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肃慎辛氏箧存稀见明人别集题录(二)(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中国古代典籍与文化论 辛德勇 参加讨论

    俞长城题识〔未署年月〕。
    【邹谦之稿】一卷。1册。
    约清康熙间刻、乾隆三年文盛堂与怀德堂合印本,竹纸。每半页9行,满行26字;白口,四周单边,无鱼尾;版框高20.2厘米,宽11.6厘米。书口上端镌“名家制义”,下端镌“可仪堂”,中部镌“正德辛未”等。
    《四库全书》未收。《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未著录。
    邹守益著。按邹守益,字谦之,江西安福人,正德六年进士,会试第一,殿试第三。授翰林院编修。邹氏性不偕于官场,居官屡屡退隐或遭贬谪,历官广德州判官、南京礼部郎中、南京吏部郎中、司经局洗马、太常少卿兼侍读学士、掌南京翰林院等,最终在南雍祭酒任上,因上言触怒嘉靖皇帝,被削职为民。邹守益入仕后初次辞官,即归乡讲学;削职后专心授徒二十馀年,后世赞誉其能得姚江学术之真传,学者称东廓先生。卒赠南京礼部右侍郎,谥文庄。事具《明史》卷二八三本传并焦竑《国朝献征录》卷七四所收录王时槐撰《东廓先生守益传》等传记,其儒学建树,则可概见于黄宗羲《明儒学案》卷一六《江右王门学案》之《文庄邹东廓守益》。此《邹谦之稿》卷首刊有俞长城题识云:“先君子论轮元法曰:‘荆川以前,以高古精深胜;定宇以前,以雄浑博大胜;以后或取格局,或取神韵,各有宗派。’盖先君子潜心先辈,故评断严确如此。间取成、弘、正三朝元墨较之,程度不爽。独章枫山潇洒飘忽,开理斋、莱峰之先;邹东廓恬静安闲,为月峰、具区之祖,文与诸元异,又似后世名家,皆在前人范围之内,不仅以一体名也。枫山文俭于东廓,故录东廓而置枫山。每读其集,心神为怡,文之移人固然。东廓先生师事阳明,官既屡蹶,慨然以讲学为务;枫山亦如是云尔。二公者,志与人殊,宜其文之肃然远寄也。明此意,虽荆川以后诸元,又可变而通之已。” 又国家图书馆藏《名家制义》抄本,有此《邹谦之稿》。
    俞长城题识〔未署年月〕。
    【杨升庵稿】一卷。1册。
    约清康熙间刻、乾隆三年文盛堂与怀德堂合印本,竹纸。每半页9行,满行26字;白口,四周单边,无鱼尾;版框高20.0厘米,宽11.4厘米。书口上端镌“名家制义”,下端镌“可仪堂”,中部镌“正德辛未”等。
    《四库全书》未收。《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未著录。
    杨慎著。按杨慎,字用修,四川新都人,正德六年进士,会试第二,殿试第一。授翰林院修撰。世宗时充经筵讲官,召为翰林学士,与修《武宗实录》,而慎偕诸人累上言峻拒与桂萼同列,并上议大礼疏,嘉靖三年,以迕旨谪戍云南永昌卫。隆庆初赠光禄少卿;天启中追谥文宪。事具《明史》卷一九二本传并焦竑《国朝献征录》卷二一所收录陈文烛撰《杨升庵太史慎年谱》等传记。清官修《明史》称誉“明世记诵之博,著作之富,推慎为第一”;并谓杨氏除诗文外,尚有“杂著至一百馀种,并行于世”[39]。此《杨升庵稿》卷首刊有俞长城题识云:“升庵先生胪唱归第,宾客填贺,太保公怏然不乐,谓曰:‘身列宰辅,子魁大廷,盛满已极,酒阑人散时矣。’无何,以谏大礼谪戍,卒如太保言。余尝谓太保公可谓见几,未可谓知命。夫盛满而以骄侈败,可忧甚矣;盛满而以谏黜,乐矣,又何忧焉?大礼之议,互持不决,然以争统者为正,国是家声,赖此一举。岂若黄犬东门,徒以贪恋富贵,贻讥千古哉!先生诗古文最富,制义仅数首,而光气不可没,诵其文者,莫不悲其志,容容之福,皎皎之名,荣辱当何如也。予既录先生文,而并记太保公之言。然则,履丰盛者念忧危,受恩遇者思报效,忠智随时,庶足尽人臣之义乎?” 又国家图书馆藏《名家制义》抄本,有此《杨升庵稿》。
