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行省制起源与演化述论(4)
引人注目的是,宰执衔的撤销造成了行省与中书省体制上的分离和行省等级规格的降低,《经世大典序录·各行省》所言:"其体始不与都省侔矣",正是这个意思。此项举措还剥夺了行省官挟宰执名分自重的资本,促使其摆脱了中书省宰执临时派出的旧制。 元代中央与地方的正规官府,均实行群官负责制。行省在向地方最高官府演化的过程中也逐步实行了这项制度。如至元十六年(1279年)云南行省平章政事赛典赤·赡思丁死后,云南行省即改变了一人行省事的旧制,至元十七、十八年间陆续由左丞纳速剌丁、参政囊加歹、也罕的斤、爱鲁、信苴日等五六人任职[44]。前引至元二十年三月所立福建行省和至元二十三年二月所立东京行省,省臣分别由张惠等二人和阔阔你敦等四人组成。在此基础上,元廷于元二十三年七月正式确定了"行中书省,平章政事二员,左、右丞并一员,参知政事、佥行省事并二员"的员额数。与《元史·百官志七》行省长贰建置比较,此处缺左丞相一员而多佥行省事二员。显而易见,《元史·百官志》是后来酌情增减的记录。可以说,至元二十三年七月元廷规定行省官员额,当是行省群官负责制确立的主要标志。由至元十六年以前一、二名中书省宰执出为行省官,逐渐演化为六名以上的群官负责制,也可以称得上行省向地方最高官府过渡的又一里程碑。 第四,行省官兼领军民和不定期迁调。这一条与元行省制最后确立时间联系密切,故需要作详细阐述。 关于元行省地方最高官府体制的确立时间,迄今已有四五种说法。青木富太郎认为是至元元年(1264年)[45]。前田直典主张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46]。王颋又主张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47]。白钢等则认为是成宗、武宗朝[48]。青木富太郎至元元年说的依据,不外是《元史·世祖纪二》至元元年八月乙巳"立诸路行中书省……又颁陕西四川、西夏中兴、北京三处行中书省条格"。然另据《元史》·《耶律铸传》及《张惠传》,前半句"立诸路行中书省"缺"山东"二字,应为"立山东诸路行中书省",中华书局校勘本已校。如前所述,陕西四川、西夏中兴、北京三行省至元元年之后分合废立不常,其他大部分地区尚未设置行省。单纯依至元元年八月乙巳一段史料即断言元行省定制于至元元年,证据明显不足。多数学者对此说持反对态度,是有道理的。前田直典的至元二十四年和王颋至元二十八年说,比起至元元年说合理性颇多。前述世祖后期行省向地方最高官府演化的三条动向都是在至元二十四到至元二十八年之间发生或完成的。但是兼领军民和不定期迁调这项事关行省职能和地方官化的重要机制,迄至元二十四年或二十八年前并未正式确定。至于白钢等所持的成宗、武宗朝说,似乎较多地注意了第十个行省(岭北行省)的设立。不过,完全依照最后一个行省的设立时间来判断该制度确定时限,也未必妥当。笔者认为,世祖末成宗初,行省演化为地方最高官府的前三条重要动向或标志业已出现,而且兼领军民和不定期迁调的第四条机制也面世了。因而,将世祖末成宗初视为元行省地方最高官府体制的确立时间,似乎更符合历史实际。 我们注意到,平宋前后的若干年间,诸如陕西四川、西夏中兴、北京、江淮、湖广、江西等行省,多数情况下是仅掌行政财赋。辖区内军队,则另设行枢密院专门节制。迄世祖末,江南、四川等处行枢密院时设时废。至元二十年到三十一年,江南三行枢密院就两度发生置而又废的变动。行省事权也处于不十分稳定的状态。元廷以行省兼领军民,最终取代行省、行院分掌行政、军事的体制,大约确立于成宗初。《元史》卷一二七《伯颜传》说: "江南三省累请罢行枢密院,成宗问于伯颜,时已属疾,张目对曰:'内而省、院各置为宜,外而军、民分隶不便。'成宗是之,三院遂罢。" 伯颜曾辅佐成宗铁穆耳总兵漠北,又竭力拥戴其即皇帝位,兼之昔日充平宋统帅,非常熟悉江南诸省的情况。对他的建议,成宗想必是乐意接受的。在伯颜逝世前的36天,成宗降诏:"以军民不相统壹,罢湖广、江西行枢密院,并入行省。"[49]显然,伯颜的建议已被付诸实施。两个月后,元廷"赐行中书省长官虎符,领其军"[50]。大德二年(1298年)十二月又"定各省提调军马官员"[51]。于是,行省兼领军民的体制最终被确定下来。而后,除岭北、甘肃等行省另设行枢密院外,行枢密院的设置就很少见了。 忽必烈建元朝以后,中央官府的分工一直是中书省总庶政,枢密院掌军旅。成宗初行省官兼领军民的定制,实为"内而省、院各置为宜,外而军、民分隶不便"方略影响下行省职能的变通。由此,行省已不单纯是朝廷中书省的派出机构,而是迅速向"挈兵民二枋而临制于梱外"[52]的地方最高官府倾斜了。 在行省充任朝廷派出机构的场合下,行省官所负的代表朝廷临时处理军政事务的使命,单纯而明确。他们只有事毕被朝廷召回的情况,不存在迁转它省之类的问题。世祖末则发生了一些变化。《元典章》卷九《吏部·流官·久任官员迁转》所载的一件公文说: "至元三十年,御史台咨:(呈)[承]奉中书省劄付,来呈,至元三十年五月十六日圣旨有来,如今圣旨大体例里行省里、宣慰司里、外头各衙门里官人,五年十年家不曾迁转底有。做官底人月日多了呵,他每根底也不便当,百姓每根底也不便当。上位道:是呵,中书省官人每分拣着迁转呵,怎生?奏呵,那般者。么道圣旨了也。钦此。(呈)[承]奉[到]中书省劄付该:若有未经迁转人员,照勘明白,姓名开呈,(奏)[奉]此。"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