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习心得、资料 >

评金观涛的史学方法(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 鲁小兵 参加讨论

2
    金观涛认为自己是运用系统论、控制论方法研究历史,而我们却认为他的方法属于封闭系统方法。这就产生了以下两个问题。
    首先,封闭系统方法与系统论、控制论是什么关系?广义而言,系统论、控制论属于现代系统理论。传统认为系统就是由相互作用的若干部分组成的整体。在现代系统理论看来,这一定义是不完整的,因为它没有指明系统与环境的关系。现代系统理论按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区分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我们把没有物质输入或输出的系统叫做‘封闭’系统,而把有物质输入或输出的系统叫做‘开放’系统。”⑩
    自牛顿以后、达尔文以前的经典科学主要关心稳定的周期性行为,基本上以封闭的时空为参照。他们实际上是把研究对象当作封闭系统处理的。在系统与环境的关系比较恒定的情况下,运用封闭系统方法得出的结论一般说是可靠的,有价值的。反之则会产生误差。
    现代系统理论对人类认识的最大贡献之一在于,它总结了自达尔文以来特别是二十世纪的自然科学成就,在区分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出客观世界中的一切事物本质上是开放系统而非封闭系统。因为客观系统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环境背景之中,不可能与环境彻底隔绝,任何封闭、孤立只能是相对的。现代系统理论的这一思想与唯物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的思想完全一致。唯物辩证法认为,宇宙间的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总是与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作用,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因此,只有通过考察事物内外因的总和及其相互关系才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及其演变规律。
    作为方法论的系统论、控制论总体而言是把事物当作开放系统来处理的方法。尽管它们本身又包括许多从不同角度处理不同对象的具体方法,但是不同于封闭系统方法是它们的共同特征。封闭系统方法把研究对象从其环境背景中超脱出来,集中考察对象内部的变化,并从内部寻找变化的机制。而系统论、控制论则始终着眼于从对象与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来考察事物的发展演变,研究事物内部外部的协调关系和输入输出的信息流。可以说,开放系统概念和方法是系统论、控制论的精髓。正是通过对开放系统内因和外因相互关系的考察,耗散结构理论揭示出开放系统不同于封闭系统的演变规律。按照热力学第二定律,在封闭系统中搞趋向于增长到最大值,即趋向于最无序的混沌状态。但是在开放系统中,不仅产生熵,而且由于系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可能输入更多的负熵。比如生命系统通过输入具有高度自由能的复杂分子,就能够避免熵的增加,以维持自身的稳定状态,还能够向有序性和组织性更高的状态进化。控制论创始人维纳认为,一个控制系统是一个与周围环境密切联系的系统;它通过自己的反馈机构可以减少系统的熵(无组织程度)。(11)
    由此可见,封闭系统观念和方法不仅不属于系统论、控制论范畴,而且本质上正是与系统论、控制论对立的将被现代科学思维所淘汰的东西。不管金观涛在其著作中使用了多少系统论的时髦名词,也不能掩盖他方法论上的非系统论实质。
    其次,封闭系统方法适不适合于研究人类社会?
    显然,回答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要搞清楚人类社会是不是封闭系统。人们常常把与世隔绝或对外交往很少的社会称作封闭社会。其实封闭社会并不是系统论意义上的封闭系统。因为一个社会即使与其他社会或人类共同体完全隔绝,它仍存在于一定的自然地理环境之中,与环境有密切联系。因此,可以肯定,按系统论标准,任何人类社会共同体(如氏族、民族、国家、全人类)本质上不是封闭系统而是开放系统,它们都必须在与环境的物质输入输出过程中存在和演变。当然,不同社会在开放的程度和水平上有所不同。
    历史唯物主义为我们指明了作为开放系统的人类社会共同体内部和外部的基本要素。对于某一具体社会来说,在个人和家庭基础之上,整个社会首先可划分为经济基础(即经济结构,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政治上层建筑(政治结构)和社会意识形态(意识形态结构)三大部分或三个子系统。这是众所周知的。但人们往往忽视了,这三大部分只是社会的内部要素。那么,什么是社会共同体存在和发展的外部要素呢?我们认为,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社会的外部要素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是自然地理环境。一定社会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包括自然对人类的制约作用和人类对自然的反作用。人作为一种生命有机体,与其他生命有机体一样要受地质、地理、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制约。“这些条件不仅制约着人们最初的、自然产生的肉体组织;特别是他们之间的种族差别,而且直到如今还制约着肉体组织的整个进一步发达或不发达。”(12)同时,人又通过自己特有的劳动改造并在一定程度上支配自然界,扩大“人化自然”的范围。历史唯物主义尽管不把地理环境单独作为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但是认为它对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