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反映北宋开封市井风俗的故宫博物院藏本《清明上河图》,有着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其中许多在古籍文字中看不到的珍贵具体形象资料,滋养着学术和艺术。画上的一支骆驼队,也引起了学者的普遍关注,并几乎已成定论:即该驼队属于西域客商,是宋代开封对外交流的标志。大前提是骆驼来自西域。 先看学界前贤的典型论点。杨蕤的论点是:“在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中有一人手牵骆驼穿行于东京城内的情景,画中的骆驼究竟来自西域、西夏还是辽朝已不得而知,但反映出当时骆驼作为畜力工具的普遍性。”①虽然无法得知骆驼具体来自何地,但断定来自西域或夏、辽无疑。他又指出:“在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中有三只骆驼,其中一只从西门洞中走出,两只正要进入西门洞。显然,作者的初衷是想表现一支由七到八只骆驼所组成的商队。遗憾的是,作者并未画出骆驼的主人,我们无法推测其是从西域而来的商队,但商队是由西门进入京城的,极有可能是来自西夏、吐蕃甚至西域的朝贡者或者丝路商旅。”②荣新江认为图中唯一的胡人,就是牵骆驼者,其出发点还是骆驼:“当我们看到画卷后半部那座雄伟的城门时,眼前为之一亮,因为那一队正在穿越城门向外行驶的骆驼,负载着沉重的商品驮囊,自然而然地给予了我们强烈的异域景象”,由此看出牵驼人“就是画卷上唯一可以看到的胡人了。虽然与唐代的胡人形象相比,他面部的种族特征已经不是特别的典型,但我们仍然可以认定他是一个胡人,因为我们不仅仅从他的种族特征来认定他是一个胡人,而且也从他牵的骆驼以及骆驼身上驮载的商品,也就是从文化属性上判断画家张择端这里所表现的一定是个胡人。”③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这些骆驼,这个人是不会被认定为胡人的。一切问题都是因骆驼而起。在学术界,被赋予象征意义的骆驼从来没有如此显眼重要过。本文要论述的是,这是想当然的结论。 一、骆驼是宋朝北方常见的大牲畜 首先必须确定的是:北宋时期骆驼是否仅出自西域、辽、夏?回答是否定的。 骆驼(又称橐)是荒漠半荒漠地区、尤其是沙漠地区主要的骑乘工具,素有“沙漠之舟”的美称。这是常识,也即骆驼与荒漠地区是联系在一起的。但是,我们谈论的是宋代,历史问题必须用历史眼光和史实,而不能用现代常识解读历史。宋代距今800余年,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乃至畜种的役使分布与今天相差很大。在古代如宋朝,骆驼不仅生长于荒漠草原,同样生长于广大内地农区。一则农谚说道:“种麻以夏至十日前为上时,谚曰:‘夏至后,不没狗。’或答曰:‘但雨多,没橐。’鲁直书其学子课帙曰:‘大雨若悬河,禾深没橐’用此。”④骆驼入谚,至少说明是农民常见的牲畜。在宋代刑法中,骆驼与骡、驴等大牲畜并列受到保护:“诸故杀官私马、牛,徒三年,驼、骡、驴,减三等……诸自杀马、牛,减故杀罪三等(许人告),驼、骡、驴杖八十……诸杀缌麻以上亲马、牛,各减凡人三等,驼、骡、驴,依自杀法”。⑤法律将骆驼的地位排在马、牛之后,骡、驴之前,应该能反映宋朝境内的骆驼,是与马、牛、骡、驴一样常见的大牲畜。