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渤海高氏与东魏政治(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中国史研究》 陈群 参加讨论

北魏统一北方之后,留在渤海的高氏家族的房支,在比较安定的社会环境里,走着稳定的发展道路。高韬一房走以文入仕的道路,其子正是在这个时代长大和接受教育的,除高允外,其余的两个儿子也都是习文明儒的人物:二子高推,“早有名誉,(太延中)诏兼散骑常侍使宋,南人称其才辩”。三子高燮,“亦有文才”,仕为州主簿。高允孙高绰,“沈雅有度量,博涉经史”,官至豫、并二州刺史。其他,如高济之子高遵,“涉历文史,颇有笔札”。高遵子高元荣“学尚有文才,长于几案”[19]。走以文入仕道路的还有高展一支的高谠一房。高谠子高祐,“博涉经史,好文字杂说”。高祐子高和壁,“有学尚,位中书博士”。高和壁子高颢,“学涉有时誉”,仕朝散大夫。高颢弟高谅,“少好学,多识强记”,仕至徐州行台[20]。
    北魏后期,社会动荡不安。于是,在高家子弟中,遂出现走以武致显道路的房支。高翼为高展之孙,其伯父即高谠。高谠一子高祚仕为青州刺史,另一子高祐地位更加显赫,孝文时为秘书令,出为持节、辅国将军,西兖州刺史,终于光禄大夫[21]。高谠弟高颐即高翼父,而高颐父子都未曾出仕[22],是高氏家族中地方势力的典型代表,终于在北魏末走上以武致显的道路。高翼与高乾兄弟,一改其家族儒风浸染的特点,显示出粗豪尚武的倾向。他们的行事,带着浓厚的地方豪强的色彩[23]。《北史·高允传祐从子昂附传》曰:“少与兄乾数为劫掠,乡闾畏之,无敢违忤。”高翼、高乾之所以粗豪尚武,可能因为他们这一房已经中衰。高乾曾向博陵崔僧念求婚,而不为所许。高欢在谈到高乾兄弟时说:“从叔辈粗。”[24]河阴之变后,高翼在家乡起兵讨伐尔朱氏,以首义之功却推大族封隆之为首领,自言“和乡里,我不及封皮(封隆之小名)”[25]。甚至在高乾做了司空后,还卑辞致书当时著名的士人裴诹之说:“相屈为户曹参军。”[26]而竟被裴所拒绝。可见,高乾兄弟在士人中名望不高。如果在正常的社会条件下,高翼还是希望他的子侄能够走读书做官的道路,所以他为“专事驰骋”的高昂聘请严师,特别偏爱高氏兄弟中唯一“颇涉文史,与兄弟志尚不同”的高慎[27],正是体现大族以文为贵,弃武从文的愿望。然而,高乾、高昂兄弟已看出魏末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形势,故不愿“端坐读书,作老博士”,而走上以武致显之路。
    二、建功立业
    高翼本为山东豪右,纵横乡里,从未出任官职,是渤海高氏乡里势力的典型代表,实力显然不弱。孝昌末,葛荣在河北起事后,北魏“朝廷以翼山东豪右,即家拜渤海太守”[28]。北魏朝廷对高翼的实力是了解的,因而利用拜官委以镇压葛荣的重任,同时把高氏地方势力纳入国家军事编制。但高翼担任渤海太守的时间并不长,因农民起义军的烽火炽盛而迁至河、济之间。北魏朝廷此时对高翼仍寄予殷殷厚望,“因置东冀州,以翼为刺史,加镇东将军,乐城县侯”[29]。应该说明的是,高翼虽从渤海迁至河、济,实力并未削弱,相反,这也许正是高家从一声望不著的乡里豪右终而成为控制冀州的实力派的一个重要起点。高翼离开渤海时,“部率合境徙居河、济之间”[30],也就是说,他把渤海全境可以走得动的老百姓都迁到河、济之间,进而又在河、济之间因朝廷任命为东冀州刺史确立了自己新的地位。事实上,高翼已把河、济之间变为自己的据点。当时,高乾兄弟正在京都任职。河阴之变,尔朱荣大肆杀戮北魏皇室和公卿贵族,高乾兄弟侥幸逃脱后,便投奔其父在河、济之间所营建的据点,将此地一度变为对抗尔朱氏的基地。
    高家在战争中扩大了自己的实力。葛荣领导的起义军声势浩大,一路斩杀州官府吏。像高翼这样的冀州豪右、元魏官吏本也在劫难逃。但这时高家却摇身一变,由起义军的对抗者变为归顺者。《北齐书·高乾传》曰:“乾兄弟本有纵横天下之志,见(尔朱)荣杀害人士,谓天下遂乱,乃率河北流人反于河、济之间,受葛荣官爵,屡败齐州士马。”高家藉以扩大实力的“河北流人”,即是葛荣起义河北时由河北流入青、齐的流民。
    我们在上文说到高氏兄弟有粗豪尚武的倾向,这种风气的形成,与社会发展有共时性。这里结合其周围集团人物的社会背景对此特征加以解释。
    高家父子所控制的私人武装骁勇善战,一以当十,往往能以少胜多,出奇制胜。在这支武装中,有许多随同高氏起兵的骁将。《北齐书·高乾传弟高昂附传》曰:“自昂初以豪侠立名,为之羽翼者,呼延族、刘贵珍、刘长狄、东方老、刘士荣、成五、韩愿生、刘桃棒;随其建义者,李希光、刘叔宗、刘孟和,并仕宦显达。”他们与高氏父子有相同的特点,即粗豪尚侠[31]。
    所谓侠者,是粗豪的同义语,指性格粗犷,仗义豪爽。中国古代社会每当社会动荡时,必有侠者出现,并且在他们的周围聚集起依附于他们的浮动人口。魏末的流动人口就是因社会动乱而流亡和因农村凋蔽而破产的农民,即流民。这样的侠者实际上亦即流民帅。以上追随高氏父子起兵的侠者刘孟和等人,大多数来自渤海郡以外的冀州各郡县,他们应当就是冀州各地的流民帅。而高氏兄弟则是这些流民帅的首领。
    透过高家父子及其周围好侠义从的地域背景,我们能更深地了解高翼、高乾及其私人武装的产生和特点。
    永安三年(公元530年)十二月,尔朱氏弑孝庄帝,受孝庄帝“托以形援”重任的高氏父子随即在东冀州起事反对尔朱氏。高翼不久后死去,高家武装全部由高乾兄弟继承下来。高翼创立了高家的基业,而高乾则以拥戴高欢之功确立了高家在东魏、北齐政治中的地位。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