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习心得、资料 >

试释《汉书•地理志》郡国排序(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 李新峰 参加讨论

    《汉书·地理志》谓陈留之地“本梁”,指高、惠、文帝时期的广大梁国地区,并非战国的梁。秦始皇以占梁二十城而设东郡,为打入中原分割南北的楔子,灭六国置三十六郡时未必就拘泥于原境。秦灭梁前夕,大梁周围已为秦境,大梁以东的陶已入秦东郡。砀郡治在大梁以西的故宋都濉阳,除因大梁城灌坏,砀郡主要因梁东境特别是得于宋之土地而设,也应为重要原因。灭国而不以其首都为中心设郡,此六国中特例,秦兼并战争中形势所致,亦砀郡不因梁旧境而设之旁证。故汉陈留郡地,本多属秦灭梁前的东郡而非后来的砀郡,正应附于东郡之下。
    自淮阳至沛的序列中,除砀郡和东郡所属济阴外,依次是秦初次大举攻楚得到的陈郡(楚首都郢陈所在),早在东郡设立前就夺自楚的南阳郡、南郡,得陈后再次攻击获取的九江郡(楚首都寿春所在),占领更晚的梁楚东境薛郡、泗水郡。盖秦在灭楚后,把三次迁徙的楚都周围各地合为整体视作楚,大体包括自南郡至泗水郡的所谓西楚 [22],和属南楚的楚都最后所在地九江。而在更加遥远的东楚和南楚余地,似乎秦已无敌人可以重视,故逐步东进南下,两年后方占领江南。秦人在观念上不免将长期与秦为敌的楚国主体地区西楚,与东楚、南楚分开,而遥远的东楚、南楚之地(如秦九江郡属地汉豫章郡)虽名义上设郡早于灭齐 [23],造册设县或在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齐之后,故东楚、南楚之郡列于齐地之后。
    秦灭楚的关键战役甚至标志,是攻占西楚,即秦始皇二十三年王翦复出击郢陈,次年掳荆王负刍 [24]。故秦在册籍中罗列西楚诸郡,也就把较早夺自楚的南阳、南郡置于楚国首都所在郢陈之后,而在他郡之前。后来夺得楚都寿春建九江郡,又把东部可能早设的泗水、薛随列在后。即梁楚各郡酌情将楚都所在前置。
    战国后期五国伐齐后,梁楚多得故宋地,春申君说秦昭襄王勿攻楚:“魏氏将出而攻留、方舆、铚、湖陵、萧、相、砀,故宋必尽。”[25]方舆、湖陵在汉山阳郡,砀在汉后期梁国,则楚夺自齐之故宋地颇在汉代梁、山阳境。楚此后灭鲁据泗上,汉代东平国、鲁国之地,时当属楚。此后秦大败于邯郸城下,梁曾趁机“数年东乡,攻尽陶、卫”[26],也不过是东至汉济阴郡地而已,说明楚曾占领山阳甚至濉阳一带。而后五国合纵伐秦,虽乏战果,但秦东方地估计多不保。楚在东迁避秦之后实力仍强,而秦远交近攻蚕食梁地,包围大梁,得无梁灭亡前仅保大梁孤城,所夺宋地秦地多已属楚?昌平君反秦,一时郢陈易手 [27],秦东郡部分地亦可能改属楚。总之汉之梁、山阳、济阴、东平等,尽管或曾属梁,或曾属秦,在秦最后占领时,却最可能是夺自楚。后来项羽都东方彭城而号西楚霸王,地涵东、砀、陈、泗水郡等,时西楚之意涵盖梁地,可知战国末期,济水泰山之间,已被习惯目为楚地。故秦砀郡、汉济阴郡与泗水、薛等东方楚地,地远而设郡或晚,皆列于西楚之末。而六国中的梁国在秦郡中的对应位置,应如陈留,是东郡而非砀郡。
    鲁国在灭亡前夕,地必狭小,秦东海郡地抵大江北岸,结合东平国、鲁国与汉东海郡的参差位置,可以推测,秦东海郡本非自因鲁国而设的薛郡析出,而是因仍存徐淮夷或吴越传统、自成一体的东楚之地独设,故汉东海郡位于西楚末的沛郡之后,而列东楚南楚之首。六安、豫章等南方之地的位置,似亦与秦于楚都设九江郡时未及淮南大部及江南有关。
    秦灭六国的顺序,一般列为韩赵燕梁楚齐,与汉诸国排列顺序合。若计以二十四年灭楚,以二十五年占辽东掳燕王喜、占代掳代王嘉灭燕赵,则灭梁楚在前,与诸郡顺序合。又,《水经注》载秦郡设置时间,与战争进程不符,多为谭其骧驳正。《水经注》系设郡时间于郡治所在城市,或来自汉代郡国志书 [28]中的官方文书,未必完全无稽。如纪巨鹿郡设于秦始皇二十五年,晚于所载砀郡之二十二年、泗水、薛郡之二十三年等等 [29],颇合梁楚早于赵燕之序。可能有的郡紧随征服而设,有的则设于安抚地方后数年,故设郡乃至郡在册籍中的排序与征服顺序有所参差。也可能秦将梁地系东郡之下,将西楚地系早已夺自楚的南阳、南郡下,故排在赵、燕之前。总之,郡、国排序中,必有一为错简结果,似前者更近原貌。
    如此,上述疑点均可解释。将汉代郡国序列中淮阳、梁、东平、鲁四国在燕后齐前视为错简结果而稍修正,可复原秦始皇二十六年按照征服、设置顺序排列各郡的册籍:
    内史。
    东方旧郡:河东,太原,上党,河内,三川。
    梁地:  东。
    韩地:颍川。
    楚地(楚主体):陈,南阳,南,九江,砀,薛,泗水。
    赵地:邯郸,巨鹿。
    燕地:广阳。
    齐地:临淄,琅邪。
    楚地(楚边地):  东海,会稽,长沙。
    (三)秦王国的“内史――外郡”模式
    《汉书·地理志》在三辅后列弘农,河东,太原,上党,河内,河南,东郡七郡。除弘农,皆秦始皇灭六国以前所置。弘农为汉以秦内史地和三川郡地各一部组成,故附于三辅之后。秦设河东郡甚早,太原、上党,直可视为秦在河东郡外新开地,河内亦分自河东。由此可以复原为秦灭六国之前的格局(下划线字为更早新开或析出者,括号内为同源):
    内史,(河东,太原,上党,河内),三川,东。
    秦始皇灭六国后的册籍,当大体由此前秦册籍扩充而来,但排序有所更新。不妨推测:从战国时期秦人的角度看,东部诸“旧郡”地区,也不过是内史以东的外围边地。复原秦始皇元年的秦王国册籍可得:
    中:内史。
    东:河东、太原、上党、三川、东、南阳、南。
    西南:汉中、蜀、巴。
    西北:陇西。
    北:北地、上。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