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在漫长的封建专制时代,封建统治者使“做官”成为唯一的名利双收的职业,使读经--科举--入仕成为全社会公认的唯一有价值的人生道路。在利益诱惑和重刑强制之下(这里的“强制”指的是以强制手段堵塞其他的人生道路),人们、特别是“知识分子”纷纷踏上了专制政权刻意设计的八股取士等等“实现自我价值”的唯一而狭窄的人生道路。而人们一旦踏上这条道路,就必然会同时失去许许多多原本对“人”来说十分有价值的东西,如人的个性化发展,人的生活内容的丰富化,人的精神的充实和提升等等。这种引发了无穷无尽恶果的价值绝对单一化意识的广泛传扬和深入人心,在本质上是商鞅意愿和谋略的延续和发展,专制政权为使“官吏价值一元化”成为现实,为使“人”不断地孱弱化和儿童化,为使“范进”之辈层出不穷,使“范进中举”的惨剧屡屡上演而采用的一系列简单但却有效的手段,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师法商鞅的。 作为商鞅“人”的绝对单一化思想的深入和发展,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世界的进一步彻底单一化,即彻底排斥和否定官方意识形态之外的其他思想,而把统治者的思想意志作为唯一的价值座标、行为指南和膜拜对象,便成为商鞅追求的更深层次的目标。商鞅认为:“国有礼有乐有诗有书有善有修有孝有弟有廉有辩,国有十者,上无所战,必削至亡”;[(32)]诗书礼乐……,国有十者,上无使守战。国以十者治,敌至必削,不至必贫。[(33)] 当与官方意识形态不相吻合的“异端邪说”被彻底否定和排斥之后,当人们的思想观念等被彻底地“纯洁化”和单一化了,真正的“思想”实际上也就随之而消失了,因为不同思想的多元共存和相互理解永远是“思想”最为基本的存在前提和形式。另外以“思想”为核心的文化的丰富多彩而不是绝对单一,也是“文化”最为本质的特征,因此追求思想的绝对单一化与反文化始终是一对孪生兄弟。 当然在战国时代以“诗书礼乐”等为基本内容的思想文化确有与时代发展不相吻合的内容,但否定其中的陈旧内容与商鞅一般性地绝对否定思想文化是根本不同的两码事。 商鞅的彻底反文化倾向经过韩非的继承和发展进一步绝对化了,到秦始皇时代这种倾向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我们完全可以说焚书坑儒是商鞅反文化思想的阶段性完成。所以商鞅绝对单一化思想所必然引发的反文化倾向对百家争鸣局面的终结,对丰富多彩的思想文化的摧残是极其严重的。 商鞅一元化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进程产生过直接而重大的影响,其思想是以“外儒内法”为基本特征的中国封建专制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深入恰当地“解剖”商鞅思想这只“麻雀”,将会大大有利于我们从整体上认识和把握中国封建专制思想体系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性,这也是研究商鞅思想的现实意义之所在。 On the Monism of Shangyang Qiao JIan Abstract This article shows systematicaly the monism of Shangyang,a f-amous thinker of the ancient China in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Thro-ugh an analysis of the absolute monism in political aim and device from Shangyang,the article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s of "monisticty" and i-ts great influence on the later generations Key words Shangyang monism absolute monism generations 注释: ①《商君书·靳令》(以下仅注篇名) ②(16)(24)(28)《说民》 (36)(32)《去疆》 ④《开塞》 ⑤⑨(11)(15)(31)《画策》 ⑦(13)(30)《赏刑》 ⑧(25)《慎法》 ⑩《商君书解诂定本》初印本自序 (12)《修权》 (14)《禁使》 (17)《徕民》 (18)(20)《垦令》 (19)(21)(33)《农战》 (22)(23)《弱民》 (26)(27)(29)《算地》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