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对外开放思想的形成及其特征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卓越领导者和杰出的思想家,他的经济思想是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前最为先进的经济思想,而他提出的对开放思想则是其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孙中山对外开放思想的形成及其特征,不仅有利于进一步理解孙中山的经济思想,把握中国近代对外开放思想的发展轨迹,而且对于我们今天实施改革开放的政策也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 孙中山对外开放思想的形成,经历了萌芽、初步形成和趋于成熟三个阶段。 中日甲午战争前后到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前是孙中山对外开放思想萌芽的阶段。早在1890年,孙中山在《致郑藻如书》中,就自称他“留心经济之学十有余年矣,远至欧洲时局之变迁,上致历朝制度之沿革,大则两间之天道人事,小则泰西之格致语言,多有旁及。”[1]并朦胧地提出过学习西方的想法,“鼓励农民,如泰西兴农之会,为之先导”[2]。此后,孙中山在《农功》一文中多次提到发展农业,要“参仿西法”的问题,主张派员“赴泰西各国,讲求树艺农桑,养蚕牧畜,机器耕种,化瘠为腴一切善法,泐为专书,必简必赅,使人易晓。”[3]1894年,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指出“国家欲恢扩宏图,勤求远略,仿行西法以筹自强”,不急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四事者,“徒惟坚船利炮之是务,是舍本而图末”[4]。并且具体提出了“步武泰西,参行西法”,“驾欧洲而上之”[5]的具体措施。1897年,孙中山在与《伦敦被难记》俄译者的谈话中,谈及“必须使我们的国家对欧洲文明采取开放态度”[6]。1905年,孙中山在访问国际社会党执行局的谈话时又指出:“中国社会主义者要采取欧洲的生产方式,使用机器。”[7]稍后,他又《在东京留学生欢迎大会的演说》中强调:“将来取法西人的文明而用之,亦不难转弱为强,易旧为新。”[8]孙中山认为,中国需要“取法西人的文明而用之”,同样,西方国家也“需要中国向世界贸易开放门户”[9]。1911年3月,他表示:“期望日本人能在经济上与中国密切合作。”[10]辛亥革命前夕,法国《朝日新闻》驻美访员问及孙中山革命成功之后,是否排外时,孙中山巧妙地回答说:“吾等同志及国中有新知者,皆深明责任,且知文明来自西方”,“吾国民深负文明债于西方。”[11]这一时期,孙中山更多地是从革命斗争的现实需要出发,并非从经济建设的角度考虑问题;而且,其开放思想的内容比较笼统。他虽然也说过“对欧洲文明采取开放态度”、“向世界贸易开放门户”之类的话,但一直未形成完整、系统的对外开放思想体系。 辛亥革命胜利后到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前是孙中山对外开放思想初步形成的时期。如果说在第一阶段,孙中山从民族、民主革命的角度出发对开放思想作了零散的、不成系统的阐述的话,那么在这一时期,他已经从振兴实业、实行民生主义的角度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探索。他首次提出了“开放主义”这一概念,并对其内涵加以明确的界定。1912年4月17日,他在上海中华实业联合会欢迎会上说:“仆之意最好行开放主义,将条约修正,将治外法权收回,中国有主权,则无论何国之债皆可借,即外人之投资亦所不禁。”[12]10月23日,他在安徽都督府欢迎会上演说,又言简意赅地对开放政策作了明确的诠释:“何以名为开放政策,就是让外国人到中国办理工商等事。”[13]并对开放政策的内容作了阐述:“鄙意以为三项皆须利用外人”,即“利用外资”、“利用外国人才”、“利用外人方法”[14]。这一时期,孙中山虽然认为农工商矿务各种实业“不能偏废”,但还是把发展铁路交通置于各种实业的中心位置,未能对国民经济各行各业的全面开放和发展作出全面的部署和规划。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是孙中山对外开放思想趋于成熟的阶段。孙中山在战争后期就敏锐地觉察到,西方列强用于战争的大量资金和设备在战后必须寻求新的出路。他说:“夫此等工厂(世界大战各国新设之制造厂)专为供给战品而设,今大战已息,此等工厂将成为废物矣。其投于此等工厂之千百万工人,亦将失业矣。其投于此等工厂之数十万万资本,将无从取偿矣。”[15]而中国地大物博,有大量廉价劳动力,是“吸收经济之大海洋,凡诸工业国其资本有余者,中国能尽吸收之”[16]。因此,中国面临着一个发展经济、振兴实业的“天与之机”会[17]。为此,孙中山花了一年多时间撰成长达十万字的《实业计划》,拟定了一个以国际资金发展中国经济的宏伟规划,这是其对外开放思想趋于成熟的重要标志。