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元代行省制起源与演化述论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南开学报:哲社版》 李治安 参加讨论

行省制是蒙元王朝留给后世的一份重要遗产。行省制的出现,使元代及以后的中央、地方权力结构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关于元代行省制的起源与演化,四十年代日本学者前田直典《元朝行省的成立过程》和青木富太郎《元初行省考》二文曾作了开拓性研究[1]。但此问题在许多环节上迄今仍存在疑窦。本文基于前田氏等研究成果,侧重于对元行省制的两个直接来源、三个发展阶段、行省地方最高官府体制的确立条件及时间,试作新的探讨。
    行省溯源与蒙古国时期行省制的雏型
    省,原是皇帝宫禁的代名词。汉魏之际,尚书、中书、门下等中枢组织皆在宫禁内,省又被转用于设在禁中的宰相官署。行,起初是唐宋官制中职务兼代的俗语,即高官理低职、大官兼管小官之事的意思。合而言之,行省就是中书省(或尚书省)宰执受派遣到地方或临时在外设置的分支机构。
    元行省最早可上溯到魏晋隋唐的行台。就名称和在外代朝廷行事而言,元行省与魏晋隋唐的行尚书台(省)有许多相似之处。然而,行尚书台(省)唐初即告废罢,只能视为元行省制度的渊源。元行省受金行尚书省和蒙古国燕京等三断事官的实际影响最大,此二者应是元行省的直接来源。
    金行尚书省设置频繁,具体形态又包含了三个类型。第一类,即金熙宗天会十五年(1137年)所置汴梁行台尚书省,主要是治理原刘豫齐国的山东、河南、陕西等地。天眷元年(1138年)河南之地归还南宋,一度改燕京枢密院为行台尚书省。三年后,河南、山东复归于金,行台尚书省又移置汴梁[2]。此类行台尚书省,有大范围的固定辖区,有类似于朝廷尚书省的左右丞相、左右丞及六部等建置,实际相当于朝廷尚书省统一领导下管理中原汉地的特殊分设机构。第二类是尚书省宰执临时派往某地执行军事等使命。如金章宗明昌五年(1194年)参知政事马琪、胥持国"行尚书省事",负责治理黄河,"仍许便宜从事"。这类行省"讫役而还"的临时性比较突出[3]。它如卫绍王大安三年(1211年)平章政事千家奴、参知政事胡沙行省于宣德,抵御蒙古军南下[4],宣宗贞祐二年(1214年)十月"遣参知政事孛术鲁德裕行尚书省于大名府",翌年八月以参知政事侯挚行尚书省于河北东、西两路[5],也属于宰执临时派出。第三类是宣宗南迁以后,为激劝地方官守土保境,例外授予的行省衔。如宣宗贞祐四年(1216年)二月河东南路宣抚使胥鼎"权尚书左丞,行省于平阳",兴定元年(1217年)三月平阳知府、河东南路兵马都总管李革"权参知政事,行尚书省事"[6]。金朝上述三类行省,或为朝廷尚书省的特殊分设机构,或为部分宰执的临时派出,或为激劝地方军将守土效忠的工具。尤其是前两类,对元代治理汗廷直辖区以外的行省和临时处理军政事务的行省,影响相当大。这也是我们把金行尚书省当作元行省制直接来源之一的缘由。
    在蒙古灭金过程中,"豪杰之来归者,或因其旧而命官,若行省、领省、大元帅、副元帅之属者也"[7]。于是,金行省名目的官职大量被沿用于蒙古国时期。"有传世者","有终身者","有降改者",有"虚名权假"者,有"特置"者[8]。其辖区相当于金朝一、两个路的,即被授予"行省"。前田直典称之为"路的行省"[9]。另外,蒙古方面负责攻略金朝的太师国王木华黎,又被金遗民称为"都行省"[10]。足见,金行尚书省官制对蒙元行省所发生的影响,起初主要是藉金元之际降蒙地主武装的行省官衔表现出来的,而且限于官职名称,大抵是第三类金行尚书省的沿用。金行尚书省制中的朝廷派遣、系宰执衔、辖大区、领重地等特色,却未曾见到,也没有作为一种固定的官制持续地流传下来。世祖初,金元之际诸行省迅速被取消,就是较好的说明。换言之,金元之际军阀世侯的"行省",虽算是蒙古国行省雏型之一,但对后来元行省制的影响较为有限。严格地说,只能视作第三类金行尚书省的同类物。
    作为元行省直接来源之一的蒙古国燕京等处三断事官,更值得重视。
    蒙古灭金后,为加强对中原汉地的统治,太宗窝阔台于1234年7月任命原汗廷断事官失吉·忽秃忽充中州断事官,"主治汉民"[11]。不久,又在别失八里、阿母河设置了类似的断事官。燕京等处三断事官有四个特征:其一,由汗廷直接委派,直接对大汗负责,代表大汗治理汗廷直属的三大新征服区域。蒙哥汗死后,阿里不哥所委派的燕京大断事官脱里赤"按图籍,号令诸道,行皇帝事"[12],就体现了上述职能。其二,带断事官衔,与汗廷总治政刑的断言事官互为表里,分辖内外。如马祖常所云:"国初……凡军国机务悉决于断事官,断事官行治在燕,銮舆尚驻和宁,中原数十百州之命脉系焉。"[13]。这与金汴梁行台尚书省相似,故汉文人径称之为行尚书省或行台。《元史·布智儿传》又称:"大都行天下诸路也可札鲁忽赤。"布智儿任燕京大断事官时,燕京尚未成为都城,故"大都行天下诸路"七字实为后人所加,"也可札鲁忽赤"才是它的蒙古语职衔。其三,断事官由若干人组成,采用共同署事的方式处理政务,而且分别代表大汗和某些重要宗王。太宗朝失吉·忽秃忽为首的中州断事官还包括月里麻思、塔鲁虎、讹鲁不等[14]。宪宗蒙哥朝燕京断事官则由牙剌瓦赤、不只儿、斡鲁不、覩答儿等组成[15]。断事官昔李钤部代表贵由位下[16]。"事世祖于潜藩"的孟速思则代表忽必烈位下[17]。另外,蒙哥朝阿母河断事官阿儿浑处也有若干异密是来自忽必烈、旭烈兀、阿里不哥、木哥等宗王位下的代表[18]。其四,这些断事官综揽民政、财政、司法等,职权广泛,还有"行六部"之类的分曹属官[19]。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