    俞长城题识〔未署年月〕。
    【汪青湖稿】一卷。1册。
    约清康熙间刻、乾隆三年文盛堂与怀德堂合印本,竹纸。每半页9行,满行26字;白口,四周单边,无鱼尾;版框高20.2厘米,宽11.5厘米。书口上端镌“名家制义”,下端镌“可仪堂”,中部镌“正德丁丑”等。
    《四库全书》未收。《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未著录。
    汪应轸著。按汪应轸,字子宿,浙江山阴人,正德十二年进士。选庶吉士。出为泗州知州,值武宗南征,命州进美妇善歌吹者,应轸进以桑妇,并请入宫传授蚕桑。世宗召为户科给事中,嘉靖三年,出为江西提学佥事。事具《明史》卷二○八本传并焦竑《国朝献征录》卷八六所收录诸大绶撰《江西提学佥事汪公应轸墓志铭》等传记。此《汪青湖稿》卷首刊有俞长城题识云:“武宗在位,直臣盈朝,舒国裳、汪青湖等皆以敢谏谪杖,然声称藉甚,故当时奸珰在内,逆藩在外,危而不亡,皆诸臣之力。国裳会墨已传,行稿不甚多,遂未成帙。而青湖先生文最富,先生气节昂然,老而益坚,进桑妇、弥矿盗,几与孙奭、郑侠并称千古,而□□绝侈,人主格心安在?方正□□容也。其人已往,其文犹在,□读其全稿,光明俊伟,凌霄汉而炳日月,盖奕世犹将见之已。”又国家图书馆藏《名家制义》抄本,无此《汪青湖稿》。
    俞长城题识〔未署年月〕。
    【季彭山稿】一卷。1册。
    约清康熙间刻、乾隆三年文盛堂与怀德堂合印本,竹纸。每半页9行,满行26字;白口,四周单边,无鱼尾;版框高20.1厘米,宽11.6厘米。书口上端镌“名家制义”,下端镌“可仪堂”,中部镌“正德丁丑”等。
    《四库全书》未收。《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未著录。
    季本著。按季本,字明德,号彭山,浙江会稽人,正德十二年进士。授建宁府推官。后官侍御史,谪揭阳主簿,迁知弋阳,苏州同知,升南京礼部郎中,复谪判辰州,迁吉安府同知,后于长沙知府任上以锄击豪强过当罢官。嘉靖四十二年卒。季氏从王守仁学,人称“在官凡二十馀年,所至辄聚徒讲学,孳孳不倦”,“罢官归则载书携诸子就居诸禅寺,诵读其中,手自校雠,迄昼夜寒暑无间者凡二十馀年”[40]。其治学之尤可称道者,乃是不染王学末流之弊病,能够“闵学者之空疏,只以讲说为事,故苦力穷经”,且在罢官后,“穷九边,考黄河故道,索海运之旧迹,别三代、春秋列国之疆土川原,涉淮、泗,历齐、鲁,登泰山,逾江入闽而后归,凡欲以为致君有用之学”,著书总一百二十卷[41]。事具焦竑《国朝献征录》卷八九所收录张元忭撰《长沙守季彭山先生本传》等传记,其儒学建树,则可概见于黄宗羲《明儒学案》卷一三《浙中王门学案》之《知府季彭山先生本》。此《季彭山稿》卷首刊有俞长城题识云:“新建之学,衍于正嘉而盛于隆万,季彭山师承阳明,著书数百万言,皆行于世。夫宗阳明者,其说不能无弊,而大旨归于心得,是以可传,然终不以入时文,时文必宗考亭。考亭正宗也,象山旁宗也。上以正取,下以正应,所以大居正而定一尊也。彭山制义恪守传注,谨严法度,阳儒阴释之语,无能涉其笔端,与口谈考亭而文词浮诞者,相去绝远。孝友性生,文武兼长,逆拒宸濠,与阳明相应,人生在三事之如一,其文行岂有遗议哉!” 又国家图书馆藏《名家制义》抄本,无此《季彭山稿》。
