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左慧元。黄河金石录[Z].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1999. [17]顾炎武。日知录[A].黄汝成。日知录集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18]唐侍陛。新修怀庆府志[Z].乾隆本。 [19]张廷玉。明史:卷三○,五行志[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0]赵尔巽。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77. [21]左大康,吴祥定。黄河流域环境演变与水沙运行规律研究文集:第二集[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1. [22]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3]王质彬。黄河人文志[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 [24]孙和相,王廷宣。中牟县志[Z].乾隆本。 [25]萧德馨,熊绍龙。中牟县志[Z].民国本。 注释: [1] 笔者仅见到徐近之《地方志中关于黄河清的记载》(《地理学资料》第1期,科学出版社1957年版),该文收集了地方志中有关黄河清的记载,并作了简略分析;左慧元发表在1997年6月24日《黄河报》上的《黄河澄清的奇迹》,对历史上的一些黄河清现象作了简单介绍。 [2] 《战国策·燕策》中有“齐有清济、浊河以为固”之语。见刘向集注本《战国策》,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3]经核证田文镜于雍正五年所立《河清颂并序》碑,“十”应为“千”之误。 [4]参见王仁民《大河魂》(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0)、陈赞廷《黄河水文志》(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 [5]北京:科学出版社,1971。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