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所考,这里的高建即《魏书·高湖传》之高达。建、达形似而讹。《高湖传》因原文有阙,故高达世系不清。幸同上书还有《高建妻王氏志》,称建为“神武皇帝再从弟”。可知高建(或高达)与高欢系同祖的堂弟。这是高欢出自渤海高氏的一个铁证。 这样,家族关系成为高欢和高乾兄弟双方结合的粘合剂。事实上,高乾奉迎高欢的确为一明智之举,冀州十万之众及充足的粮草增加了权力交换砝码。从此,高家以一汉族大族在高欢鲜卑化集团中占据了极重要的一席。最初建立的这种微妙的合作关系影响甚深,可以为我们解释许多饶有趣味的现象。例如,“时鲜卑共轻中华朝土,唯惮昂。神武每申令三军,常为鲜卑语;昂若在列时,则为华言”。“昂尝诣相府,欲直入,门者不听,昂怒,引弓射之,神武知而不责”。在潼关之战中,高昂负伤垂危,“顾谓左右曰:‘……所可叹息者,不见季式作刺史耳!’高祖闻之,即驰驿启季式为济州刺史”[39]。高季式曾强拉高欢婿黄门郎司马消难饮酒,对方推辞,他怒曰:“我留君尽兴,君是何人,不为我痛饮?”[40]总之,高家兄弟在对待高欢的态度上所表现的那种盛气凌人之态,恐怕不能完全用骁将得宠作解释,高欢集团中的其他骁将却不见有如此自傲的记载。 普泰二年(公元532年),高欢在韩陵与尔朱氏集团展开大决战。在这次决战中,高昂、高季式兄弟冲锋陷阵,扭转战局,反败为胜,建立卓著功勋。韩陵之战后,高欢的统治地位得到了巩固,高乾兄弟也加官晋爵,位登台鼎:高乾拜侍中、司空;高昂加侍中、开府,进爵为侯,邑七百户。 三、矛盾冲突 永熙二年(公元533年),高乾之死,是高家与高欢发生的第一次矛盾冲突。 高乾之死,表面上看,是高欢与魏王室斗争的牺牲品。这一年,高欢击败尔朱氏,进入洛阳,册立孝武帝,希图建立一个听命与自己的傀儡政权。但是,孝武帝不甘心受制于高欢,积极调动亲信,部署兵马,双方矛盾升级,关系骤然紧张起来。而被视为高欢亲信的高乾则首当其冲,被罢免侍中职务。稍后,孝武帝又欲拉拢高乾,强迫他“共立盟约,以敦情契”。他身不由己,仓促间对以“以身许国何敢有贰”。高乾见孝武与高欢嫌隙已成,形势不妙,一方面对高欢劝进以表忠心,另一方面又求外放为徐州刺史以远离事端。这时,孝武帝则把高乾与自己共立盟约透露给高欢,“神武闻其与帝盟,亦恶之,乃封其前后密启以闻,帝对神武使诘乾”[41],遂赐乾死。高乾之死,看来是情势使然,他夹在权力的两极中间,一极是万乘至尊,一极是位极人臣,他在两极中不由自主。 关于高乾之死,还有一个疑点。当高乾被罢免侍中职务后,孝武帝曾对他极尽拉拢之能事;恰于其时,高欢力求为他恢复侍中之职,而被孝武帝所拒绝。这似乎不合情理。高家自奉迎高欢后,无疑已被看成是高欢集团的一员。否则,高乾就不会首当其冲地被解职。高乾首劝高欢受禅,其忠心高欢也不可谓不知,却仅因自己的政治对手孝武帝的一纸诏书就与高乾恩断义绝,也颇令人费解。这究竟是孝武帝实行反间计,还是高欢将计就计,借刀杀人?《北齐书·高乾传论》的解释是:“但以非颍川元从,异丰沛故人,腹心之寄,有所未允。露其启疏,假手天诛,汪滥之极,莫过于此。”由此可见,李百药是持“借刀杀人”之论的。 高乾的确不是高欢的“元从故人”,然而在高欢的众多随从中,成份本来就很复杂,他们出自不同的实力集团。例如,慕容绍宗、侯景等便来自他的对手尔朱氏集团,而同为汉族大族的李元忠则一直深受高欢的宠信。他们同样不是高欢的元从故人。所以“元从故人”之论,不免显得有些牵强。倘若我们把眼光放远些,将高乾之死置于东魏到北齐这一历史动态环境中去考察,或许可以对高乾之死作出新的认识。 《资治通鉴》卷一五五梁武帝中大通四年(公元532年)有一段记载,可以解释某些现象:韩陵之战后,高欢基本消灭了尔朱氏势力,但这时关中又出现了实力日益强大的贺拔岳,为高欢所忌。于是,“丞相欢征贺拔岳为冀州刺史,岳畏欢,欲单马入朝。行台左丞薛孝通说岳曰:‘高王数千鲜卑破尔朱百万之众,诚亦难敌,然诸将或素居其上,或与之等夷,屈首从之,势非获已。今或在京师,或据州镇,高王除之则失人望,留之则为心腹之疾。且吐万人虽复败走,犹在并州。高王方内抚群雄,外抗劲敌,安能去其巢穴,与公争关中之地乎?今关中豪俊皆属心于公,愿效其智力。公以华山为城,黄河为堑,进可以兼山东,退可以封函谷,奈何欲束手受制于人乎!’”薛孝通这一长策乃开东西对峙之滥觞,这里姑且置之。我们通过分析这一长策可以看到:早在高欢创业之始,对他来说就存在一个严峻的局面,即将领成份复杂,军心不齐,对高欢并不心服,以致使高欢的行动处处受到牵制。而成为他心腹之患的,看来并非是仅因非“元从故人”的高乾。那么,薛孝通所说的高欢诸将中哪些是属于“素居其上”的,哪些是属于“与之等夷”的?对此,我们不能十分确切地指出。首先,像段荣、韩贤、蔡儁、孙腾这类始终追随高欢者恐怕不是“与之等夷”的。无疑他们与高欢之关系是极其亲近的,其中许多人与高欢建立了姻亲关系。其次,当年同高欢一起同属于尔朱氏部下的将领,在尔朱氏失势前后陆续聚集在高欢的周围。他们资格老,各自拥有一批武装,且多为骁勇善战的胡人将领,在对待高欢时恐怕会流露出“等夷”的心理,其代表人物如侯景。他常有“飞扬跋扈志”[42]。至于“素居其上”者,不能确知,但像高乾兄弟那样经常流露出一股凌人傲物的神气来,恐怕也能说明一些问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