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大规模的党员“征收”降低了党员标准,一些并不具备入党条件的人在“运动”中被发展成中共党员。党员数量确实增加了,但是质量并没有提高。 四 大革命失败后的几年间,通过党员“征收”,中共党员队伍扩大了,也“征收”到了一些杰出的、坚定的革命者。但从总体上看,以如此方式发展党员,暗藏着深刻的危机。在“征收”运动中发展起来的超过10万以上党员队伍,随着根据地失败,在很短时间就减少到三四万人。其中之原因与根据地失败有关,也与之前的运动式发展有关。大革命失败后的党员“征收”给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发展留下了深刻教训。 首先,不能不顾内外因素制约,人为扩大党员队伍。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政党成长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党员规模壮大的过程,党的领导集团形成的过程,党的方针政策成熟的过程,党的各项规章制度完善的过程。其中任一过程,都非一蹴而就。就党员规模而论,党员队伍的增长既要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也会受到政党内部整合能力的牵制。如果在政党成长过程中,不顾内外因素的制约,一味地通过非常规方式扩大党员队伍,尽管可以在短期内增加党员数量,但不可能提高党员质量,党的战斗力会因大量不合格成员的加入反而下降。 其次,不能在党员发展中搞“运动”。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特别强调组织成员必须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必须具备一定的政治觉悟和水平。如果以“运动”、突击方式发展党员,肯定会将一些盲目的、投机的,并不具备党员基本条件的分子吸收进党。由于这部分党员入党具有盲目性、投机性,不但不能在工作中起到共产党员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反而会损害党的形象、侵蚀党的机体。 再次,一刻都不能放松对党员的教育。在大革命失败后的组织发展过程中,中共中央过度强调组织数量,相对轻视对党员的教育。据四川省委报告,“支部生活一般的没有建立,全省没有一个健全的支部”,(58)陕西省党组织也承认“一般党员教育工作”非常困难,“枸邑全党同志过去都是没有受过初步的教育”。(59)组织生活的不健全,党员教育的缺失必然导致组织涣散、党员对党的认同度下降,结果是党员的数量确实增加了,但党的组织力量并没有因此增强。 当然,就民主革命时期的中共党员发展而论,运动式的发展党员又具有某种合理性。革命如洪流,在激流中,尽管不少人或盲目、或带着各种私心杂念成为党的一分子,但也有很多先进分子进入党内。浪淘尽,留下的才是那些千古风流人物,投机者、盲从者或被抛到岸边,或被大浪吞噬。运动式的党员发展或如淘金,真金总是隐藏在大量泥沙之中,不洗尽泥沙,是见不到真金的。但是这种合理性是建立在政党强大的组织整合能力基础上的。 注释: ①关于六大时中共党员数量,根据周恩来在六大上作的《组织问题报告大纲》《组织问题报告和结论》,当时共有党员130 194人。但是学界并不认同该数据,以为六大时中共党员只有4万余人。但也有学者觉得“4万多”偏低,因为1928年8月,仅广东一省即有党员63 229人。江西平江一县之党员曾达到7万多人。见王奇生:《党员、党组织与乡村社会——广东的地下党(1927-1933年)》,《近代史研究》2002年第5期。 ②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政治报告(1927-1933)》,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3年版,第216页。 ③有关研究成果包括王奇生:《党员、党组织与乡村社会——广东的地下党(1927-1933年)》,《近代史研究》2002年第5期;杨青:《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及其历史启示》,《上海党史与党建》2007年第7期;刘发国:《中央苏区党员发展的特点》,《传承》2009年第8期。 ④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3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332页。 ⑤(11)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三册,第446、476-477页。 ⑥中共中央组织部等编《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第八卷(上),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年版,第159页。 ⑦(13)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四册,第52、455页。 ⑧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五册,第181页。 ⑨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六册,第223页。 ⑩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七册,第88、84页。 (12)(14)中共中央组织部等编《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第八卷(上),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年版,第159、323页。 (15)李维汉:《回顾党的六大前后》,《中共党史资料》第十辑,第7页。 (16)参见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84、103页。 (17)(23)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3册,第142页。 (18)中共中央组织部等编《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第8卷(上),第432页。 (19)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5册,第813页。 (20)(21)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450、158页。 (22)中共中央组织部等编《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第8卷(上),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年版,第67页。 (24)王奇生:《党员、党组织与乡村社会——广东的地下党(1927-1933年)》,《近代史研究》2002年第5期。 (25)中央档案馆、福建省档案馆编《福建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甲2),第117-118页。 (26)中央档案馆、湖北省档案馆、河南省档案馆、安徽省档案馆编《鄂豫皖苏区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甲5),第78页。 (27)中共中央组织部等编《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第8卷(上),第160页。 (28)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6册,第51-52页。 (29)中央档案馆、山东省档案馆编《山东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甲6),第5页。 (30)中国现代革命史资料丛刊:《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文献资料》(第2辑),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75页。 (31)川陕革命根据地历史文献选编编委会《川陕革命根据地历史文献选编》(上),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93-94页。 (32)中共中央组织部等编《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第8卷(上),第435页。 (33)中国共产党历史资料丛书:《湘赣革命根据地》(上),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年版,第242页。 (34)中央档案馆、四川省档案馆编《四川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甲6),第354页。 (35)中央档案馆、湖北省档案馆、河南省档案馆、安徽省档案馆编《鄂豫皖苏区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甲2),第18-19页。 (36)中央档案馆、四川省档案馆编《四川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甲3),第344页。 (37)江西省档案馆等编《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上),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678页。 (38)赵生晖:《中国共产党组织史纲要》,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14页。 (39)中国现代革命史资料丛刊:《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文献资料》(第1辑),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2页。 (40)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7册,第164页。 (41)中共中央组织部等编《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第8卷(上),第428页。 (42)中国现代革命史资料丛刊:《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文献资料》(第1辑),第55页。 (43)赵生晖:《中国共产党组织史纲要》,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79页。值得注意的是六大公布全国党员总量为130 194人,相应的党员成分比例也是按这一总量得出的。而学界普遍认为当时党员的实际人数远远低于统计数据。 (44)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6册,第185页。 (45)(46)(51)中国共产党历史资料丛书:《湘赣革命根据地》(上),第63、110、571页。 (47)中央档案馆、广东省档案馆:《广东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甲32,第98-100页。转引自王奇生:《党员、党组织与乡村社会——广东的地下党(1927-1933年)》,《近代史研究》2002年第5期。 (48)中央档案馆、山东省档案馆编《山东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甲6),第115页。 (49)中央档案馆、四川省档案馆编《四川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甲5),第170页。 (50)中国现代革命史资料丛刊:《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文献资料》(第1辑),第33页。 (52)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政治报告(1927-1933)》,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3年版,第216页。 (53)中央档案馆、四川省档案馆编《四川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甲3),第243页。 (54)中国现代革命史资料丛刊:《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文献资料》(第1辑),第526页。 (55)江西省档案馆等编《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上),第600页。 (56)中央档案馆、湖北省档案馆、河南省档案馆、安徽省档案馆编《鄂豫皖苏区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甲5),第126-127页。 (57)中国现代革命史资料丛刊:《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文献资料》(第1辑),第463-464页。 (58)中央档案馆、四川省档案馆编《四川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甲4),第289页。 (59)中央档案馆、陕西省档案馆编《陕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甲2),第402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