骆驼在宋朝境内的大量存在,使得一批关于骆驼的著作应运而生,如《论驼经》、《疗驼经》、《医驼方》等。⑥现在,让我们用具体事实证实这一论断,考察宋代骆驼养殖、役使的分布情况。 在北宋境内的广大北方地区,骆驼其实是一种常用的大牲畜,集中在陕西、河东等路。宋神宗时,知太原府(今山西太原)韩绛言当地“驼与羊,土产也,家家资以为利”。⑦养骆驼与养羊一样,成为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宋神宗时,日本僧人成寻在河东路境内的官道上旅行时,每天都能看到三四十头骆驼:“此六七日,每日见骆驼三四十匹。”⑧神宗熙宁六年(1073),官方曾一次在河东路购买骆驼300头赴陕西运送军粮。⑨河东路的情况如此,再看陕西路。仁宗时,陕西鄜州(今陕西富县)钤辖刘宝曾因“私役兵以橐驼为商旅载物”而受到处分。⑩神宗熙宁年间,鄜州长官又因“违法截栏商农车乘、骆驼,般运米麦”受到弹劾。(11)前者是动用官方士兵、骆驼借给商人运输商品而牟利,说明官方的骆驼有余力;后者是强行征用民间骆驼运输军需,说明由于战争官方的骆驼不够用。元丰六年(1083),由于战争的需要,朝廷又在陕西路调发官私骆驼2000头运输军需:“诏熙河兰会经略制置司计置兰州人万、马二千粮草,于次路州军划刮官私橐二千与经略司,令自熙州摺运,事力不足,即发义勇、保甲。”(12)由此可知,在军需物资和商品运输中骆驼的重要作用。作为一种家养大牲畜,除了役使外,还产生许多经济价值,如骆驼毛就被充分利用。骆驼毛有分量轻、易洗涤、保暖性好等优点,陕西路泾州(今甘肃泾川北)甚至以驼毛为上贡皇帝的土特产。(13)河东路居民用骆驼毛为原料,织造“驼毛段子”,(14)是宋代史料中的新品种。丰州(今山西河曲西)人则“衣以驼毛”。(15)骆驼奶高钙,饱和脂肪酸低,还有医疗价值,可以带来经济收益,陕西甚至以骆驼奶制酥油,宋人何坦有“韵胜雍城骆乳酥”之句,(16)此即陆游称赞的“酥鹅黄出陇右”。(17)至于驼裘,更是常见,宋人的诗篇中屡屡涉及,津津乐道。如王安石:“风柳条干,驼裘未胜寒。”(18)秦观:“汩汩尘劳不自堪,驼裘鞭马度晴岚。”(19)宗泽:“小雨疏风转薄寒,驼裘貂帽过秦关。”(20)从中均可看出西北地区普遍养殖、役使骆驼,并充分地综合利用。 东部地区的京东路也多有骆驼役用的史实。宋真宗天禧年间,“有武臣赴官青社齐州北境,时河水渐退,葭菼阻深。武臣以橐十数头负囊箧,冒暑宵征。有虎蹲于道右,既见,鸣且逐之,虎大怖骇,弃三子而走。役卒获其子而鬻之。”(21)这位武将到京东路齐州(今山东济南)上任时,租用或用自家的十余匹骆驼运送行李。苏轼记载:“营丘士性不通慧,每多事,好折难而不中理。一日造艾子问曰:‘凡大车之下与槖驼之项,多缀铃铎,其故何也?’”(22)营丘即京东路潍州(今山东潍坊),由于当地百姓经常见到骆驼,所以才有此问。京西路位于京师开封腹地,朝廷曾在此征科骆驼:“安州……入本朝属荆湖北路,景祐间忽入京西……方是时,西鄙用师,官科槖、黄牛,皆非山川所出而俗所未尝用者。”(23)安州(今湖北安陆)是新划入京西路的,原本属于荆湖北路,所以对征科的骆驼感到无法应付,反过来说明京西路其他州县却是有骆驼的,所以朝廷要在民间征收。京西路的中心西京洛阳(今河南洛阳),是一个骆驼集散地,有“驼马市”。彭乘载道:“李给事师保厘西京时,驼马市有人新构酒楼,李乘马过其下,悦其壮丽。”(24)看来这处专业交易骆驼和马的市场相当繁华,生意兴隆,所以才新建了壮观豪华的大酒店。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