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丁颖教授在稻种起源问题上的探索及贡献(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中国经济史论坛 倪根金、赵艳萍 参加讨论

二、解放前的研究工作
    丁颖教授对中国稻作起源问题的解答,是从稻作起源的年代和稻种发祥的地域开始入手,其对稻作起源最具说服力地解答当属从稻种植物学、分类学角度的考察。这方面的探索使得丁颖的稻作起源学说有了广泛的受众群。根据植物生态学上的考察,现有的栽培稻源自野生稻当无疑。最早可见的野稻分布于何处便是值得思索的一个问题。丁教授从一开始就猜想来自于华南地区,因为A.De Candolle 于1884年的《作物起源》中提到从植物分布地带上推定华南当有野稻存在。1917年E.D.Merrill曾在广东罗浮山麓至石龙平原发现野稻(O.s.L.),这使丁颖相信广东定有野生稻的分布。1926年丁颖在广州犀牛尾泽地发现一种野生稻,极大地引起了他对水稻在中国的起源和演变这一悬案般重大课题的研究兴趣,开始收集材料,进行探讨,首先他对中国古代文献材料作了许多整理工作,于1928年3月在第99期《农声》上发表《谷类名实考》,通过对《尔雅》、《说文》等先秦两汉文献梳理考证,认为:“我国稻种,来自南方;于神农时代,开始栽培,时距今约五千年;于黄帝时代,以黏者酿酒,时距今约四千六百年;至禹平水土,稷播百谷栽培渐盛,民食稍调,时距今约四千一百余年;周后至管仲时代,水稻之外,兼植陆稻,时距今约二千有六百年;至汉则稉与稬别,秈稉与别;魏晋而后,品类益繁,不可殚矣。”尽管此文对文献资料的占有还不是太够。他对于这个问题论述的途径从现在所存的手稿里可发现踪迹,如从语言学角度寻找证据,从1930年5月丁颖整理的《殷墟文字类编字钞》手稿中可见,丁教授仔细地抄录“农、麦、粟、禾、黍、米”等字的字型字义的演变,说明中国稻作起源的悠远的历史证据,并结合《说文解字》、《古籀汇编》等书的解释,加以丰富“稻”在字音字义的变化,及与各国发音之间的渊源关系。在稻作起源的论证中,实物材料无疑是更具有说服力。丁颖教授非常注意收集考古发掘报告,整理稻作发现,当时主要的稻作发现是在仰韶村,丁教授根据学者们对仰韶遗址和出土物的解读,来说明中国稻作的历史,但是因材料间接,关于这个问题更直接、更丰富的论述,他只能期待考古新发现再加以完善。丁教授的手稿中发现有多种考古材料的收集本,大多为当时学者对考古材料的解读及研究成果,包括安特生《中华远古之文化》(1923),摘录了石斧、器物形状。阿尔纳《河南石器时代之着色陶器》(1925),杨钟健《中国人类化石及新生代地质概编》(1933),徐中舒《耒耜考》(1930)、《殷人服象及象之南迁》,李济《殷墟铜器五种及相关之问题》(1933)等等。丁教授充分吸收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将之应用到自己的论述中,如徐中舒关于殷人服象的论述对丁教授起到很大的启发作用,丁教授注意到象这种热带动物在殷代时出现于江淮流域,而野稻作为种热带作物是否也有出现的可能,说明当时当地有适合野稻种发育的环境?作为象与野稻的原产地--古越地方,从人种上看应该与驯象民族殷人有渊源关系。又李济的文章也让丁颖教授更坚定了殷商民族与东南沿海的越族关系,正如同夏民族与越族的关系一样密切。
    随后又在珠江流域发现多种野稻,分布在罗浮山麓以至鉴江流域:番禺、增城、从化、清远、三水,南至阳江、茂名,西至广西西江流域,凡亘1600余里。1932、1933年中山大学植物研究所在海南岛又发现了另一个野稻种疣粒野稻种(O.meyeriana Baill.)。这一系列的发现,开始让丁颖教授的中国稻种起源于华南的学说形成清晰的概念,同时,也给他提出更多具体有待解决的问题,如野稻的种类与生存地域、野稻与栽培稻的亲缘关系等等问题。
    1933年在《中华农学会报》第114期上,丁颖教授发表《广东野生稻及由野稻育成之新种》一文,便是对稻作起源的又一探路之作。丁颖教授检索世界上所见的野稻,发现都出现在热带地区,通过文字学和文献上考证,以及在华南热带地区发现的多年生野生稻、疣粒野生稻和药用野生稻等证据,并根据对这些野生稻的地下茎、植物形态和染色体数等多方面的研究结果,丁颖教授认定多年生野生稻是亚洲栽培稻种的祖先,肯定野稻为我国水陆栽培稻的原种。又因这些野生稻广泛分布在华南地区,而未见北方,因而肯定了我国栽培稻种起源于广东。日本稻种是我国传去的。这一论断澄清了中国稻种来源于印度和我国粳稻是日本型等谬误,1949年发表的关于籼粳稻分类法的文章系统驳斥了这一谬误。
    为了证明现有栽培稻与野稻之间亲缘关系,丁颖教授开始了长时间的栽培试验,1926年始至1933年文章发表时,一直进行通过野稻培育成栽培稻的试验。1927年起丁教授先后在全省各地创办六个稻作试验场进行各项试验。试验结果,发现广东野稻为自然生长于泽地,与栽培稻杂交,结实率多达70%,证明两者在亲缘上颇近。这一证据极大地支撑了他提出的华南为栽培稻种起源的设想。而此时的杂交探索,即利用犀牛尾沼泽地的普通野生稻自然杂种后代,丁颖教授于1933年成功选育出世界上第一个具有野生稻血缘的新品种中山1号。中山1号品质优良,抵抗力强,产量高,年平均亩收计约450斤,成为推广种植和繁衍时间之久为水稻育种史上所罕见的一个品种,这是为丁颖教授对中国的水稻栽培事业做出一个重大贡献。卢永根院士在2003年于江西南昌举办的第一届全国野生稻大会的报告中赞誉“丁颖院士不愧为中国野生稻种质资源之父”。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