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中后期以降,章丘县地方自然生态条件恶化,民众经济行为发生变化是不争的事实。不过其中亦有民众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经济的例子。章丘县远近闻名的“绣江水磨”即是其一。明正德年间,绣江河两岸安装水磨、水碾,为境内手工劳动向机械化发展之始。绣江水磨曾发挥了重要作用。水磨大都建筑在绣江河的上游,当时采用拦河筑坝的方法,作为水的动力。其优点是既有利于中上游农业灌溉,又能冲动水磨做工,促进了绣江河两岸工农业的发展。清末民初,绣江水磨的发展,给当地民众带来了生机,逐渐形成了一支劳动大军。[52] 此外,由于农业不能满足民众生存需要,果树种植、手工业等渐次发展起来,成为民众重要的经济收入来源和经济生产方式。清末民初,南部山区“为果实所产地,品质尚称优良。每年除供给本地消费外,余则悉销售于济南。”[53]由于章丘境内宜种棉、植桑养蚕,纺织业较发达。清末民初,党家乡南部有制绸业160余家。这一时期,明水镇绣江河两岸盛产水稻,草源丰富。民众于农闲季节以搓草绳、草腰子,织草袋,打草苫子等位家庭副业。原料以稻草为主,产品自用并出售。[54]随着地方自然生态条件和生存条件的变化,民众的经济行为也有所改变和调整,他们更注重在农业以外的经济生产活动中谋求收益。 三、结语 通过考察明清以来章丘县的自然生态条件与民众经济行为,可以看出二者是双向互动的关系。其中,前者是后者的生存基础,后者能够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对前者产生影响;民众的经济行为改变了地方自然生态条件;反过来,自然环境的变动又作用于民众的经济行为,促使其随着环境的变动做出调适。自明代至清前中期,章丘县拥有较为优越的自然生态条件,地方民众因势利导,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经济区域和生产生活方式。清代中后期以降,由于人口激增,人地矛盾尖锐,民众为了生存,不得不对既有自然生态资源进行开发乃至过于索取而破坏了自然生态的平衡。尽管地方亦有合理利用自然生态资源发展经济的例子,但人口压力以及自然生态条件的改变无疑已促使地方民众固有的生产生活方式、经济结构等发生了显著变化。农业不再是民众生存的重要出路,从事商业、手工业等以维持生计的人越来越多。明清至民国时期章丘县环境与民众经济行为的双重变奏,再次为当今社会的人口、资源合理利用、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提供了警示。[本文的写作受惠于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夏明方教授开设的《环境史》课程的启发;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赵树国提供了部分资料,在此致谢!] 参考文献: [1][3]张钟望:《章丘县历史沿革考略》,《章丘文史资料》第3辑,l985年。 [2][4][5][6][7][22][24](嘉靖)《章丘县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57)》,上海书店,1990年,第20-21页,第26-27页,第43页,第35页。第13页,第9页,第46页。 [8][9][16][17][18][19]钟运泰修,高崇严纂:(康熙)《章丘县志》,《清代孤本方志选(第一辑:3)》,线装书局,2001年。第624625页,第626页,第616页,第l37-138页,第146页,第174页。 [10][11][12][13][14][39]西周生:《醒世姻缘传》,齐鲁书社,1982年版,第312页,第457页,第682页,第856页,第312页,第321-322页。 [15](明)董复亨:《章丘县志》卷l4,万历二十四年(1596)刻本。 [20][25][27][38][40]吴璋、曹楙坚:《章丘县志》,卷5《赋役志》,卷1《星野志》,卷3《山水考》,卷14《金石录》,卷6《礼俗志》,道光十三年(1833)刻本。 [21][23][26][42][43][51](清)杨学渊:《章丘县乡土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年,第56页,第127页,第188页,第128页,第129页,第193页。 [28][33][34][35][44][45][46][50][53][54]章丘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章丘县志》,济南出版社,1992年,第168页,第174页,第207页,第156页,第225页,第159页,第212页,第232页,第184页,第224页。 [29][30]祁守华、钟晓钟编:《中国地方志煤炭史料选辑》,煤炭工业出版社,1990年,第271页,第270页。 [31]彭泽益编:《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1840-1949)》第1卷,中华书局,1962年,第319页。 [32][52]政协章丘市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章丘文史集萃》(下),2002年编印,第540-541页,第656-659页。 [36]胡德琳、李文藻:《历城县志》卷5《地域考三》,乾隆三十八年(1773)刻本。 [37]蒲松龄;《聊斋志异》,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559页。 [41]范勇:《中国商脉》,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76页。 [47][49]政协章丘县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章丘铁匠》(文史资料第5辑),1988年,第19页,第77页。 [48]陈先运主编:《章丘历史与文化》,齐鲁书社,2006年,第388页。 Double Variation of Local Environment and People‘s Economic Behavior --Take Zhangqiu County from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o the Republic of China as a case Li Guangwei, Han Shuai (Institute of Qing History,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 Abstract: The environment and economic activities of people in Zhangqiu of Shandong pro ince took place a series of changes from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o the Republic of China such changes were not one-way conductivities, but interactive for both sides. The local env ronment once shaped people’s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self-sufficient life, but after mic Qing dynasty, rapid growth of population led to the survival crisis of locals, and undel mined the ecological balance of nature. Finally, the changed local environment affected pec ple‘s economic behavior in turn. Key Words: Zhanqiu, Environment, Economic Behavior, Interactive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