有裁味,故约其词句。至于循吏以下及六夷诸序论,笔势纵放,实天下之奇作。其中合者,往往不减《过秦》篇,尝共比方班氏所作,非但不愧之而已。”⑧本人自许如此,可是后来洪迈却说:“晔所著序论,了无可取,列传如邓禹、{K18302.jpg}融、马援、班超、郭泰诸篇者,盖亦有数也,人苦不自知,可发千载一笑。”⑨对此,我们作何评判?还是先看一看范晔论的“精意深旨”吧。
    首先,根据所谓“天”“命”,解释东汉王朝的兴亡,可说是一条“精意深旨”。就《光武帝纪》论而言,范晔似乎是承认帝王受命之说,“王者受命,信有符乎?不然,何以能乘时龙而御天哉!”⑩同时,他论定隗囂、公孙述等割据者最终破灭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违背天命,“若囂命会符运,敌非天力,虽坐论西伯,岂多嗤乎?”而公孙述“及其谢臣属,审废兴之命,与夫泥首衔玉者异日谈也。”(11)直到和帝以后,朝政败坏,国势日衰,虽有一批志士仁人挺身而出,终不能改变其衰亡的结局。范晔认为,这也是“天”“命”所致。至于献帝被废为山阳公,他更直接道出其原由:“天厌汉德久矣,山阳其何诛焉!”(12)这就是说,东汉王朝的灭亡并非献帝个人所致,而是封建王朝长期演变的必然结果。
    那么所谓“天”“命”究竟是一些什么东西呢?用范华的话来说,“天命符验,可得而见,未可得而言也。”(13)不过“天”“命”跟民意、人事是有相通之处的,“民所怨者,天所去也;民所思者,天所与也。举大事必当下顺民心,上合天意,功乃可成”(14)这是他引用所谓“知命”者的话。同时考察过一些具体史实之后,他又进一步认识到,“夫能得众心,则百世不忘矣。观更始之际,刘氏之遗恩余烈,英雄岂能抗之哉!然则知高祖、孝文之宽仁,结于人心深矣。刘氏之再受命,盖以此乎!”(15)由此可知,范晔所谓“天”“命”虽然受汉代谶纬之学与五德始终说的影响,但说到底,是指历史所趋、民心所向的社会政治形势。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