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看来,董作宾的五期说尚有不少需修正处,如径将王世、期别与贞人集团相统一,似乎全是"一朝天子一朝臣",这并不符合实际,如董氏定为一期的贞人有的可能已进入祖庚时期,即他所定的二期。另如他所定的10项标准中之坑位实际只是甲骨出土的坑号与其具体地点,并非考古发掘中甲骨出土的灰坑之地层关系、坑内堆积情况及甲骨共存关系等。 董氏的五期说提出后,很长时间内为研究者们普遍接受,直到今日,一些大型的甲骨文著录书中仍采用董氏的五期分法。 1956年科学出版社出版了陈梦家的《殷墟卜辞综述》,书中专辟两章论述甲骨文断代。陈氏的新贡献主要似有以下几点: 1.将董氏"贞人集团"这一虽有以贞人分类意图,但在字义上侧重于贞人关系的概念发展为"组",如将董氏提出的一期、二期、三期的贞人集团分别称为"宾组"、"出组"、"何组"(明确为廪辛时期),虽仍是讲贞人(陈氏称"卜人")的组合,但在同文中已提出了"宾组卜辞"、"何组卜辞"的概念,从而进一步靠近了以贞人作为卜辞分类主要依据的观念与做法。 2.在董氏所提出的几组"贞人集团"的贞人外,又检出了组、子组、午组贞人,并明确分出了"组卜辞"、"子组卜辞"、"午组卜辞";同时将董氏在《〈殷墟文字乙编〉序》中定为四期文武丁卜辞的子、、午组卜辞划定在武丁时代(武丁晚期)。日本的贝塚茂树、伊藤道治在1953年发表的论文中亦将组、子组卜辞定为武丁时代[38]。陈氏是在独立研究后才看到日本学者文章的。 3.在他认定的武乙、文丁卜辞中检出了贞人"历"。 陈氏在《殷墟卜辞综述》中提出的以贞人组分划卜辞类型的做法,为进一步更科学地在分类(分组)基础上作卜辞断代工作打下了一个基础。同时他在确定子、组卜辞时代时已注意坑位情况(堆积状况及卜辞共存关系),运用田野考古方法,这对后人也是有启示意义的。陈氏断代工作的遗憾是,他仍称"武丁宾组卜人"、"祖庚、祖甲出组卜人"、"廪辛何组卜人",虽有很好的分类研究方法,但仍把贞人组与一二个王世共始终,把分类与王世、分期混一了。因为同一类卜辞未必仅存在一个(或两个)王世,一个王世也可能会并存不同类的卜辞。 殷墟卜辞的分期断代研究在陈梦家所作工作之后最重要的进展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对组与子组、午组卜辞时代的进一步论证。1979年林沄《从子卜辞试论商代家族形态》[39]一文发表,根据子卜辞(含陈氏子组、午组卜辞)与宾、组同版关系、同坑现象及子卜辞出土时的地层关系,进一步肯定了陈氏的子、午组卜辞属于武丁时代。1973年小屯南地发掘,在T53(4A)层中发现7片刻有组卜辞的卜甲,而根据T53(4A)层在遗址里的层位关系,可知其相当于小屯南地早期偏晚,属武丁时代晚期,由此证明了组卜辞的时代不晚于武丁晚期[40]。 分期断代研究另一重要进展是"历组卜辞"概念的提出与对其所属年代的研究。1977年在讨论殷墟5号墓(即妇好墓)的年代问题时,李学勤提出了"历组卜辞"的概念(即董作宾所定四期武乙、文丁卜辞)[41],并从文字特征、文例、人物、贞卜事类、称谓及与出组卜辞有共版关系诸方面论证了历组卜辞非武乙、文丁卜辞,而应是武丁晚年至祖庚时代的卜辞[42]。这一见解,无疑是对董氏五期分法所作重大修正。与此同时,李学勤还提出了"无名组"(即没有贞人名的卜辞)、"黄组"(主要是指董氏五期卜辞,有贞人黄及其两位贞人,依字体相近同而共组)的概念。这样即将殷墟王卜辞分成了7组。"无名组"虽未有贞人,但仍是以贞人作为分组出发点的。至此,殷墟甲骨文的分类已较完整形成按贞人组分类的构架。 历组卜辞如提到武丁至祖庚时期,则又必须要解释一个问题,即为何在这段时期内会同时有宾组、出组、历组等几类卜辞。于是1984年李氏继续提出了殷墟甲骨分期的两系统说,即一个系统是宾组一出组一何组一黄组,另一个系统是组一历组一无名组[43]。对于"历组卜辞"时代的新说,现存在两种意见,一种是基本赞同,但认为尚需作更科学的解释与补充;另一种则持反对意见。两种意见展开了较激烈的争论。1981年裘锡圭发表论文[44],认为历组卜辞按称谓可细分为"父乙类"、"父丁类",并举出数例说明历组卜辞与宾组及出组早期有许多占卜事项及人名重复相合,支持了历组为武丁晚年至祖庚时期卜辞的观点。甲骨卜辞中固然有异代同名情况,但隔上几个王世占卜事项仍多相合、人名亦过多相合总是难以解释的,所以裘文是相当有力量的。1984年林沄著文[45]按字体将历组卜辞分为两类,同时按型式学原则依卜辞字体及其演变对全部卜辞作了更细致的分类,提出了诸如"历间组"、"宾间组"的概念(这实际上是以贞人分类与以字体分类两种原则的综合使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两系统说作了更加细致的表述。 1991年黄天树《殷墟王卜辞的分类与断代》(文津出版社)出版,1994年彭裕商《殷墟甲骨断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二书皆是博士论文,均支持两系统说,同时不同程度地对此说作了更具体的解释、发挥与修正。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