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著作 >

康熙朝贡狮与利类思的《狮子说》(4)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 邹振环 参加讨论

三、《狮子说》的原本是否为亚特洛望地的《动物学》
    《狮子说》正文开篇有“兹据多士试验,暨名史纪录,而首宗亚利格物穷理之师,探究诸兽情理本论云”。可见该书来源比较多,有若干学者的实验观察,以及著名的历史著述,其中最重要的当然是格物穷理之师“亚利”关于“诸兽情理本论”。
    “亚利”是何人?方豪认为是“亚特洛望地”。查维基百科,亚特洛望地(Ulisse Aldrovandi,1522.9.1-1605.5.4,今译阿德罗范迪)是成长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的博物学家,出生在意大利博洛尼亚(Bologna)的一个贵族家庭,后在博洛尼亚和帕多瓦大学学习人文科学和法律,对哲学、逻辑学以及医学等都有浓厚的研究兴趣。1553年他获得医学和哲学学士学位,1554年起在博洛尼亚大学教授逻辑、哲学和数学。1559年晋升哲学教授,并在1561年成为博洛尼亚第一位教授自然科学的教授。他钻研植物学、动物学和地质学,一生收集了7000种标本,1595年完成了研究这些标本的著作。亚特洛望地一生著述甚多,除Historia animalium(动物志)外还有Ornithologiae,hoc est de avibus historia(《Ornithologiae,一种历史上的鸟》,Bologna,1599年)、Quadrupedum omnium bisulcorum historia(《历史上的四足动物及其他》,Bologna,1621年)、Serpentum,et draconum(《蛇和龙的自然史》,Bologna,1640年)、Monstrorum historia cum Paralipomenis historiae omnium animalium(《怪兽历史与相关动物的历史》, Bologna,1642年)等。其许多作品都是有关自然的历史,着力恢复“古代学术”,也注重实验观察,如详细观察孵化的鸡胚及其一天发生的变化等,这些著述中都包含有精致的铜版雕刻(26)。
    《狮子说》所谓“探究诸兽情理本论”究竟来自何书呢?方豪称是来自亚特洛望地的《生物志》,赖毓芝认为其实就是亚特洛望地总共13册的巨著 Historia animalium(动物志)中的相关内容(27)。方豪没有比对过亚特洛望地著述中关于狮子和《狮子说》中的具体内容,他似乎也仅是假设。“亚利”也无法成为“亚特洛望地”(Aldrovandi)的略称,笔者所见明末清初很多传教士汉文西书中的“亚利”和“格物穷理之师”,更多情况下是指“亚里士多德”,如艾儒略《职方外纪》译“亚利斯多”,傅泛济和李之藻的《寰有诠》译“亚利斯多特勒”,多明我会传教士赖蒙笃杂《形神实义》中译“亚利”或“亚利斯多”。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年)被誉为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他的著述涉及伦理学、形而上学、心理学、经济学、神学、政治学、修辞学、教育学、诗歌、风俗及雅典宪法。他生长于医学之家,对生物学有浓厚的兴趣,著有《动物志》《动物之构造》《动物之运动》《动物之行进》《动物之生殖》等,对五百多种不同的动植物进行了分类。他在父亲那里学到了解剖技术,大约解剖了五十种不同动物。还从牧人、猎手、捕鸟者、药商和渔夫那里获得他需要的知识(28)。不难得出结论,亚里士多德是将生物学分门别类的第一人,生物学史上的各个方面几乎都得从其开始。亚里士多德对狮子作过详细的观察,且有过很多论述。他在《体相学》中指出狮子是凶猛动物的代表,说“软毛发者胆小,硬毛发者勇猛。……狮子与雄野猪最勇猛,其毛发也最硬”。“勇猛的动物却声音低沉,怯懦的动物则声音尖细”,狮子也是一个例子。他还专门研究过狮子的外形骨骼,认为狮子和狗“腰细”,“最善狩猎”。而性格上,狮子“脖子大而不粗,则大度”。“鼻端圆凸光滑者,慷慨大方,狮子就是这样。”并认为“肤色居中者趋于勇猛,黄褐色毛发者有胆量,譬如狮子。……眼睛不呈灰白色,而是明亮闪烁者有胆量,譬如狮子和鹰”。他多次强调狮子的“大胆”和“大度”,如“脖子背面多毛者是大度的,譬如狮子”。“毛端卷曲者则趋于有胆量,譬如狮子。在靠近额头的脸部生有向后卷曲的毛发者大度,狮子就是这样。”