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元代行省制起源与演化述论(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南开学报:哲社版》 李治安 参加讨论

世祖末成宗初行省地方最高官府体制的确立
    至元十三年全国统一以后,虽然间或有日本、安南、缅国、爪哇等若干次海外征伐及相应的征伐型行省设置(如日本行省、荆湖占城行省、征交趾行省、征缅行省等[33]),但大规模的征服战争已基本结束,元帝国行省的主要使命逐渐转移到中书省直辖区以外广大地区的控驭、治理方面。适应这种稍有变化的政治军事需要,临时处理军政事务的行省陡然减少,而半固定化的行省不断扩充和发展,并且在世祖末成宗初逐步过渡到地方最高官府体制。上述过渡,大约经历了近二十时间。完成这种过渡,又需要具备如下四个必要条件:
    首先,至元十三年(1276年)到世祖末,固定化、半固定化的行省设置越来越普遍。如前所述,世祖前期中期半固定化的行省仅限于陕西四川、西夏中兴、北京、云南四行省,其中西夏中兴、北京二行省兴废无常,不十分稳定。至元十三年平宋后,此类行省迅速增加。元廷相继在新征服的南宋旧地设置了江淮行省(后改江浙行省)、湖广行省、江西行省及福建行省(后并入江浙行省)。还对原有的陕西四川、西夏中兴、北京三行省作了规模、名称、治所等方面的调整。如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陕西四川行省最终被分为陕西行省和四川行省;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兴废不常的北京行省(及东京行省),又改立于辽阳,正式命名为辽阳行省;成宗元贞元年(1295年)原西夏中兴行省经数次徙治改并,最终易名为甘肃行省,治于甘州;原江淮行省也在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迁往杭州,易名江浙行省;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又设河南江北行省统一管理原江淮行省所辖江北诸路和中书省原辖河南地[34]。于是,固定化、半固定化的行省由原先的四个增加到九个(包括析分和新设)。
    第二,各行省均有了确定的辖区和疆界范围。迄世祖末,原有和增设的固定化、半固定化的行省,均有了自己的确定辖区和疆界范围。如陕西行省辖京兆等四路五府,四川行省辖成都等九路五府,甘肃行省辖甘州等七路二州,辽阳行省辖辽阳等七路一府,河南江北行省辖汴梁等十二路七府,云南行省辖中庆等三十七路五府,湖广行省辖鄂州等三十路三府,江西行省辖龙兴等十八路九州,江浙行省辖杭州等三十路一府。而且,其后数十年基本稳定,变化不大[35]。江浙行省所辖的"四至八到",史书记载最为明晰,即东至大海,西至鄱阳湖与江西行省南康路接界,北至扬子江与河南行省扬州路接界,南与江西行省潮州路接界,东南到漳州路海岸,西南与江西行省建昌路接界,东北到松江府海岸,西北与河南行省安庆路接界[36]。另外,元朝廷还正式赋予各行省在所辖区范围内的节制权。如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正月世祖降诏:"江淮省管内并听忙兀带节制。"五月又降诏:"湖广省管内并听平章政事秃满、要束木节制。"还下令江西、四川、福建省管内"并听行尚书省节制"[37]。行省辖区范围的明确划分和对所辖地区节制管辖权的正式规定,表明行省向"画地统民"的地方最高官府的演化愈来愈明朗了。
    第三,中书省宰执衔的撤销和群官负责制的形成。中书省宰执衔撤销,是行省由临时派遣机构向地方最高官府演变的关键性步骤之一。《经世大典序录·各行省》说:"中统、至元间,始分立行中书省……皆以省官出领其事……其官皆以宰执行某处省事系衔。既而嫌于外重,改为某处行中书省。"[38]上述记载对把握行省向地方最高官府的演变,十分重要。遗憾的是,史书所述宰执衔的撤销时间含糊其辞。青木富太郎认为,事在世祖至元二十三年七月[39],基本依据就是《元史·世祖本纪》至元二十三年七月癸巳所载:"铨定省、院、台、部官,诏谕中外:中书省,除中书令外,左、右丞相并二员,平章政事二员,左、右丞并一员,参知政事二员;行中书省,平章政事二员,左、右丞并一员,参知政事、佥行省事并二员。"前田直典指出,至元二十三年七月癸巳条所载不过是朝廷关于行省职官员额的定制,很难作为撤销中书省宰执衔的确凿证据[40]。笔者同意前田直典的看法,并且认为,行省官的中书省宰执衔撤销不是至元年二十三年,而是在至元二十一年。请看如下两段史料:
    《元史》卷一三《世祖纪十》至元二十一年七月己卯条:
    "中书省臣言:'宰执之名,不宜轻授。今占城者臣已及七人,宜汰之。'诏军官勿带相衔。"
    同年九月甲申条:
    "诏以中书右丞、行省事忙兀台为江淮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
    乍一看来,前一段史料似乎只是讲撤销负有征伐使命的占城行省等军官系相衔之事。实际上,用于征伐的行省也是世祖朝临时处理军政事务行省的一种,至元二十一年七月中书省关于"宰执之名,不宜轻授"之拟议和元廷撤销此类征伐型行省官所系宰相衔的决策,自然会对当时所有行省官系相衔的旧制产生直接影响。元廷同年九月对忙兀台的重新任命,更能说明问题。据笔者理解,"诏以中书右丞、行省事",是忙兀台担任行省右丞时系宰执衔的记录,"江淮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则是实行行省官不得系宰执衔新制在任命新职诏令上的具体反映。而且,"江淮等处行中书省"与前引《经世大典序录·各行省》"改为某处行中书省"句,完全相吻合。另外,至元二十一年九月元廷对忙兀台的任命诏书中由系相衔到不系相衔的变动,还能在《元史》本传中得到印证[41]。揆之《元史·世祖本纪》,任命忙兀台的那条诏令发布以前其它行省官均是系中书省宰执衔的,如至元二十年三月"以中书右丞张惠为平章政事,御史中丞也先帖木儿为中书左丞,并行中书省事"于福建漳州[42]。那条诏令发布之后的行省官,则不系宰执衔,且亦称"某某等处行中书省",如至元二十三年二月"立东京等处行中书省,以阔阔你敦为左丞相,辽东道宣慰使塔出右丞,同佥枢密院事杨仁风、宣慰使亦而撤合并参知政事"[43]。由是观之,撤销行省官所带宰执衔,大体可以确定在至元二十一年七月至九月之间。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