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风中,老骆他们忙着编辑和发送新闻,我和李肖商量完第二天的行程,与司机师傅们一同准备晚饭。大家拿出鞭炮、礼花、礼炮可劲放了一溜够,把北京禁放烟花爆竹的委屈一股脑发泄在这亘古荒漠上,也让野生动物一睹千古奇观。 2000年2月9日 星期三 晴 4-5级风 早起,钻出帐篷,每人的眉毛、头发都挂满了白霜,我们那唯一一瓶准备庆功的香槟也已经冻裂。四裂的酒瓶碎片散在地上,酒液却冰冻成瓶形立在原处。我倒空茶壶,把冰香槟装了进去,带上车。 行程:独驼山--喀瓦布拉克塔格北缘山谷--喀瓦布拉克--大洼地,直线距离接近汉玉门关--小方盘城90km,实际行程140km。 喀瓦,维吾尔语,意为葫芦;塔格,维吾尔语,意为山,喀瓦布拉克塔格汉语意思即为葫芦泉山,山当因泉(喀瓦布拉克)得名。喀瓦布拉克塔格是目前我们所经地区最高的山,沿山北缘东南行约40km到达喀瓦布拉克泉。考察路线是按照十万分之一和二十万分之一地图选定的,喀瓦布拉克泉所在地是一处洼地,应该汇集方圆近百公里的区域的来水。实地看过,才发现地面没有水,也不见泉眼,只有遍地的野生动物蹄印和用蹄子刨出的小坑。 失望之余,大家把注意力集中到动物蹄子刨出的坑上,用小锹一挖当即出水。原来地表水干涸之后,地下水位仍然很高,只要稍微下挖就出水。聪明的动物!不过水又咸又苦,人不能饮用。 离开喀瓦布拉克泉不久,车载电台突然传来失陷在泥沼中那辆车的呼叫。车载台最大呼叫距离20-30km,一定是失陷车按照我们提供的路线坐标赶上来了。立刻停车等候。三四十分钟后,看到赶上来的沙漠车。欢呼声中,一拥而上。车无损,人无事,张永兵还带来吐鲁番地委赠送的保鲜葡萄。 充电又成为必须解决的问题,绕行30多km后,来到在大洼地钾盐矿,受到看矿工友的热情招呼。在用盐矿电台与吐鲁番地区化工公司联系之后,又得到白吃白住的关照。 2000年2月10日 星期四 晴 风大约5-6级,或更大 行程120km,直线接近约80km。路经十几km的沙沟,铁门关一般的风蚀沟谷,密集的馒头山山区,野生动物出没的笔架山谷地。 进入南湖戈壁腹地,风蚀地貌越来越多,铁门关是较为典型的一处,关门似的崖壁山石被风吹蚀的千孔百创,极象看门的怪兽。这一带风大的直接原因是正对十三间房风口地带,越过东天山断裂缺口的大风从十三间房经这里狂吹进入库木塔格沙漠。 行进约40km,大片馒头似的小山挡住去路。UNIMOG沙漠车可以翻越,不过行进速度要大大降低,大家商量之后,决定绕行。 绕出馒头形山区,进入笔架山谷地。突然间便出现大面积野生植被。麻黄草、骆驼刺和其他一些不知名耐旱草本植物一丛丛映入眼帘。 麻黄草是重要的药用植物资源,用它提炼出来的麻黄素十分贵重。因而这些年对麻黄草资源的开发,对荒漠植被的形成极为严重破坏。大家商量决定不公开这处麻黄草地位置,以保护这种荒漠植物资源。记者们忍痛放弃一条有价值的新闻。 就在大家讨论麻黄草保护的时候,有人发现前方远处有巨大的动物活动。用望远镜观察后,落实是野生骆驼群大约7-8只。未等我们接近,骆驼们就已经穿过谷地跑进山谷。 继续行进中,大家都达起十二分的精神,注意观察以期发现新的野生动物。果然在一处狭长的谷地中首先是发现一群6只黄羊,接着又发现一大一小两只野生骆驼。因山谷狭窄,山坡又较为陡峭,骆驼只能在向前奔逃,给我们的摄影记者提供一次绝佳的拍摄机会。不久两只骆驼分头跑开。大骆驼有意放慢速度,带领我们跑向另一方向,我们被大骆驼的牺牲精神所感动,为不使野骆驼因劳累受伤,也主动放弃追踪。 大海道考察经行的大部分地区历史上一直是野生骆驼活动区域,19世纪末欧洲探险家最初对新疆的兴趣就在野生骆驼、野马、野驴上,并由此发展到大规模劫掠文物。 寻找避风营地费尽心思,仍未如愿。寒风一夜劲吹,晚饭只有半数人吃到方便面,其他人只能啃干馕就冰罐头。 2000年2月11日 星期五 晴 4-5级风 早起,所有的水都冻成冰坨,敲碎矿泉水瓶,弄了一杯半温不烫的茶赶紧离开这风灾鬼难之地。 行程100km,直线距离约50km。遭遇新月形沙丘,UNIMOG沙漠车碰到对头,数次陷车后,被迫绕行近40km。之后,又钻进亚尔果勒深谷,深入十几公里后被迫退出,再绕行。沙丘、深谷对驼、马而言不成问题,巨大的沙漠车却不能迈腿步行。 距离小方盘城直线已不足60km,无奈天晚,宿营。 2000年2月12日 星期六 早起阴有小雪,中午转晴 行程近80km,到达小方盘城,唯一的阻碍是疏勒河谷,车又陷在沙窝里,挣扎出来爬上河岸远处的汉代烽燧、长城映入眼帘。我们无法越过长城,只能如同汉唐胡骑那样在长城北面,沿长城狂奔,寻找通过的缺口。直到接近小方盘城才得以越过,进入关内。 从大小阿萨古城到小方盘城直线距离456km,古代这里是无人区。现在虽说时见矿点,但是还是没有多少人气。 我们以古代行旅看见绿洲一般的心情,奔向汉玉门关。接受当地群众欢迎之后,沿现代公路直扑敦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