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统治地下世界的诸神 一些出土于古巴比伦时期尼普尔书吏学校的文学作品抄本提到了统治地下世界的主要神明们。在原件可能定期为乌尔第三王朝时期的叙述性神话《乌尔那穆之死》中,乌尔那穆下到地府后,依次向地府诸神的宫殿奉献了符合各神身份的礼物(18): 上表可能反映了乌尔第三王朝时期地府诸神的排位和职能。神涅旮勒在这一作品中的头衔是“地下世界的恩里勒”,恩里勒是众神之王、两河流域的最高神。涅旮勒被称为“地下世界的恩里勒”,表明他的地下世界众神之首的地位。乌鲁克的英雄国王吉勒旮美什排在冥王涅旮勒之后的特殊安排,表明乌尔第三王朝对这一传奇的、半人半神的乌鲁克国王的崇拜。另一原因可能是由于乌尔王朝起源于乌鲁克第五王朝,因此吉勒旮美什也被看作是乌尔王朝的祖先。冥后埃瑞什基旮勒在此作品中的头衔是“神宁阿朱的母亲”,在本文引用的其他作品中,女神瑞什基旮勒的头衔都是“地府的女主(nin~kur-ra)”。传统上认为,埃瑞什基旮勒是冥王涅旮勒的配偶。 排在第四位的牧人神杜穆孜的头衔是“神伊南那喜爱的丈夫”。因为伊南那女神与冥后埃瑞什基旮勒是姐妹,所以杜穆孜在地府中是与冥王和冥后同一辈分的地府神。牧人神杜穆孜的姐姐弥什廷安那的头衔是“地府大书吏(dub-sar-mah~arali)”。在一部文学作品中提到:“没有地下世界的大书吏弥什廷安那,人不能进入通往地下世界的道路,人不能通过去往地下世界的路。”(19)弥什廷安那似乎负责登记将进入地下世界的死者的名单,并且授予死者进入地下世界的许可。 地府使者楠塔尔是冥后埃瑞什基旮勒和神恩里勒的儿子。楠塔尔在这一作品中的头衔是“决定命运之人”。在阿卡德语版的《伊南那下地府》中,楠塔尔的头衔是冥后埃瑞什基旮勒的“使者”(sukkal)(第67行),负责向下地府的伊南那女神传达和执行冥后的各项决定。女神胡什比沙格是楠塔尔的妻子。宁弥什孜达的头衔也是“决定命运之人”,是神宁阿朱和女神宁吉瑞达的儿子,所以他是第三代的地府神明。宁弥什孜达的妻子宁阿孜穆亚是一位与地府和农业有关的女神。在《乌尔那穆之死》中,她在地府的头衔是“地府的大书吏”(dub-sar-mah~arali)(第127行)(20)。乌尔那穆送给她的礼物有书吏用的泥板刻笔、测量绳和测量杆,这些礼物说明了宁阿孜穆亚的书吏职能和农业神属性。在神话《神恩齐和宁胡尔桑旮》(21)中,她的头衔是“让好的葡萄汁生长的女士”,这也是她农业神的职能。宁弥什孜达的另一位妻子邓皮库格是一个属性尚不明确的女神,从乌尔那穆奉献给她的礼物来看,应该也是与书写有关的神。 在古巴比伦时期抄本的神话《吉勒旮美什之死》中提到的六位地府神明依次是:埃瑞什基旮勒、楠塔尔、邓皮库格、奈提、宁弥什孜达和杜穆孜(22)。与《乌尔那穆之死》相比,这一作品中省略了6位主要地府神的头衔,而且吉勒旮美什献给各神的礼物也没有具体的描述,而是用“见面礼”(igi--bi)、“问候礼”(kadra-bi)、“惊喜”(-di)和“普通礼物”(-ba-bi)这样一般性的词汇概括了。这一作品中出现了地府主要看门人奈提(Neti)的名字(23),因为“Ne-ti”也可以拼写为“-ti”,所以该词可能来源于阿卡德语动词“”,意为“打开”。这一职位表明地下世界是一个有城墙、有紧闭的大门的区域。而看门人名字的阿卡德语来源表明这时的地府看门人可能是一个塞姆人,也反映了塞姆人的文化对苏美尔人神学思想的影响。 一件古巴比伦时期的文学作品抄本《南那亚的悼歌》(24)是一个名为卢迪弥尔腊的人为他的父亲书吏南那亚在地府生活而进行祈祷的祈祷文。与前两部作品相比,这部作品中省略了传统的地府神楠塔尔、杜穆孜和邓皮库格。但是,它首先提到的是非地府神的太阳神乌图()和月神南那(),这可能与太阳和月亮朝夕落入地府的运动有关。根据作品的描述,乌图和南那也是审判灵魂的法官,他们在光明和和黑暗的日子里交替对死者进行来世审判。 在该祈祷文中排在日月审判神之后的是六位传统的地府神。位列第一和第二的是冥王涅旮勒夫妇,但这部作品省略了冥后埃瑞什基旮勒的名字,只用“地府女主”的头衔来代替。第三位是冥王夫妇的孙子宁弥什孜达,其后是英雄国王吉勒旮美什和地府看门人奈提。奇怪的是,基什第一王朝的一位神王埃塔那也出现在地府众神中,可能是和吉勒旮美什一样,用以表明神王在地府中的优越地位。 根据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得出苏美尔传统地府神的谱系。第一代地府神主要有四位,冥王涅旮勒和冥后埃瑞什基旮勒,冥后的姻亲牧人神杜穆孜和他的姐姐弥什廷安那女神。第二代地府神有冥后之子楠塔尔和他的妻子胡什比萨格女神。第三代地府神为冥后之孙宁弥什孜达和他的两位妻子宁阿孜穆亚女神和邓皮库格女神。关于地府看门人奈提,因为不知道他的出身,所以无法判断其辈分。此外,苏美人的英雄国王吉勒旮美什也经常和地府的众神一起出现。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