    俞长城题识〔未署年月〕。
    【崔东洲稿】一卷。1册。
    约清康熙间刻、乾隆三年文盛堂与怀德堂合印本,竹纸。每半页9行,满行26字;白口,四周单边,无鱼尾;版框高20.4厘米,宽10.9厘米。书口上端镌“名家制义”,下端镌“可仪堂”,中部镌“正德丁丑”等。
    《四库全书》未收。《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未著录。
    崔桐著。按崔桐,字来凤,浙江海门人,正德十二年进士,殿试第三。授翰林院编修。以谏武宗南巡,受杖夺俸。嘉靖中,以侍读出为湖广右参议,累擢国子祭酒,礼部右侍郎。事具《明史》卷一七九《舒芬传》附传。此《崔东洲稿》卷首刊有俞长城题识云:“或问曰:‘文有似恶而实美者乎?’有之,曰方,曰实,曰朴。请问之曰:‘方者必峻,实者必当,朴者必洁。’腐儒也,穉子也,野人也,果可谓方耶、实耶、朴耶?《尚书》、《周礼》、《通书》、《西铭》有是美也。求之制义,其在弘、正之间乎?余观崔东洲文,切至详尽,慎重坚茂,峻而不腐,当而不穉,洁而不野,存其三美,去其三恶,盖有之矣,是为集。” 又国家图书馆藏《名家制义》抄本,无此《崔东洲稿》。
    俞长城题识〔未署年月〕。
    【陆冶斋稿】一卷。1册。
    约清康熙间刻、乾隆三年文盛堂与怀德堂合印本,竹纸。每半页9行,满行26字;白口,四周单边,无鱼尾;版框高20.1厘米,宽11.4厘米。书口上端镌“名家制义”,下端镌“可仪堂”,中部镌“正德庚辰”等。
    《四库全书》未收。《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未著录。
    陆釴著。按陆釴,字举之,浙江鄞县人,正德十五年进士,殿试第二。授翰林院编修。出为湖广佥事,历江西参议,迁山东提学副使。事具陈田《明诗纪事》戊籖卷一四陆氏小传等传记。此《陆冶斋稿》卷首刊有俞长城题识云:“渊明爱菊,茂叔爱莲,牡丹之爱,盖云多矣。牡丹格下于菊、莲,然使世无牡丹,则世无爱花者,是故爱菊、爱莲所以重菊与莲也,非以轻牡丹也。吾于弘、正二朝,得三会元焉,董中峰孤高幽峭,惟菊似之;邹谦之清微澹泊,惟莲似之;陆冶斋绚烂茂美,惟牡丹似之。是故爱牡丹者,未必爱菊也,未必爱莲也;爱莲与菊者,无不兼爱牡丹者也。读冶斋稿,必有兼焉乃可。” 又国家图书馆藏《名家制义》抄本,无此《陆冶斋稿》。
    俞长城题识〔未署年月〕。
    【唐荆川稿】一卷。1册。
    约清康熙间刻、乾隆三年文盛堂与怀德堂合印本,竹纸。每半页9行,满行26字;白口,四周单边,无鱼尾;版框高19.9厘米,宽11.4厘米。书口上端镌“名家制义”,下端镌“可仪堂”,中部镌“嘉靖己丑”等。
    《四库全书》未收。《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未著录。
