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惭愧祖师身世、法号、塔号、信仰性质诸问题及其在台湾传播的特点试析(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世界宗教研究》 谢重光 参加讨论

    

先看三平祖师的情况。三平祖师原型本是唐代高僧义中,禅、律、密三宗兼修,而在民间传说中,却偏重其密法的高强,奉为祖师,演绎出祖师降妖伏鬼,驱使蛇虎以为使者,精通医术、善能治病逐疫等许多故事。传说平和县三平寺的药签甚为灵验,就是义中所作。三平寺旁的使者公庙,奉祀的是被三平祖师降服的蛇虺,也因三平祖师精通医术之故而被赋予善医的神性、神功,很多信众到使者公庙刮取香灰冲服,据说也能药到病除。[21]从平和、南靖一带迁移到南投拓垦的三平祖师信众,也曾恭奉三平祖师香火到南投开基建庙,例如林屺埔下福户的祖师庙,本来就是三平祖师庙,光绪年间倪赞元所撰《云林县采访册》,在《沙连堡·寺观》一节记载道:“祖师庙:在林屺埔下福户,祀三坪祖师。街众于每年十一月初六日演剧祀寿。前为里人公建。”其附近的另一祖师庙,才是祀奉惭愧祖师的。倪赞元在同书同节紧接着记载道:“一在大坪顶漳雅庄,祀阴林山祖师。”[22]这里所记祀阴林山祖师的大坪顶漳雅庄,即今鹿谷乡大坪顶漳雅庄,庙名今称“祝生庙”。如今“祝生庙”香火独盛,而林屺埔(今称竹山街)下福户的三平祖师庙却已湮没无闻。据当地学者林文龙称,他在“硕士论文研究期间,考察竹山街(旧称林屺埔街)最古老聚落竹围子庄的庄庙‘三元宫’,该庙亦主祀大陆原乡奉请来台的‘惭愧祖师’。”[23]可证原有的三平祖师庙已被惭愧祖师庙所取代,相应的,三平祖师的某些神性神功,如降妖伏鬼、治病逐疫之类,就迭加到惭愧祖师身上了。
    其次看看保生大帝的情况。保生大帝是闽南盛行的医神,本名吴夲,宋代同安县白礁(今属龙海县角美镇)人,传说他精于医术,医德极好,救人无数,死后被奉为医神,有吴真人、大道公、吴真君、大道真人、真人仙师、吴公真仙等称号,历代受到朝廷敕封,一直封到保生大帝之尊。关于保生大帝妙手回春的故事极多,最著名的是他丝线过脉救皇后的故事。故事梗概是:明成祖的元配孝慈皇后乳房肿痛不已,成祖请来各地名医,都无法医治,吴夲得知,主动入宫,自称可以医治皇后的乳疾。成祖抱着试一试的念头让他诊脉。吴夲不敢触到皇后的金玉之躯,就请内侍带他进皇后寝宫的邻室,拿来一根丝线,一端绑在皇后的手上,一端拿在自己手上,居然得出很合理的诊断,治好了皇后的痼疾,于是受到成祖的封赏,从此到处传扬他丝线过脉救皇后的美名。而南投信众崇奉的惭愧祖师,也有类似的传说,如《南投县风俗志宗教篇稿》关于惭愧祖师生平的记载,便有“自幼练武习医,曾经治愈皇太后的痼疾,灵医有功”一事。[24]竹山镇云林里三元宫也宣称祖师有这一神迹,还把惭愧师号解释为祖师临终自愧未能医好更多的信众:“祖师公自幼精通医理……在生前虽曾治愈皇太后有功,但将归仙时,仍有众多信众之病,未克诊治救度,而自感惭愧,于是得名惭愧祖师。”[25]两相对照,信众把保生大帝的神功神迹投射到惭愧祖师身上,是显而易见的。其它关于惭愧祖师医病灵验的种种传说,应该都是把惭愧祖师混同于保生大帝而来。
    复次再看看三山国王的情况。三山国王是粤东巾山、明山、独山三座高山的山神,传说因为助宋太宗平北汉有功(也有的说是助宋太祖或保护宋末帝),分别被敕封为清化威德报国王、助政明肃宁国王、惠威弘应丰国王。三位国王武功高强,随粤东移民传到台湾后,落脚于中南部偏东的丘陵和山区。这些山区瘴疠丛生,谋生不易,又有严重的“番害”--即山地原住民与入垦汉人的严重冲突,所以移民们很自然地要借助武功高强且原本就是山神的三山国王的神威,让他们发挥抵御番害,保护乡民的神功,这样三山国王就顺理成章地成为台湾粤东移民(主要是客家人)重要的守护神。平和、南靖等县移民入垦南投一带,所处的环境和遇到的困难与前述粤东移民的情况差不多,当然也需要有神明如三山国王那样,抵御番害,保护乡民。