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该民族突出的文化特点是歌文化。他们视歌咏活动为人生之重要大事,从历史上积淀下来的深厚的歌咏文化深刻而自然地体现了壮族族群的文化品性。壮族是农业民族,很早就产生了稻作农业文化,并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古越人(即壮族先民)所居之地,是我国最早进入农耕文明的地区之一。壮族地区“种稻似湖湘”[1]。人民“皆耕田而食,……水田低则称田,旱田高则称地。田皆种稻,地种杂粮,间有种草(旱)禾者”,“秋收后,烧山以除百毒,二月启蛰,焚草渍灰以肥土。耕用牛,溉用车,亦用戽”[2]。这些记载都说明了当时的农业生产情况。 在壮族地区,农业生产曾经是人们维持生存的主要方式,也是人们生活的重心,农民对待农业生产的态度是虔诚的。这样一种感情自然会贯穿在整个农业生产中,与稻作农业生产相关的歌谣不仅丰富,而且多样。农耕生活给壮族民众提供了较为安定的集体活动空间,“较为安定的农耕生活,有利于群体歌唱(包括劳动、祭祀、娱乐、婚恋等活动中的群体歌唱)的开展”[3]。壮族人民特别喜欢对歌竞唱,而集体农业劳动为歌手提供了合适的群聚场合,他们在从事农事活动时,用山歌抒发当时的不同心情,或悲或喜,或怨或达,既自娱自乐,又交流感情。 由上可知,广西壮族地区的稻作农耕文化有深厚的基础,伴随着稻作农业文化而产生的农事歌谣也就非常丰富了。 通常我们所说的农事歌谣大多是指传授劳动经验,歌颂劳动感受的,属于劳动歌的范畴中。本文所谓的农事歌谣范围较为宽泛,从时空上来看,既指在田间劳动时唱的,也包括在田间休息时唱的,还包括围绕农业生产主题唱的歌;从内容来看,除劳动号子外,还有描绘农事劳动情景,传授农业生产经验,祈求获得丰收等生活内容,男女爱情的歌谣等。下文对此进行分别介绍。 一、传授农业生产经验的歌谣 广西壮族的民间歌谣以实用为目的,当地有以歌代言的传统。民间以歌谣的形式来传授知识,告知生产经验,歌手就发挥了农业科技员的作用。这类歌有十二月歌、二十四节气歌、四季歌等节令歌,高度概括了一年四季里需要安排的农业生产事项。有一首《壮族季节鸟歌》,以候鸟为起兴,将一年四季的节气变化与农业生产劳动紧密结合起来,编成歌谣,真实地反映当时农业生产劳动的蓬勃生机,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壮族农民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忙碌情景。试看下面几节歌谣: 正月东风习习吹,燕子双双把巢垒;花木吐艳立春了,犁田耕地闹纷飞。 二月八哥成双对,寻找马蹄不知累;春分还防倒春寒,老牛小牛精心喂。 三月大地春色翠,鹧鸪声声求偶配;清明风光无限好,带上晌午[4]扫墓碑。 四月秧泥特别肥,斑鸠徘徊偷谷胚;立夏耕田团团转,阿妹裤脚污泥水。 ……[5] 这首歌有浓郁的泥土气息和壮乡风味。还有广西天峨县《十二月田歌》,“正月家家贺新年,初一十五大团圆,嘴里吃的旧年饭,心里想着新年粮。二月初二二月间,坡旁地边起火烟,田边看见哥挑粪,妹也无心来偷闲。……”这首歌谣不仅写出了一年四季的农事活动,还谕示农忙季节男女之间不能谈情说爱,要把所有精力都放在生产上。 更为简短的广西天等县的《种稻谣》: 正月犁耙田,二月修田基,三月播谷秧,四月播秧时,五月祭田魂,六月耘田去,七月禾怀胎,八月穗出齐,九月旱开镰,十月湿谷到屋里,十一月干谷进了仓。 这些歌谣轻快活泼,优美动听,表现了人们从事农业生产时的欢悦心情,说明壮族人民已基本上掌握了自然界变化的规律,能根据各个季节的特点来安排适当的农事活动。 壮族是较早接受汉文化的民族,有的农事歌谣就是根据汉族的二十四节气和本地的农事安排,进行创制的。如流传在广西横县地区的《二十四节气歌》:正月立春又雨水,扛锹去堵田头洞,还有一个元宵节,到处舞狮又舞龙。二月惊蛰春风节,家家播秧在峒中,花生玉米也要种,床底芋头爆苗红。…… 现代新编的农事歌谣《春光一刻值千金》也是遵从二十四节气来安排生产的: 自然规律须遵照,农事季节要记牢;生产跟着季节走,五谷丰登产量高。 春雨惊春清谷天,不误农时闹田园;玉米花生须除草,早稻抢种莫迟延。 夏满芒夏暑相连,田间管理要周全;防涝防虫抓双抢,插完晚稻在秋前。 秋处露秋寒霜降,追肥管好晚稻田;红薯杂粮应多种,秋植糖蔗为来年。 冬雪雪冬小大寒,森林火灾要提防,冬种蔬菜效益好,要为明年翻两番。[6]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