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清朝禁教政策演变的若干问题(4)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安徽史学》 郭卫东 参加讨论

四、基督新教的“弛禁”
    拉萼尼为天主教取得在华活动的合法特权,在清朝弛禁的文件中却没有提及基督新教。使新教教士们心理颇不平衡。新教传教士文惠廉(W.J.Boone)和麦都思(W.H.Medhurst)曾面见拉萼尼, 要其向中方声明,弛禁的教派既应包括天主教,也应包括新教。对在华新教教会的这一重要请求,史式徽笔下的记述是:拉萼尼居然没有给予答复,更有甚者,连“英国领事也拒绝插手这件事。最后美国领事福布斯答应为他们(新教教会)向中国官方进行交涉”(注:《江南传教史》第一卷,第81页。)。史式徽为法籍在华耶稣会士、教会史教授,其最具影响的著作《江南传教史》系参考了上海、罗马、巴黎等地教会和法国驻华使领馆的档案等丰富资料撰就,该书作为记录1839-1878年天主教江南教会情况的“权威”著作,在中外流传极广。所以,他关于新教“弛禁”的这段文字被许多论著引用,几成定论。然事实并非如此。
    据王庆成先生从英国剑桥大学图书馆未编号箱发现的抄件看,至少是英国公使没有拒绝新教教会的请求,1845年12月20日,耆英给英国驻华公使德庇时(J.F.Davis)回复照会:“现接贵公使来文, 因上海地方所出天主教规矩告示,内有不供奉十字架图像念经即不得为天主教之语,虑恐不供偶像即不保护。”“泰西各国事同一理,断无异待而不保护之理,贵公使可无堇虑。现已咨会江苏抚部院转饬苏松太道另行出示,并咨会闽浙督部堂转行各口,一体出示晓谕矣”(注:王庆成:《清代西教在华之环境--康雍乾嘉道朝,若干稀见文献考释》,《历史研究》1997年第6期。)。事情可以说进行得不费吹灰之力。两天后, 耆英的答复便公开刊登在传教士在华办的报刊上:“本大臣于各国习教规矩,有无分别,本不知晓,今已知之较多,故再宣布,天主教无论供奉十字架图像与不供奉十字架图像,凡习教为善者,中国概不禁止。至规矩之或异或同,断无分拒之理。”(注:《江南传教史》第一卷,第81-82页。)
    核查清朝档册,耆英似没有把新开禁问题向朝廷奏报,就自作了主张。在耆英的私相授与下,基督新教获得与天主教同样的在华传教权利。至此,基督教三大教派--东正教、天主教、新教在中国都取得了自由传教权,清朝的禁教政策被全盘推翻。其实,后来,拉萼尼回广州后,也就新教弛禁事支持过新教教会的要求。
    为什么《江南传教史》的记述有所偏差?答案之一是书作者不完全了解官方内情;答案之二是同长期以来天主教与新教的矛盾有关。《江南传教史》写到:1843年11月,上海正式对外开放后,外人纷纷进入,天主教“传教士们的一个不太愉快的邻居,就是基督教新教的传教人员”。矛盾随之出现,新教教士向人们散发各种教义书。“罗伯济主教不得不向所属教友发出通知,禁止教友阅读他们的书本刊物”。罗伯济在发出通知前,曾向英国领事打了招呼,没有得到理睬。后又发现新教教徒把过去天主教耶稣会出版的教理书,按他们的观点加以“篡改重印”,在上海四近散发,大概是想利用一般民众对耶稣教(新教)和耶稣会(天主教)不知大有区别的状况混水摸鱼。天主教会方面对这非常气愤,又向英国驻沪领事“表示遗憾”,英领事却推说“不愿干预宗教方面的事”。天主教会对英国领事和新教教会的这种“作风常常深表不满”(注:《江南传教史》第一卷,第55页及注脚。另按:王庆成先生在英国剑桥大学查阅到罗伯济告示,称“近来上海等处有人广发影射圣教书本,余甚哀痛。因书中虽有合圣教道理处,内蓄异端,毒害人灵,关系非浅……”(参王庆成前揭文)。这便是罗主教向所属教友发出的“通知”无疑了。)。故此,在天主教会的记述中,对新教教会的“窘况”加大其词地进行贬低性描绘也是情理中事。只是后来的研究者要注意多侧面史料的比勘印证,以追溯出历史的真相才是。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