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习心得、资料 >

古代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的地下世界观(4)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史学月刊》 陈艳丽 参加讨论

第12~13行:
    [直呼]他的神的名字的人,他的灵魂[……]
    第14~15行:
    没有人奉献葬礼祭品()的灵魂(gidim),他吃收集来的别人碗中的残余物和被扔到街上的面包渣(=版本A,第292~293行)。
    第16~17行:
    不知道自己名字的、我(吉勒旮美什)的生下来已死的婴儿(小王子),他们和金桌、银桌上的蜂蜜和黄油玩耍(=版本A,第298~299行)。
    第18~19行:
    放火的人,他的烟升向天空,他的灵魂无法存在(=版本A,第302~303行)。
    第20~21行:
    欺骗神、发假誓的人,在地府顶端的祭祀地(),他[被人打]。
    这一段对话中描述的人群可以分为三组。第一组是意外死亡的人,共五类:被狮子吞食的人、在战斗中倒下的人、被桅杆撞落水中的人、从屋顶跌落的人、被暴风雨神击中的人。本文猜测这五类意外死亡的人为相应职业的从业人员,如牧人、士兵、船员或水手、泥瓦匠、修渠的水利工。他们的灵魂在地府中痛苦地重复其死亡时的情景,告诫活着的从业人员要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第二组是生前道德品行有亏的人,共七类:麻风病人、不敬父母之人、诅咒父母之人、直呼神的名字之人、没有人奉献葬礼祭品之人、放火之人和欺骗神、发假誓言之人。他们死后灵魂一定要遭受惩罚,但具体的惩罚方式因为文献的破损不得而知。这一组七类人死后在地府的生活暗示了一种因果报应的宗教思想,教谕人们生前要敬父母,敬神明,否则死后会受到惩罚。第三组人只有两类。第一类死后灵魂躺在地府诸神的床上的人可能是死于人生青壮年时期的王室贵族们,如乌鲁克城的英雄国王吉勒旮美什、乌尔王朝的首王乌尔那穆(16)和基什王朝的埃塔那王等,他们在地府都享受了神级的待遇。第二类是尚未取名字就夭折的吉勒旮美什的孩子们,即乌鲁克王室早天的小王子们,由于他们身份高贵,所以死后灵魂在地府也可以过着舒适安逸的生活。这一现象反映出在古代两河流域可能存在着一种圣婴崇拜的宗教思想。
    在描述了以上这些特殊死亡的人群在地府的生活状况之后,恩基杜又向吉勒旮美什介绍了吉尔苏人、阿卡德人、阿摩利人和乌鲁克人在地府的生活状况(17)。因为吉勒旮美什死亡时两河流域并没有苏美尔人和阿卡德人的明显区分,所以这一内容反映出这一版本的作者是用古巴比伦时期两河流域的民族情况去想象地府中各民族的生活场景的。
    第22~24行:
    “你看到那些从事引水灌溉的吉尔苏公民的父亲和母亲了吗?”“他们每一个人(吉尔苏人的祖先)面前都有一千个阿摩利公民,他的灵魂不能击退他们,他不能抵抗他们。这些阿摩利人在他前面占据了地下世界顶端的祭祀地。”
    第25~26行:
    “你看见苏美尔人和阿卡德人了吗?”“他们正在饮用杀戮之水和浑浊之水。”
    第27~28行:
    “我(吉勒旮美什)的父亲和母亲生活的如何?”“他们两个人(同苏美尔人和阿卡德人的祖先一样)正在饮用杀戮之水和浑浊之水。”
    地府中吉尔苏公民的父母代表了苏美尔人光荣的祖先。两河流域历史发展到古巴比伦时期(公元前2003-前1595年),苏美尔人被新迁入两河流域的阿摩利人所取代,逐渐地从两河流域的历史舞台上消失了。苏美尔人的乌尔王朝被阿摩利人的伊辛、拉尔萨王朝取代。同样,在地府中,苏美尔人的祖先也无法与人数众多的阿摩利人祖先抗争。在社会历史现实中,苏美尔人亡于伊朗高原上的埃兰人,阿卡德人亡于来自东北山区野蛮的库提人。因此,苏美尔人和阿卡德人在地府中只能饮用杀戮之水和浑浊之水。苏美尔人的英雄国王吉勒旮美什的父母也没能逃脱苏美尔人的普遍命运。
    苏美尔人的这种以生的视角去想象死后生活的地府的观念是一种唯心主义的世界观。他们承认人必然死亡,但是,又从宗教的角度去想象并相信在地府中有一种来世的生活。在他们想象中的这种平行于现实世界的地下世界中,不同的人和阶级仍过着如同生前一样的生活,这是对人必须面对死亡、却又不愿正视死亡的一种精神安慰。这种思想的合理内核是人类的代代相承,繁衍不息。只有人世上的人丁兴旺、生活富足,地府中的祖先才能生活的安逸、富足。反之,如果人世上的人命途多舛,地府中的祖先的灵魂也会受到牵连。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