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暴力革命的选择应验了,而严复预言激进路线将导致“其进弥骤,其涂弥险,新者未得,旧者已亡,伥伥无归,或以灭绝”的结局也应验了。严复自然更坚信开明专制论,但由于君主制已成过眼烟云,故开明专制论一变而为强人政治论。他盼望出现强有力的政治领袖以克服政治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社会分裂。孙中山也不得不思考严复提出的“顾破坏宜矣,而所建设者,又未必其果有合也”的问题。民国成立后,他多次讲到了破坏与建设的关系。在《建国方略之一:心理建设》中,他又讲:“夫革命之有破坏,与革命之有建设,固相因而相至,相辅而相行者也。今于革命之后,而不开革命,是无革命之建设矣。”基于这一考虑,他设想在革命之后创一训政时期,为实施宪政创造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