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流派 >

制定历史学科人格培养目标与评价方法的一般原则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 赵亚夫 参加讨论

学校历史教育旨在养成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用一句话说,历史学 科教育的本质是发展健全的人格,以往我们不习惯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去设定人格的养 成目标,也不注意从社会环境方面去界定人格教育的价值作用。而是比较习惯从政治理 念方面考虑教育对人的影响。结果在教育目标和教育评价两个方面,都使人格教育的实 际内容和实在价值难以放在应有的位置。今天,当我们把历史教育明确地归属到人文科 学领域的时候,就自然而然地也把人格教育的任务摆在了核心位置。可以这样说,学校 历史教育如果不以发展新时代的人格为本位的话,那么,本学科将被视为“闲学”,在 基础教育中,也就失去了让所有学生都学习的必要性。
    一、人格教育是历史教育的本质反映
    历史教育是一种特殊的“人学”。我们这个社会存在着怎样的人类,又由怎样的人类 去发展;我们这个社会上的人类有着怎样的文明和文化(注:有关文明与文化的解释多 种多样。历史教育中的文化概念涵盖很广,通常指人的一切活动。历史教育中的文明概 念,则主要指物质创造方面的文化,如制度史等。当然,历史教育还习惯使用狭义的“ 文化”概念,即只涵盖艺术、宗教和学问等精神文化。本文持广义的文化观念。),社 会人有着怎样的公德心和人性品质;该怎样组织和谐的人类社会,该如何相互尊重、相 互欣赏;人类如何对待自然与环境、对待宇宙世界,如何掌握和利用知识与科学,如何 修炼自己的良心、宽阔自己的胸怀,等等。历史教育不仅要承担如此的任务,而且必须 面对如此的课题去做教学内容,并用以突出其学科的教育本质--发展理想的人格(per sonality)。
    如果我们仅仅懂得如何编纂过去的故事,而不懂得故事最要紧的是说什么、又如何去 体会和欣赏那里的意义,以汲取经验与精神的力量,历史知识无疑就是故纸,甚至是一 堆垃圾。当历史教育从完善人格的立场出发,去精选教育内容的时候,它势必会自觉地 创设“造人”的环境、突出时代的要求。“人作为精神是一种自由的本质。”[1](p.29 )“‘精神’--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是自由的。”[2](p.56)历史教育就是养成具 有自由精神和独立人格的人的学科。在这里我们剔除“绝对精神”支配的唯心主义的观 点,将其片面的真理转换为全面的真理认识,即从人类整个文明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整 合出“精神认识”的基础。人类对文明的自觉认识,源于其感觉世界所具有的丰富性, “精神”的动力,就是世界的真实存在。人的自由本质,虽说不是纯精神的产物,但是 人的社会认识(现实的)和历史认识(过去的)的具像表现却是精神(或言思想)的深刻化、 整合化的结果。要知道“为使‘人’成为感性意识的对象和使‘人作为人’的需要成为 自然的、感性的需要而做准备的发展史。”[3](p.128)也就是说,我们从事的历史教育 ,一方面理应从高尚的、科学的历史主义出发(主观→客观→主观),去完成合乎生活本 身(物质的与精神的)的活动思维创造--合乎时代的精神。因为历史教育也是“以全部 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4](p.125)的学科。另一方面,为人类提供社会认识基础 的历史教育,也必将在完善自我认识的过程中,起到人的精神解放的作用。正是从立足 于人格培养的学科价值论,才使历史教育成为人文科学领域中的核心学科,这一点从基 础教育课程的角度看,则具有不可替代性。
    强调历史教育中的人格培养,还应当树立整体的教育观,纠正以往片面强调某某功能 的教育观。历史教育强调的“人的自觉”,既有精神领域的问题,也有物质领域的问题 。但不论怎样说,它关心的核心问题是:人所关心的生存问题--人类自身的发展。就 今天而言,历史教育如果只关心“人事”,不关心“人心”;只关心“物质世界中的人 ”,不关心“人文世界中的人”;只关心“过去的人”,不关心“现实的人”;只关心 “社会中的人”,不关心“自然中的人”,那么它就不能诱导人的自觉发展意识,就失 掉了自身的教育意义。历史教育的整体观念,首先是由学科的人格教育理念体现的。我 们能否在实际教育中充分地把握这一点,直接地反映学科教育的作用,所以万万不能小 视。
    如今的“历史作为一门学科无非就是我们自身的生活同过去联系起来”。“因为历史 知识将引导我们深刻地洞察我们当今的生活和活动的社会意义。通过这种洞察形成我们 的行为和品质。”[4](p.97)自然,人格的养成也就成了历史教育追求的最高目标。过 去我们只是把这个目标概念化,实际追求的是知识教育。20世纪80年代以来又太强调学 科的能力培养,结果是在提高历史教学地位的同时,也将功利主义的观念烙在学科教育 中。人格培养始终是个口号,落不到实处,这是历史教育的一大缺憾。当然,如果仔细 地追究原因,除了认识方面的问题,还有建设方面的问题。知识教育的程度是可以测量 评价的,人格评价就很难。加之知识中心论的影响,更使得人格评价完全被看成是虚的 东西。而从国际的角度看,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教育理论,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 的评价工具,我们有可能借鉴其经验。尤其是在学科教育理念方面,更值得拿来做本土 化的实践理论。对我们而言,是如何改变学科教育观念,深化学科教学指导的问题。比 如,用知识中心主义的观点看传统的历史教育,知识系统扎实、观点一致鲜明,都是优 点。若用学生中心主义的观点看传统的历史教育,无论是“以知识为本”--灌输与说 教,“以社会为本”--人被工具化(强调适应性),还是“以成人为本”--脱离学生 生活,“以教师为本”--课本中心,则是需要纠正的缺点。我不主张将所谓的“知识 本位”、“社会本位”和“学生本位”课程或教育模式对立起来,历史教育中的人格养 成论,不可能通过某一单一的课程形式来完成,丰富的情感或许源于社会生活经验,主 体人格的认知或许更依赖于理性的知识升华,而个性的发展、学科意识的提升,既与学 生独立的思考与行为有关,又与熟练的学科技艺有关。历史学科作用于善于思考和行动 的人的培养,这使它在基础教育中获得了特殊的地位。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