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习心得、资料 >

唯物史观的现实前提与历史研究方法(4)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 毕道村 参加讨论

显然,我们探讨“各个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和国家的具体发展规律”同《资本论》所面临的任务是相同的,都是要研究阐述具体的社会。故此,我们只有坚持一般辩证法的阐述方法才能达到我们的目标。如果舍此而求它,把现实的人及其生产活动,而不是把生产中的各种抽象作为研究的第一层次,那就会把我们的研究引入歧途。
    “无创新之意,有复旧之嫌”。这是笔者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揭示的基本原理和倡导的科学方法同庞卓恒先生发表的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新见解及由此而得出的历史研究的新方法作了比较之后,油然而生的感觉。不过,人类历史表明,“每一种新的进步都必然表现为对某一种神圣事物的亵渎。”今天的历史科学需要这样的亵渎,因此,我们真诚地祈望我的上述感觉是错误的。若如是,我们欢迎庞卓恒先生及其它专家对此文批评指正。
    注释:
    ①(28)载《历史研究》1935年第5期。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3卷第10页。
    ③⑩(19)(26)(20)(24)(25)(33)(3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一卷第24、362、 34、78、79、73、74、52、43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三卷第78页。
    ⑤⑦(15)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第168页,148页,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
    ⑥⑧(17)(18)(21)(31)(3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四卷第325、328、320、321页。
    ⑨(23)(38)参见许涤新主编《政治经济学辞典》上册有关条文,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11)(29)(3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上册第24、34、104、488、492、497页、下册242页。
    (12)(30)黑格尔《逻辑学》上卷第6页,商务印书馆1966年版。
    (13)陈章龙:《社会系统分析方法初探》载《求是学刊》1986年3期。
    (14)列宁:《哲学笔记》第409页,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16)见《中外封建社会劳动者生产活动状况比较研究讨论会概述》,载《历史研究》1985年5期。
    (22)《普通逻辑》第77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27)(37)请参见《历史研究》1983年1期,1985年1期上刊登的庞文;及庞卓恒著:《人的发展与历史发展》,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年版。
    (3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卷第83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