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丁颖教授在稻种起源问题上的探索及贡献(4)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中国经济史论坛 倪根金、赵艳萍 参加讨论

三、建国后的重点研究与进一步完善
    丁颖提出的稻作起源华南说,引发了国内外学界热烈的讨论,国际上尤以亚洲国家及前苏联的学者反响热烈,学者们来函索要丁教授的研究成果,或向丁教授求教稻作起源的问题。频繁的书信交流给丁颖教授提供了许多新材料和一些新的研究思路。丁颖教授在国际上宣传稻作、稻种起源学说,与各国同行探讨稻种(作)起源的疑问,搜集整理文献资料,强而有力地论证了我国栽培稻种起源问题,成为不可撼动的学说之一。
    1、完善考古、文献材料
    从1959-1960年丁颖的字报摘录中可见,他整理了《宋书·符瑞志》、《梁书·武帝纪》、《唐书·地理志》、《文献通考·物异志》几条关于唐宋时期野生稻种史料的记录,以及整理了1959-1960年数条稻谷遗存的考古材料,包括有:陕县庙底沟发掘结果,证明仰韶村的稻谷遗存在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之交。1959年陕西华兴县柳子镇的谷壳遗址,太原市东太堡庄稻谷遗存,河南灵壁县濠城镇稻谷遗存,以及安特生著《中日史前史研究》所称仰韶稻谷种来源于华南的言论,及其他数十条在《考古》、《科学通报》、《甲骨学商史论丛》等期刊所见的遗存发掘材料,体现了丁颖重在从稻种起源于华南的角度去丰富材料,尤其重于补充考古材料。
    通过直接证据来证实稻作起源论断,是丁颖在这一时期投入最多的工作,上世纪五十年代,丁颖与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频繁进行书信往来,索要考古材料相片,遗存实物等,得到了考古所的支持,中科院考古所寄来京山屈家岭遗址的谷壳烧土、武昌放鹰台遗址的谷壳照片等,考古所拟通过刊物形式请全国考古工作者协助搜集稻作标本,并为丁颖系统整理了仰韶、柳子镇、东太堡庄、屈家岭、石家河、放鹰台、大陈墩、濠城镇、仙蠡墩、施墩、庙山、营盘里、海门口、滇池东岸、石寨山、官渡计16个稻谷遗存的材料。与此同时,丁颖教授担负着为考古所鉴定出土的稻谷烧土的重任,可见丁颖教授关于稻种的起源学说为时人熟知和认可。1959年丁颖据这些书信交流的成果写成《江汉平原新石器时代红烧土中的稻谷壳考查》一文,讨论江汉平原出土红烧土中的稻谷壳,得出距今三、四千年前,江汉平原已有不少粳稻栽培,结合文献记载,认定古代在黄河流域所栽培的水稻品种当以粳为代表的论定有一些相关事实依据。[8]
    2、栽培稻种起源的探索及稻种的搜集与分类
    建国后,丁颖教授继续在稻种分类和稻作区划上进行考察研究,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收集稻种,划分稻作区域。1957年发表《我国稻作区域的划分》分析了各地气候条件与稻种类型分布的关系、将全国稻作区域划分为华南连作籼稻带、华中单双季籼粳稻带、华北单季粳稻带、东北早熟粳稻带、西北干燥粳稻带、西南高原籼粳稻带六个地带。[9]在稻种研究上,最重要的一个工作成就是系统整理了之前关于中国栽培稻种的研究,在1956年10月华南农研计划会议的小组会中,学者广泛讨论了丁颖提出的华南稻种起源说,一致认为“丁意见很现实,而且不只分类学家,还是生态学家都有说服力。”肯定了这一学说的提出意义重大“。
    根据对全国稻种分布区域的考察,及建国前对野生稻、籼粳稻的地理分布、稻作起源等问题的研究,丁颖教授整理了中国栽培稻种起源的研究成果,1957年8月,在《农业学报》第3期上发表了轰动国内外学术界的《中国栽培稻种的起源及其演变》,文章梳理了我国栽培稻与野生稻之间的关系,分析栽培品种类型如籼、粳稻,早、晚季稻,水、陆稻,粘、糯稻的演变形成过程。丁颖教授确认了栽培稻的祖先为广泛分布于亚洲南部以至南洋一带的野生型(O.fatua),通过比对在其他地域发现的野稻品种,清楚地论证了我国向来在华南地区普遍分布的宿根性或一年生野生稻,是我国栽培稻的野生型。从语言学上,从殷商关于稻的依声造字成为Tao、Tu、Dau等声,认定其与今之华南沿海福老语之Deu或Teu,越南语的Gao、泰国语的Kao有关,而与马来语系的Pad、印度语系的Vrihi无关。”据我国五千年来的稻作文化创建过程并由华南与越泰接连地带的野稻分布和稻作民族的地理的接壤关系,特认定我国的栽培稻种起源于华南“。
    重审了我国栽培稻种的传播路径从南方传至北方,依据古籍记载,野生稻广泛分布于珠江流域,现在栽培稻种的植物特性并系统发育等方面,及从我国南北各民族的关于稻的语言文字上看,可推定”稻的植物特征、特性和分类方面看,无论南北籼粳都早被认定同属于一种(O.sativa.L.);在品种生长发育生理上,无论南北各地带的籼粳及其早晚稻种,都具备着生育于高温和短日季节的性能,这也说明了各种类型的品种还保存着其祖先发祥于南方热带地区的特征。“[10]提出全世界稻种栽培传播系统有三:一是中国系统,中国的栽培稻约于公元前一、二世纪向东传至日本,水稻栽培技术约在公元前一千年以前,由我国向南传至菲利宾;二是印度系统,在公元前第十世纪间由印度西经伊朗入巴比伦,后传至非、欧、美等洲;三是南洋系统,公元前一千年前后由澳尼民族从大陆传至南洋。印度稻作起源晚于中国,我国稻种与印度没有关系。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