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生态条件的变化最直接地引起当地民众经济行为的变动。为了维持生存,他们不得不改变固有的生产生活方式。与此同时,传统重农抑商的经济理念亦悄然发生变化。 “朝廷自古重耕田,生意百行它占先”,对于以农为本的生产方式,历代统治者、文人多有赞誉。乾隆《历城县志》引旧志,指出历城风俗有“五美”,其一即为“务本业:人皆种田艺圃,贫者则樵采佣工,远贩者少。男则贸易,女则纺织。在乡者多务树、畜之业,有僻在深山老死不识衣冠者”[36]。重农是当时的主流价值观,蒲松龄《聊斋志异》中曾提到:“村塾中有训蒙要书,名《庄农杂字》。其开章云:‘佛留一百二十行,惟有庄农打头强,最为鄙俚。’”[37] 与重农相对应的则是“抑商”。明人茅国缙在《章丘纪事石刻》中主张重农抑商,认为“富商游贾,操其奇赢,食粱刺肥,无数亩之业,子何数以均之。其势将利商而病农,非先王重本抑末意也。余曰:齐鲁之民力穑务本。章偏处而东,魂然下邑,非若金陵吴会之多贾人也”。[38]《醒世姻缘传》中的狄员外虽然开了一个旅店,但并非以此牟利: 别处的人,谁肯离了家来这里开铺?敝处本土的人只晓得种几亩地就完了他的本事,这賺钱的营生是一些也不会的。即如舍下开这个客店,不是徒在饭食里边賺钱,只为歇那些头口賺他的粪来上地。贱贱的饭食草料,只刚卖本钱哄那赶脚的住下。[39] 狄员外所开的客店,仍然着意于辅助农业。由此亦可看出当地居民商业意识较弱。 随着人口的增加,人地冲突日益加剧,民众不得不转向农业以外的生产领域。清代道光之前的县志中即有了“家贫者亦善经营走四方”[40]的记载。清中后期,这种情况更加明显,道光《章丘县志》载:“今生齿日繁,习文事者比旧加三分之一,趋末务者比旧加五分之三,其不变者山河……歉岁固需告籴于辽东,即丰年亦多取给于莱、沂。此则人浮于地,地实不足於养之故也。”[40]人地矛盾的激化,促使人们不得不改变谋生的手段和方式,转而投身商业经营。我们虽不能据此认为“重农抑商”观念有了根本改变,但至少要看到环境变迁导致民众经济行为发生变化这一事实。 研究者曾指出:山东人经商,是好的地区的人要经商,不好的地区的人也要经商。一个省份的人,经商的动机和条件相差甚多,仿佛是中国十大商帮的综合缩影。这在中国地区是仅见的。好也罢,歹也罢,大家都去经商,这就是明中叶以后,山东商人骤增的原因。[41]联系这一时期章丘的基本情况,可以判断:随着章丘地方自然生态的恶化以及人地矛盾的突出,民众为了维持生计,投身于商业活动,促进了商业发展。当然,在章丘,最为有名的旧军镇孟氏家族经商,更多地利用了人脉关系和政治背景资源。但对于一般民众经商而言,更主要的动力还在于解决基本的生存压力。 据统计,清末章丘“农居十之五,商居十之三,士与工十中之二,而工居多数。”[23]经商的人数占到全部人口数的十分之三,十分接近农业人口比重,从事手工业的工匠也为数不少。这说明经商或从事手工业已经成为当地民众较为普遍的经济行为和重要的经济来源。民众之所以经商、做手工活,实由于地方贫困,当地资源不能满足其生存需要所致。“县境户口甚繁,土穀所出不足以供食,指故懋迁有无。在本境者犹少,而在外州县以及外省者恒多。”因此,即便是经商,由于本地资源的限制,民众也多是外出经商谋生。虽然当地民众主体仍从事农业生产,但仅凭农业谋生者毕竟只是少数占田较多的人,“县境无旷土,以务农者众也。成顷之田,大户可以指数若成亩”;对于大部分的只占有少量土地的民众来说,要谋生,不得不借助于从事小规模的手工业,“而自食其力者比比皆是,且农户之家兼树艺,故农妇亦得课桑麻。”[42] 本着“生存第一”的原则,有的人选择了外出经商谋生,还有的人则凭借自己的手工活等一技之长维持生计。清末章丘县为数众多的石匠、铁匠、木匠犹可反映这一点。“邑多山而取材甚富者莫石工。若遍观各处坊表桥池以及官廨寺观之基础,往往精致工巧,不为怪也。又铁工在城乡者十之一二,在外府以及各省者甚多。每年春出冬归,习以为常,无乡镇无之。”[43]清末民国时期,木匠多为个体手工业者,走村串户,遍及村镇,“以打制木器、修旧加工谋生。”[44]这里需介绍一下章丘的铁匠。章丘冶铁的历史比较久远,早在汉代,章丘的东平陵城已成为冶铁重地。唐时“铁器章丘最盛”,元末成为“铁匠之乡”。清末民初,章丘铁匠已近乎遍布华北、东北各地,“章丘铁匠饶有声誉,每年售技于奉、吉、黑、山、陕等省者,道相望而锺相接,所得工资为数极巨。”[45]“所得工资为数极巨”固属夸张之语,但从中可以看出打铁这门手艺确实能增加经济收入。清末民初,章丘县每年外出打铁者不下数万人[46]。可见打铁营生对于当地民众生存的重要。据当地铁匠自述,如此多的民众干起了铁匠,主要是由人多地少,生存压力造成的: 章丘境內多山地丘陵,可耕地少,难于养活众多的人口。人们为了谋生,各寻出路……大多平民百姓,特别是赤贫户仍然靠耍手艺(主要是打铁)为生。土地确薄的山区和丘陵地带……除个别人户经商外,绝大多数的人家都是靠打铁过活。当地俗话说:“穷人打铁翻土块,富人经商做买卖”。男孩长到十三、四岁,便去学徒打铁,当年就见“回头钱”。[47] 章丘有谚语云:“叮叮铛,叮叮铛,我去当个小铁匠,挣了钱,先置地,后盖房,娶上媳妇孝爹娘。”[48]还有人回忆章丘曾流传着这么几句话:“章丘哥,穷汉多,断奶就去学打铁。”[49]打铁成了民众一项重要生计。既然章丘出了如此众多的铁匠,那么当地的铁器或铁资源是不是很丰富呢?事实并非如此。清末民国时期,章丘境内冶铁工业渐衰,工业、手工业所需钢铁,靠外地输入。[50]当时的地方志印证了这一点:“铁器自山西运来,在本境销售并发行邻县。”[51]这说明:以打铁为生的章丘县,自身铁资源或铁器并不充裕,他们更多的是为别人提供打铁服务而营生,是一种输出劳务性质的经济行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