在这一时期,孙中山联系中国的实际,详尽地论述了对外开放中的产业布局和地域布局等问题,使其对外开放思想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二 孙中山对外开放思想的形成,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一是受西学的启迪。孙中山从小接受西方教育,十三岁随母往夏威夷,“见轮舟之奇、沧海之阔,自是有慕西学之心,穷天地之想”[18]。从此,他就读于檀香山、香港等地的西式学堂,接受系统的西方教育,他“看见了欧美近一百年的文化,雄飞突进,一日千里,种种文明都是比中国进步得多”[19]。从而体验到中国要想强大,必须学习西方。 二是基于对世界潮流的正确审视。人类历史进入近代以后,“世界开化,人智益蒸,物质发舒,百年锐于千载”[20]。随着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为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本家奔走于世界各地,致使“百货畅流,商贾云集”[21]。而泰西各国为了保护出外经商之民,“必设兵船、领事为之保卫”[22]。开放主义成为一种世界潮流,孙中山敏锐地把握了这一经济发展趋势,认为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独立地世界经济体系之外,他说:“今日立国于世界之上,犹乎人处于社会之中,相资为用,互助以成。”[23]因此,“吾人正宜迎此潮流,行开放门户政策,以振兴工商业”[24]。 三是源于对清朝实行闭关政策危害的认识。孙中山认为,清朝实行闭关政策,是违背世界历史潮流的。他说:“昔日之闭关主义,实于时势不合。”[25]并猛烈地批判了闭关自守、盲目排外的思想。他说:清朝的闭关政策,使中国人民“困于黑暗之中”[26],“天赋智能,艰于发展”[27]。这是造成中国落后的主要原因之一。孙中山从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入手,论述了中国在清朝以前并不存在排外思想:“试取西安府景教碑读之,则知当七世纪外人已传教至支那,且欢迎教以入支那者为汉明帝,而国民亦热心信仰,迄于今世犹极庄严,为支那三大教之一。至于外国商人,亦得旅行于内地,自汉晋以来,史不绝书。”[28]“唐朝最盛时代,外国人遣派数万留学生到中国求学。”“我中国人亦不反对。”[29]“降至明季,其相徐光启舍身以奉天主教,其挚友耶教徒利马窦亦至北京,受国人之崇敬,则支那人此时绝无排外思想。”“至满洲兴盛而政策渐变,禁全国与外人通,放逐传教士于境外,戮民人以私奉外教者,着之为厉禁,士人迁徙于他国者,处以死刑。”[30]因此,“中国的闭关自守政策,乃是满洲人自私自利的结果,并不能代表大多数中国人民的意志”[31]。孙中山在这里把能否实行对外开放政策视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发达的标志之一,是很有见地的。南京临时政府建立后,孙中山认为,兴利除弊的事情很多,但主要的是发展实业,促进经济的发展,而要想实业发达,非用“门户开放政策不可”[32]。他指出闭关政策之弊:“中国亦素自尊大,目无他国,习惯自然,遂成孤立之性”,“犹孤人之于荒岛”[33];这种“荒岛之孤人,以一人之力而发展其荒岛,使之田园尽辟,道路悉修,港湾深浚,市场繁盛,楼宇林立,公园宏伟,居室丽都,生活优逸,如此,虽延长其寿命至万年,彼必无由成此等之事业”[34]。孙中山还以修铁路为例说明,“若不恃开放主义,则吾国人必无此财力,虽有政策,亦徒托之空言”[35]。因此,他得出结论:中国欲求经济发展,“不得不持开放主义”[36]。 四是受近代改革派开放思想的影响。早在鸦片战争前后,林则徐就开始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国外情况,主持编辑了《四洲志》和《华事夷言》,并且购买了外国船舰,要求道光帝与各国进行正常贸易。魏源在此基础上编着了《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主张仿制西方的军事武器,学习西方的练兵方法,创办军事工业和其他厂矿企业,大胆建议清政府在虎门拨出一块地方让外国人投资办厂,让中国有识之士进厂学习。几乎和魏源同时代的徐继畲编纂了《瀛环志略》,系统地介绍了世界近八十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历史沿革、经济文化及风土人情。此后,洋务派官员也主张在不触动封建统治的前提下,提出引进外国的科学技术、派遣留学、翻译西书等,洋务派的理论家、早期改良派代表人物,从世界的角度去分析中国的前途,从中外对比中论证实施开放政策的作用。留美第一人容闳就多次呼吁中国要对外实施开放政策,并具体提出了中外合资开发长江和修建铁路的建议,先后带领詹天佑等一百多名幼童赴美留学。王韬、马建忠、薛福成、郑观应等人也都大声疾呼中国必须开放。戊戌维新时期,康有为、梁启超等一批维新派思想家以进化论为武器,主张在君主立宪制的前提下实行对外开放。孙中山的对外开放思想继承和发展了这一思想,使近代对外开放思想具有了新的内容,更加完整、系统并趋于成熟。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