但他们所奉神明不是三山国王,而是惭愧祖师,如何让惭愧祖师也有如三山国王那样的神威神功,是摆在他们面前的迫切问题。凑巧的是,三山国王来自粤东,惭愧祖师也来自粤东,祖庙还是在粤东的山上,于是,一方面是出于迫切的需求,一方面也因为当时交通不便,传闻不实,信众们就把三山国王的神威神功迭加到来自粤东阴那山的惭愧祖师身上。至于阴那山具体是何山,他们并不清楚,用闽南话辗转相传,便讹为阴林山,因为在闽南方言中,“阴那山”与“阴林山”音近,“那”字说得鼻音重一点,就变成“林”,“阴那山”讹为“阴林山”,在信众心目中,觉得很有道理,因为山上树木成林,称“阴林山”顺理成章,而“阴那山”之“那”不知何义,反而觉得可能是错的。
    由于把三山国王的影子投射到惭愧祖师身上,祖师由一尊变为三尊也就得到合理的解释。因为三山国王是三尊,分别称为大王、二王、三王,富于想象、善于创造的惭愧祖师信众,相应的就想象祖师也应有三尊,分别称为大公、二公、三公。类似的情况,我们在别的地方神明身上也可看到,例如闽西定光佛,本是一尊,原型是北宋高僧郑自严。但在定光佛信仰流行过程中,信众也创造出五尊定光佛,分别称为大古佛、二古佛、三古佛、四古佛和五古佛;妈祖也出现了头妈、二妈乃至五妈、六妈的情况。临水夫人则衍化出陈、林、李三位夫人。
    至于南投惭愧祖师的王冠、戎装(或称文武装)、带剑造型,也容易理解。因为融进了三山国王的神功神性,强调了祖师武功高强善于御番破敌,就不能保留阴那山祖庙祖师的僧装形象,而要让他威猛起来;又因为在清代拓垦时期族群关系紧张的氛围里,对方族群的守护神都有“王”的称号,如泉州族群的开闽圣王、开台圣王,漳州龙溪漳浦等地族群的开漳圣王,粤东客家移民的三山国王,那来自平和、南靖的族群也不能示弱,也要使自己的守护神具有王者之尊,所以就塑造出王冠、戎装(或称文武装)、带剑的祖师形象。
    在以上的叙述中,其实已经隐含了平和、南靖等地垦民在南投新居地的现实需要。先民到南投县拓垦之初,榛莽未辟,瘴疠肆虐,生番为祸,毒蛇、猛兽横行,缺医少药,缺乏安全保障,所以诸如御番、保生、降服毒蛇猛兽和一切妖魔鬼怪之类,都是垦民生产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大问题,都希望有神灵加以保护。他们奉迎而来的是惭愧祖师,惭愧祖师本无这些功能,他们就把原乡流行的三平祖师、保生大帝、三山国王等神祇的功能加到惭愧祖师身上。所以说这样的迭加,既与垦民原乡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相关,又与垦民新居地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攸关。
    综上所述,惭愧祖师信仰在台湾发生的种种变化,实基于民间信仰素有模糊性、实用性、包容性的特质,且一种信仰的传入必须适应新居地的现实需要,由此而发生各种神明的神性、神功交叉感染、移易混化所致。这样的变化,正体现了客家文化由原乡传至台湾,既有承传,又有变异的规律。
    注释:
    [1]李士淳此文收入程志远辑佚增订本《阴那山志》,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1994年11月,第11-15页。程志远等人整理的《程乡县志》卷7《艺文志》(广东省中山图书馆印行本,第225页)亦收入此文,唯“闽之延平沙县人”作“闽之连平县人”,误。
    [2]见洪先寿《大埔县志》卷18《艺文志》,第36页,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年。按饶墱之文及其深意,长期湮没不传,近年为台湾逢甲大学历史与文物研究所张志相先生发掘出来,作出富有新意的论述。见氏着《惭愧祖师生卒年、名号与本籍考论》,第159-181页。本节以下所述,多引据张志相观点,特此说明。
    

[3]见《大宝积经》,大正藏第11册,第248-249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