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习心得、资料 >

晚清西书的流行与西学的传播(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档案与史学》 张晓灵 参加讨论

二、从申报馆书目到商务印书馆书目(1875-1908年)
    上海是近代西书出版和西学传播的中心,也是晚清的译书中心。1860年以前,上海与宁波、香港同为中国出版西书较多的地方。1860年以后,随着上海在中国地位的提升,它逐渐成为西学在中国最大的传播中心。以译书机构而言,无论是教会的、中国政府的或是中国民办的机构,除了少数设在广州、北京等地外,十之七八都设在上海。全国三个最重要的西书出版机构,即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广学会和益智书会,全都设在上海。以译书数量而言,全国译书总数77%出自上海。以译书质量而言,绝大多数最有影响的西书,都是在上海出版的。
    19世纪70~80年代以来,从西方传来了先进的石印技术和铅印技术,而这个时期的上海也是全国最重要的商业中心,所以当时上海出现大量的民办书局也不足为奇。这些民办书局大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故在考虑其出版的种类和数量时,往往都会考虑当时人们的实际需求。
    由于在19世纪50~60年代西方科技书籍的翻译和出版量甚少,而且多集中在西方传教士所开办的宗教机构中,当时所涉及的科学文化知识类的书籍还很缺乏,大多为西方的传教书籍,虽然这个时期有些中国上层知识分子已经意识到了西学的重要性,但是还谈不上在普通士人之间的流行。相较而言,19世纪70、80年代以后,西书在本土的书局中大量刊行,这个时期以来,举凡有关西方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乃至西方制度的书大量在图书市场中发行,这个时期也正是西学开始流行的重要时期。故本文拟将讨论的时间上限定为19世纪70年代。
    随着时间的发展,西书的科类明显增多,西书比例也有了惊人的提高,而在同样的时代里,不同性质的书局所出西书比例及其类别倾向也明显不同。
    1.19世纪70~80年代的私营书局书目:申报馆书目、续书目,及上海同文书局、扫叶山房、鸿宝斋等书局的书目
    《申报》,于1872年4月30日由英国商人美查(Frederick Major,1841-1908)联合几位外商投资创办,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行世78年,为近代中国最有影响的报纸之一。它紧贴上海社会,在市民中影响广泛。上海人习称报纸为“申报纸”,就可见一斑。除报纸以外,这家报馆在期刊和图书出版方面也不乏重要贡献,为商务印书馆创建之前中国最重要的期刊和图书出版机构之一。
    申报馆兼营图书出版主要在早期,即由外国人主办时期。除了设立本馆出版部外,还附属有申昌书局(1874)、点石斋书局(1876)、上海图书集成印书局(1884)三家单独经营的书刊印刷出版机构,1889年,美查将申报馆旗下所有企业包括工厂、报馆和三家书局改组为美查股份有限公司,变卖了《申报》的股权,前期申报时期(计17年)于此结束。而此前数年随着其它民营出版企业的崛起,申报馆已逐渐退出图书出版领域而专营报业。
    由于申报在近代上海书业出版中的地位,我们以申报馆保存的一些资料来透视19世纪70~80年代上海西书的出版情况是很有必要的。
    《申报馆书目》和《续书目》大致反映了19世纪70年代后期上海西书的出版比例和类型的一个方面。《申报馆书目》出版于光绪三年(1877),共收入营业书及图画地图54种,其中西书或与西学相关的有《中东和约》、《中英和约》、《瀛寰琐纪》、《四溟琐纪》、《寰宇琐纪》、《昕夕闲谈》、《格致汇编》,画报地图有《亚细亚东部地图》、《寰瀛画报》,共9种。《申报馆续书目》中有书62种,其中属于西书或与西学相关的中国人著述只有《和约汇》、《英字入门》。这两个书目加起来共计书与地图画册116种,属于西书或相关的为11种,并且和约就有3种。和约比例之大当然和申报馆由西人承办有关。可见到了1879年,社会上流行的西书其比例依然很小。
    而更好地反映80年代上海西书出版情况的是《申报》刊载的售书广告。从1879年5月到1882年12月申报馆共出书65种,其中西书或与西学有关的共15种。其中较为突出的是学习英文的书比较多,这当然与当时上海的英语热有关。字典有《缩本英华字典》、《续印华英字典》、《五车韵府》3种。《英华字典》乃续印,可见此书较为畅销。与此同时学习英语的应用书也不少,如《华英通用要语》、《华英文字合壁》、《华英说部撮要》、《无师自通英语录》、《华英尺牍》。西书15种中,语言工具书就有8种,可见当时上海英语热之一斑。
    综合上述《申报馆书目》、《续书目》和售书广告三个来源的资料,可以看到从19世纪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初期西书出版的比例是一个逐步上升的过程,由9.48%升至23.08%。其中,从1877年到1882年12月出版的西书占其全部书的比例为14.36%。从类别来看,语言教科书是最多的(均为英文工具书),共9本,占总数的1/3还要多。其次是有关交涉的西书,全部为和约。此外申报馆还出版了近代第一部翻译小说《昕夕闲谈》,这为后期翻译小说的流行埋下了伏笔。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