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明末欧洲式天文仪器的试制与使用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中国科技史料》 张柏春 参加讨论

《中国科技史料》第21卷第1期(2000年):75~82
    China Historical Material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Vol.21 No.1(2000)
    明朝,天文学陷于停滞。在正统年间仿制元朝留下的简仪和浑仪之后,明朝在天文仪器方面很少有什么作为。到16世纪末欧洲传教士开始进入中国内地。明末,传教士发现了中国传统仪器的不足,向中国人介绍了欧洲的天文仪器(注:关于罗雅谷、汤若望等传教士介绍的天文仪器,参见笔者的《〈崇祯历书〉描述的欧洲天文仪器》,《中国科技典籍研究--第二届中国科技典籍国际会议论文集》,大象出版社,1999年。)。本文主要讨论欧式仪器的早期试制和使用情况。
    1欧洲式仪器的试制
    意大利人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 )是最先在中国介绍和试制小型欧洲式天文仪器的传教士。他于1578年离开欧洲,1582 年8月抵澳门。这时,第谷的仪器专著尚未问世。
    他在肇庆刊印《山海舆地全图》之后,着手用铜和铁制作天球仪与地球仪,把铜日晷之类的仪器送给与他交往的官员([1],182页)。据说,地球仪和天球仪肯定是按照罗马天主教长老会的式样制作的[2]。在韶州、南昌、南京等地,他向官员赠送或制作天球仪、地球仪、钟表、日晷、星盘、象限仪和纪限仪等,指导求教者制作天文仪器,还用星盘和其它仪器测定一些地方的地理位置,用象限仪测塔的高度和山谷的深度等([1],7、349、352页)。瞿太素师从利玛窦,在韶州用木、铜和银试制天球仪、星盘、象限仪、日晷等仪器([1],247页)。
    1598年,利玛窦在南昌结识了南京礼部尚书王忠铭。王忠铭答应带利玛窦去北京,校正历法中的错误([1],272页)。王没能实现他的承诺,但也许正是这件事才促使利玛窦注意中国的历法问题,并为修历搜集天文学书籍。1599年,利玛窦在南京北极阁参观了浑象、浑仪和简仪等。1600年,他在南京结识了中国学者徐光启(1562~1633年)。
    1601年利玛窦等教士终于获得了在北京的居住权。虽然万历帝对他为明朝“制器观象”的意向未予理睬,但他和几位教士仍耐心地扩大欧洲天文学的影响。1604年,徐光启考中进士,在北京又与利玛窦交往,讲求西学。他俩合译的《几何原本》(Euclid, Sto-icheia)前六卷和《测量法义》,为人们提供了新的几何学和测量方法[3]。另外, 在李之藻(1565~1630年)的帮助下,利玛窦在1605年编成《乾坤体义》,向读者讲述关于天球和地球的知识。李之藻还为自己制作了天球仪、地球仪和星盘。利玛窦曾在南昌、北京预测过日食或月食,但对推算行星位置和轨道等却感到力不从心。于是,他在1605年5月12 日写信请求罗马方面派“会制定行星逐日行程表”的人来中国[4]。
    北京观象台的旧仪器年久失修,且刻度和结构设计与西法不够协调。传教士带来的小型仪器难以满足修历的精度需要。于是,徐光启在1629年9月8日提出修造仪器的设想:一是修整观象台的中国旧式仪器,二是制造新仪器。为了节省费用,可同时使用铜和廉价的木材制造新仪的小样[5]。5天后,他提出《急用仪象十事》,请求制造下列10种仪器:
    6架七政象限大仪,8尺,铜边木架;
    3架列宿纪限大仪,8尺,铜边木架;
    3架铜平浑悬仪(星盘),圆径8寸,厚4分;
    1架交食仪,用铜木料;
    1架列宿经纬天球仪,用木料油漆;
    1架万国经纬地球仪;
    3具节气时刻平面日晷(石制);
    3具节气时刻转盘星晷(铜制);
    3架候时钟(铁制自鸣钟);
    3架测候七政交食远镜(窥筒,望远镜)。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