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习心得、资料 >

谈史学研究中的几个理论问题(4)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贵州民族研究》 侯哲安 参加讨论

三、从规律的历史谈历史的规律
    历史科学研究主要是在错综复杂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活动中找出历史的规律,正其因如此,历史才成为科学,又因规律属于哲学的范围,正是历史哲学研究课题之一。
    过去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过程无不带有规律性。历史研究的作用,就是总结过去,面向未来。因之研究过去的历史,可以说都是为了发掘规律,古为今用。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人类的历史是人类本身的发展过程,而思维的任务就在于通过一切迂回曲折的道路去探索这一过程的依次发展的阶段,并且透过一切表面的偶然性,揭示这一过程的内在规律性”(“反杜林论”,《马恩选集》第3卷第63页)又说“现代唯物主义把历史看做人类的发展过程,而它的任务就在于发现这个过程的运动规律”。(同上书第64页)
    为了使我们的历史研究达到理论的高度就必须使客观存在的社会发展规律再现出来,并且把过去的历史运动规律作为现实的借鉴,从而发掘新的规律和改造现实。如果历史研究只是说明历史,那就不是真正的历史科学,更不可能成为历史哲学。
    历史的规律是社会规律,不同于自然规律。历史规律是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运动,都是不以人们的意志和意识为转移的。马克思曾经指出,历史发展的真正原因即一种社会经济形态过渡到另一种社会经济形态的产生发展和衰落的过程,只能从物质生产力状况中去寻找一切思想和各种规律的根源。这里说的是一般的规律,在特殊情况下,历史的规律又可以产生特殊的规律。例如有的民族没有经过奴隶制进入封建社会,因此写某一些民族史时,就不能硬套一般规律,勉强地说她经过奴隶制。此外,在一般的规律之下,在一定的阶段还可以发现其他的规律。例如资本主义制度下;还有剩余价值规律。
    规律具有普遍性,否则不成其为科学,历史规律同样具有普遍性,只是视其发生作用的范围大小说明普遍性的程度,例如农民起义的爆发、失败,各个时代的情况大致相同,就是它的普遍性。但各个时代的农民起义,又有其特殊性,也可以总结其特殊的规律,但不能因为特殊规律就否定了一般规律的普遍性的存在。
    任何历史规律都反映了对立面的统一,有压迫就有反抗,这是一般规律。但反抗的发生以及规律的大小,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都有不同的情况。总的说来,都是对立面的统一。没有统一就不存在对立面,就不存在矛盾。历史事实证明:对立可以转化为统一,统一又可变化为对立。历史规律必须全面地对对立与统一作出反映,防止片面性。即看到统一时不能抹煞了对立;反映对立时不能忘记了统一。
    在历史事件中,社会规律虽然与自然规律不同,但它们又是相互发生作用的。历史的变化,常常由自然规律所引起。历史上几次产业革命对社会历史所起的巨大作用,就是十分明显的例子。历史研究必须紧紧抓住这一环节和关系,千万不能继承过去历史著作先政治后经济的作法。
    历史研究中运用哲学上规律的范畴,对实践活动有很大的作用。我们今天研究历史的目的是发现历史上的规律,但是认识发现规律,写出合乎规律的历史本身,不是历史哲学的目的。历史哲学的最高任务,是为今日的实践服务。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总结出历史上取得良好效果的规律作为经验,而加以利用,同时对历史上失败的教训,可以采取防止其规律的作用,这就是我们制定政策的基础。
    为了寻求历史的规律,首先应在错综复杂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活动中,一切从事物的实质出发,从外表的现象抓住实质,这才是一切联系的客观性。例如我国的封建社会延续几千年,从社会经济形态看就是必然的规律。
    历史上错综复杂的情况中的因果关系是哲学的重要范畴,为了寻找历史的规律,必须予以重视,并且辩证地对待。要认识到自然和社会中任何一个现象都产生或引起另一个现象;反过来任何一个现象也都是由另一个或另一些现象所引起或产生的。直接引起某一些现象的产生并作为那一现象的源泉的就是原因;由一定原因的作用所产生的现象就是结果。这个历史上出现的一切现象都为原因与结果所制约。发掘历史事件以及历史人物活动的规律,必须从实质上找出其原因和结果开始。
    历史上因果关系的重要特点,是一个或一群相互制约的现象不是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可以引起另一种现象产生,而是在具备了一定条件之下,才能引起另一种作为结果的现象。例如农民起义,不能简单地套用有压迫就有反抗的公式,而只是具备了起义的条件时,才能爆发起义。这就说明,一种规律比起前一个规律就复杂得多。
    历史上任何事件的原因在前,结果在后,这种时间上先后相继是普遍存在的。但是如果把时间上的相继关系等于因果关系。那就是一个严重的逻辑错误,因此,历史哲学还必须重视因果关系的多样性和相互作用,也就是因果关系的辩证性。
    认识因果关系的辩证性,必须了解因果关系的可变性和相对性,不能认为历史上的因果关系永远如此,绝对不变的关系。同时要了解同一现象,可能引起不同的结果。而且要了解,原因产生了结果,结果又可以反作用于原因,原因对结果固然起着积极作用,原因决定事件过程发展的方向,但是结果一经产生又对自己的原因发生影响,改变或改造自己的原因。
    历史上任何结果常常是多种原因产生的,而这些原因之中,有的是起着促进形成结果的作用,而另外一些原因又起着相反的作用,从而抵消了前一原因的作用。原因既然不是一个,那么我们就必须把原因之中主要的起决定作用的原因和非主要的,次要的原因区别开来。原因又有内因与外因之分。一般地说,内因为主,但在一定条件下外因又起着决定的作用,而且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不同的情况下其作用是不同的。例如起义斗争,特别是社会革命,总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酝酿成熟,并且由一系列的内因和外因的综合所决定的时刻爆发出来的。
    与此同时,还要在历史的社会现象中把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区别开来,并且弄清楚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客观原因是指那些不以人们意识为转移的原因,主观原因则指历史上王朝或官吏以及政党的战略和活动而言。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