“两肩朝前耸动者是大度的,譬如狮子。”《体相学》有一段关于狮子外形的描述,与利类思《狮子说》中“狮子形体”文字颇为相似:“在所有的动物中,狮子显得具有最完全的雄性动物的特性。因为狮子的嘴很大,脸盘方正,也不很瘦,上颚虽不突出,却与下颚相互吻合,鼻子虽不够精巧,却也厚实,闪烁深陷的双眼,不大不小,既不显露狂暴,也不流露忧虑。浓郁的眉毛,方阔的额头,自额头中间向下眉头与鼻孔之间略微凹陷,凹陷的地方犹如一团阴云。自额头到鼻端的毛发,真像马的鬃毛,头的大小适中,脖子长而厚实,上面覆盖有褐色的毛发,毛发不很直立,也不太卷曲,锁骨部位连得不紧,比较容易分开,肩膀强壮,胸脯结实有力,体阔膀宽,肋骨与背部也很阔大,臀部与大腿不很肥胖,却活动灵便。腿脚肌肉强壮发达,行走有力,整个身子关节灵活,肌肉发达,既不太干硬,也不很湿软,行走不快,但步子较大,走动时双肩来回晃动。以上则是狮子的体相特征;至于狮子的灵魂,则是宽容、大度、慷慨、好胜、温和、正直,与同伴友善。”(29)
    亚氏名著《动物志》(Historiae animalium)一书中有多处论述“狮子”,如“雄狮与雌狮后向媾合。……它们不是全年各季均可交配而产子的,每年只有一度交配”。并称这种动物素以稀少著称于世,全欧洲只在阿溪罗和卡拉苏河(Karassú)两河之间一带的山林中有。该书指出:“狮,与其他一切锯齿猛兽一样是肉食的。它吞噬食物,颇为贪狠,常整只动物囫囵咽下,不先撕碎;由于这种暴食而滞积,随后它就接着二三日间不再进食。狮饮水甚少。粪秽量少,每日一次或不定时,粪干而硬固如狗粪。狮从胃中发出的气息有剧臭,其尿也有强烈的气息,顺便提到,狮举足而遗溺,这也像狗。它嘘气在所持的食物上,食物便沾染着强烈的气息。”比较利类思《狮子说》中“狮子性情”的“食多则二三日不食,肥肉不食。狮剩余之肉,百兽不食,为有狮子气。……饮水少,出粪最臭、最少、最干硬,撒尿仰足如狗”,两段文字颇为相似。《动物志》一书中还称:“在狩猎中,它若暴露在旷野而为人所见时,从不表现惊恐的意态,也不奔跑,即便为大群的猎人所迫而退避时,它也一步一步,从容不迫地却行而去,还时时掉首回顾那些追逐它的猎人。可是,它一进入有所荫蔽的丛林,随即疾驰,迨穿过林区重入旷野,它又回复慢步的退却。”此段几乎是“狮见打围者视之,不惧不逃,多众迫之,无奈而退,亦徐徐而行,每行三五步,一歇一回头。到树林处所,无人看见,始速行跑走,至于平原旷野,则逞其猛健,亦慢慢行”的译文了。还有:“另一谓狮注视于那个出手攻击它的猎人,纵身扑向这一猎人。倘这猎人虽向它刺枪,而未曾刺中,那么狮虽跃起而抓住了这猎人,它也不抓伤他,只是把他摇晃几下,吓唬一阵,便又放开他了。狮既年老力衰,齿牙渐渐消磨,已不能逐取它们惯常攫食的野兽时,就不免侵袭牛栏而攻击人类。”(30)此段比较《狮子说》“狮子性情”中“或射箭不中其体者,惟向前吓倒之而不杀伤。……一兵士,放箭射之不中,两狮已去,惟射不中之狮不走。马驰将近狮,复用标枪刺之,又不中。枪仅在狮首飞过。此兵士即坠马,滚于地,狮扑将过来,止抓其盔甲,而不伤其人,后乃去。盖狮子之情,为人伤他与不伤他,其报复亦如之”以及“狮老无牙,无能攫兽,有进城食人”,后者几乎也是前者的编译文字了。
    《狮子说》“解惑”一节称,利类思曾经在“西际里亚”(Sicilia,今译西西里)、意大利和西班牙三地见过圈养的狮子。15世纪至17世纪的意大利贵族有在城堡中饲养大动物的传统,狮子是当时那些国王贵族最喜欢的大型猫科类动物(31)。同时,利类思也广泛地参考过“古来格物穷理之士,探究诸兽情理”的著述和图像文献。16世纪前,欧洲几乎没有具有近代自然史意义上的动植物专著,稍微可称系统的记述主要是亚里士多德的《动物志》和普林尼的《自然志》(Naturalis historia),16世纪中叶才有了包括有各式各样的文献、观察、写作和图版的Historia animalium,该书是瑞士苏黎世医生及自然史学者葛斯纳(Konrad Cessner,或作Conrad Gesner,1516-1565,又译格斯纳)于1551年至1558年间出版的一套四大本的动物志巨著。之后就是前述亚特洛望地编辑的《动物志》(32)。作为中世纪天主教教义理论基础的亚里士多德学说,不能不受到耶稣会士利类思的重视。亚里士多德《动物志》这样的名著,也应该是当时欧洲传教士在求学年代的基本读本,而亚特洛望地关于狮子的著述中当然也包括有亚氏动物学的主要观点。因此,我们可以说,利类思的《狮子说》是首次将“格物穷理之师”亚里士多德关于狮子的学说,传入了清朝时期的中国。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