    唐顺之著。按唐顺之,字应德,以文行为学者所宗,称为荆川先生。南直隶武进人,嘉靖八年进士,会试第一。改庶吉士。历官兵部主事、吏部主事,嘉靖十二年,选任翰林院编修,校累朝实录。后任兵部职方郎中,与胡宗宪协谋御倭有功,擢右佥都御史。嘉靖三十九年卒。顺之性嗜学,初任兵部主事,即“以幼时尝竭精神于举业,几成劳瘵,而学问文章,俱未有成,恐碌碌仕途,无以为终身自立之地,不乐居官”,故屡屡辞官告归[42],于学则“无所不窥,自天文、乐律、地理、兵法、弧矢、勾股、壬奇、禽乙,莫不究极原委”[43]。事具《明史》卷二○五本传并焦竑《国朝献征录》卷六三所收录李开先撰《荆川唐都御史传》及佚名著《佥都御史荆川唐公顺之言行录》等传记,其儒学建树,则可概见于黄宗羲《明儒学案》卷二六《南中王门学案》之《襄文唐荆川先生顺之》。此《唐荆川稿》卷首刊有俞长城题识云:“荆川先生精于制义,教学里中,有教学文;为吏部,有吏部文;为中丞,有中丞文。好学深思,至老不倦。文之传也,宜哉。及考先生捷南宫,年甫弱冠,主司见其文坚老,疑为宿儒。然则,先生之文,亦由天授,不尽关学力也。夫文至识高养到,仁熟义精,此必与年俱进。若夫品之高洁,则有得于性者。先生于经史子籍,无不贯通,而皆不用入文字,所谓胸有万卷,笔无点尘,太史公之独有千古,其以此夫?先生治兵蓟北,视师浙直,巡抚淮扬,所历皆显官,而布衣蔬食,不减儒素,其清风一切不屑而性命于文,宜其高洁之品冠绝诸家也欤。” 又国家图书馆藏《名家制义》抄本,无此《唐荆川稿》。
    俞长城题识〔未署年月〕。
    【罗念庵稿】
    约清康熙间刻、乾隆三年文盛堂与怀德堂合印本,竹纸。每半页9行,满行26字;白口,四周单边,无鱼尾;版框高20.3厘米,宽11.6厘米。书口上端镌“名家制义”,下端镌“可仪堂”,中部镌“嘉靖己丑”等。
    《四库全书》未收。《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未著录。
    罗洪先著。按罗洪先,字达夫,江西吉水人,嘉靖八年年进士,殿试第一。授翰林院修撰。嘉靖十八年,召拜左春坊左赞善,以疏请东宫受朝贺事触怒世宗罢归。史称其家居“甘淡泊,鍊寒暑,跃马挽强,考图观史,自天文、地志、礼乐、典章、河渠、边塞、战阵攻守,下逮阴阳、算数,靡不精究。至人才、吏事、国计、民情,悉加意咨访。曰:‘苟当其任,皆吾事也。’” [44]盖罗氏志在经世,虽同宗阳明致良知之学,而与王畿辈空谈心性者旨趣有违。事具《明史》卷二八三本传并焦竑《国朝献征录》卷一九所收录徐阶撰《明故左春坊左赞善兼翰林院修撰赠奉议大夫光禄寺少卿谥文恭念庵罗公洪先墓志铭》等传记,其儒学建树,则可概见于黄宗羲《明儒学案》卷一八《江右王门学案》之《文恭罗念庵先生洪先》。此《罗念庵稿》卷首刊有俞长城题识云:“罗念庵澹于仕宦,讲学论文,制义所传不多,实与《正蒙》、《易传》相表里。嘉靖己丑,先生年二十五,首对大廷;越十一年,以请朝东宫削籍归里。自兹以往,皆其林下之日也。方先生年少巍科,闾里争羡,莫不以公辅相期;一蹶不复,至于窭贫,可谓困矣。是时,桂州、分宜诸公,相继秉权,先生稍贬其节,可以再出,何果决如是?当其衣敝粮绝,室有鸣琴,相对惟及门诸子。迴视五陵衣马,风景各殊。世人不笑为迂,必疑其拙矣。乌知甕牖绳枢之下,别自有不与势炎、不随时歇者可以施于后世哉!夫人不志存千古,而争艳目前,蜉蝣萤火、釜鱼幕燕,岂不可悲也夫!” 又国家图书馆藏《名家制义》抄本,无此《邹谦之稿》。
    俞长城题识〔未署年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