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流派 >

制定历史学科人格培养目标与评价方法的一般原则(4)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 赵亚夫 参加讨论

2.投影法
    这是在较短时间内,利用特定的工具,参照一定的标准诊断人格的方法。投影的意义 在于给予被试者不明确的刺激,并引导出个人的反映,最后达到诊断个性的目的。它以 无意识的假说为基础,用特别制作的图形为工具,通过受试者的反映状态,综合分析其 性格、情意、适应性、智力状况。一般的分析要点是:语言反映次数、反映时间;对该 图形是全部做出反映,还是部分做出反映;其反映图形的基本形态,是凭借色彩和明暗 ,还是凭借活动性反映;反映内容是体现在下列内容中的哪个方面:动物、人物、植物 、风景、事物、解剖、抽象等。
    还有一种在理论上与上述方法一致的TAT(Thmatic Aperception Test)测验法。它是将 标准的绘画作为工具,让受试者就绘画内容发表意见。通过对语言化的表述内容的分析 ,可以掌握藏在受试者内心世界的思考、态度和情感趋向。这对了解学生的价值观有特 殊的意义。
    表面上看这两种测定方法,与历史教育没有什么关系,但如果换个角度,将其与学科 的人格教育联系起来,我们就会发现其中的意义。其一,历史文献、文物中存有大量的 、各具功能的图画,其中蕴藏的人文教育信息相当丰富,有待我们开发,并使其作用于 学生的价值判断。其二,历史教育本身就是研究人的发展及涵养人性的学问,它的学习 对象自然是人和人的世界。上述方法提供了深入学习的条件,同时也提供了用于了解人 、研究人、解放人的工具。
    3.其它测定法
    作业检查法(Performance Test),是从工作方法中观察精神倾向的测验法。形态测验 法(Gestalt Test),是通过扮演角色来意识自己个性的测验法。此外,还有针对道德发 展的各种测试方法,这里不再多说。仅就作业学习和检查多说两句。作业学习是全面调 动学生各种身体感官的学习形态。历来受到教育家们的重视,从夸美纽斯、卢梭、裴斯 泰洛齐,到领导美国和德国新教育运动的学者们,作业形式会有变化,但是在发展中的 变化。它没有在学校教育中被削弱,更没有被取消。例如问题解决学习法、构思教学法 (学生自发地进行规划、执行、判断的学习方法)、劳作教育等新作业方法,实际上在打 破旧有的书面作业观点后,树立了新的学习方式。在新的学习方式下,作业的种类扩展 了,有用文章表现的学习活动(作卡片、写感想文、报告书和故事)、造型活动(绘画、 模型、动画等)、戏剧活动、统计活动(地图、年表、图表)、田野活动(观察和调查)、 实习活动(劳动经验、社会服务等)。20世纪60年代以后,尽管在不同的学科所强调的作 业形式不同,但有一点是公认的,在社会学科围绕人的培养与发展,哪一种作业活动都 不是孤立存在的。
    在利用作业学习活动时,我们要注意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唤起他们 的关心和探究心,提高学习的热情;在历史学科中,必须帮助学生习得基础的技术和能 力,提高学生将这些知识迁移到其他学习中的能力;强调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体验, 来理解历史与社会,避免只能说不能做的毛病;根据体验,唤起人类正确的价值观和生 活理念;提高把握行动、把握形象、解读符号的理解能力;让学生获得成就感。为此, 在作业指导方面,要注意:明确作业目标;所要求的能力,要适宜学生接受;承认作业 的差异性;强调学生在作业学习中得到了什么。为此还有必要强化对作业的评价,而不 是削弱它。现在的改革被过去的狭窄的、应试的作业概念吓怕了,都尽可能回避这个词 ,结果是都倾向活动的形式和过程,忽略活动的实质与结果,这样的矫枉过正是不可取 的。尤其对历史学科的人格教育而言,不是建立在扎实的作业评价基础上,单一指向“ 过程与方法”的教育目标,到头来仍然是种空对空的教育。
    当然,这里介绍的人格测试方法,更多地是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定义的。如何与历史 学科充分地结合起来,将它变成本学科的有效的人格测试工具,还取决于能否出台标准 化的人格培养目标。本文仅从学科发展的必要性方面,提出人格培养目标和测试方法的 一般原则,其用意即在扎实历史教育的人格培养任务,拓宽历史教育的学习视野,完善 历史教育的发展功能。愿我国的历史教育研究者,能够广泛地和教育学与心理学界的专 门研究者携手合作,尽快地编制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历史教育人格培养目标和测试工具, 将历史教育的育人功能落实到实处。这也是此次基础教育改革给学科教育工作者们提出 的新任务。
    原文参考文献:
    [1]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2]黑格尔。历史哲学[M].北京:三联书店,1956.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2卷)[Z].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佐藤正夫。教学论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5]桥本重治。新·教育评价法总说(下卷)[M].东京:金子书房,1980.
    [6]教育部。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7]历史课程标准研制组。历史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8]辰见敏夫。教育评价的争点[M].东京:教育开发研究所,1984.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