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澳洲中文报章与抗美宣传 澳洲华人参与抗美运动的方式是多方面的。其中,澳洲雪梨出版的中文报纸《东华报》是当时最主要的抗美宣传媒体。因为该报是澳洲保皇党的喉舌,而保皇党的精神领袖康有为是积极反对美国排斥和苛待华人的重要人物。1905年5月和6月,康有为在美国宣传和推动保皇运动时,曾参与抗议排华禁约的活动。当康有为于6月15日晋见罗斯福总统时,提到排华法令对华侨的伤害,并要求美国总统改善排华法令。当时罗斯福总统也答应处理。(注:Deller L.McKee,"The Chinese Boycott of 1905-06 Reconsidered:TheRole of Chinese Americans",Pacific Historical Review,55,no.2(May 1986),pp.178-180.)由于澳洲保皇会在1900年便成立,经过几年的经营和活动,已有不少支持者和联系网络。当抗美运动在中国和海外各地展开的时候,澳洲保皇会也通过其宣传媒体,鼓动澳洲华人参与抗美运动。 报纸上的抗美宣传文章及其目的有三:其一是刊登议论文章,为反美抗议提供充足的理由;其二是报导各地抗美活动,使读者知道反美抗议活动正在海内外各地如火如荼地进行,以鼓舞士气;其三是将美国的排华律例与澳洲的白澳政策相联系,使澳洲华人能感受到切肤之痛。 在议论文章方面,《东华报》于1905年6月17日以《代论》的形式刊载康有为的一封来函,可说是澳洲华人抗美运动的“出师表”。康有为一开始便诉之以情:“公启者禁约一事,奇耻大辱。思之发竖,念之心痛。仆为此事,连夕不寐,愈思愈忧。”(注:《代论:康会长来书论美洲禁约事》,《东华报》, 1905年6月17日。)接着,康有为分析排华禁约对中国的影响。他认为排华的后果不只会使中国损失数以千万的外汇,而且如果留在美国的十万名华人被迫被遣送回中国,更会加重中国的社会问题。康有为特别提醒澳洲读者,美国的移民政策是针对中国人,而非其他亚洲人。华人在抵境美国时所受到的待遇,不只不如日本人,印度人,高丽人,甚至连狗都不如。其他人“所携之狗,亦皆到即登岸。无有如我同胞之贱辱者”要受尽各种盘问和检查。康有为在信的末端献上对策:“为此大事,非大合群不可。大合群则有大力,而无事不可办矣。”(注:《代论:康会长来书论美洲禁约事》,《东华报》, 1905年6月17日。)所谓合群用力,即是号召大家团结一致,向美国作出有力的抗议。这也是这类议论文章的主要目的。 另一篇评论一开始便呼吁“我海内外同胞,合力抗争”。作者更进一步指出美国人的表里不一和对华人的区别待遇:“夫西人今日之所倡言者,日日曰文明,曰平等。乃[然]其待我华人,则无一文明,无一平等。凡有血性(之人),何能顺受。”既然默默忍受不会有好结果,反而让美国人得寸进尺,因此抗争是有必要的。文中明确告示:“争则胜,不争则败;争则荣,不争则辱。”(注:《注意:本馆记者有求于旅澳众同胞》,《东华报》,1905年11月11日。)作者并以美国罗斯福总统当时有意修改排华苛约为例,说明据理力争的重要性。美国总统的让步,被认为是因为受到海内外中国人所进行的反美运动的压力。 报纸抗美宣传的第二类文章是报导各地反美抗议活动的状况和进展。例如1905年8月初的一则新闻,预告8月下旬雪梨将有一场抗美大会:“本埠维新会同志,已飞札敬告各省华商众同胞,每省派代表人两三名。限期西八月二十号,到孖利滨埠大会,筹酌旅澳华人善后事宜。”(注:“本洲新报”,《东华报》, 1905年8月5日,孖利滨即墨尔本(Melbourne)。)在集会过后报纸对会议过程和决议有详细的报导。(注:“本洲新闻”,《东华报》,1905年9月2日。当天的会议主要讨论的三件事是澳洲禁例事、禁戒鸦片烟事和美国禁约事。)事实上,澳洲六省(或称为州)均派二至四位代表出席会议,这种团结合作的精神在澳洲华人社会还是创举。(注:新南威尔士省(New South Wales)之代表是刘汝兴,黄来旺,冼俊豪和余荣。维多利亚省(Victoria)的代表则为张卓雄,黄世彦,何南和麦锡祥。南澳省(Southern Australia)的代表有冯子鸿和朱和。塔士马尼亚省(Tasmania)的代表则为苏吉和余锡华。西澳省(Western Australia)的则为陈霞和梅灵。昆士兰省(Queensland)的则是杨庚五和林有。“本洲新闻”,《东华报》, 1905年9月2日。)会议上的其中一个决议是组织“澳洲华民大会”并拟定有关章程。(注:“本洲新报”,《东华报》,1905年9月2日,有关草定章程如下:一、澳洲华民大会[召开]时,各省均须派人到会。新南威省(New South Wales)四名,维多利亚省(Victoria)四名,其余四省,各派二名。二、大会决事,或举手,或投筒,以多数为定。三、凡有益华民,保全利权者,均宜斟以举行。)这是第一个澳洲各省华人共同组织和参与的机构,也奠定澳洲华人以后合作的基础。 报章在报导各地抗美活动时,也常利用读者来函来宣传澳洲各地华人支持抗美运动的热烈情况。例如,《东华报》根据昆士兰省哈布利巴埠的来函,报导该埠有“华人名曾发者,年逾八十一岁。闻抵制美约事,热心举义。即着人携银投捐,殷勤倍至。呜呼,以年老而不忘祖国者,真以曾君为首屈一指矣。”(注:《表彰爱国》,《东华报》, 1905年12月23日。)来函不但表彰曾姓老翁的义行,接着还批评那些不响应抗美活动的年轻人为“冷血青年。”(注:《表彰爱国》,《东华报》, 1905年12月23日。) 昆士兰省坚时埠的一位华人,因为代理美国人寿保险业务,被读者写信告发。这名热心读者亲眼看到一些“无知之辈”与这名华籍保险代理人购买美国公司的保险,感到非常愤怒。因此呼吁大家抵制这个“贪图小利,甘为公敌要[办]事”的小人。他建议“纵有买过燕梳(insuranc,即保险)者,趁此时暂停供充。俟彼国已经改约,再作良图。”(注:《来函:昆士兰省麽士文阜华人致本报书》,《东华报》,1905年12月16日。)这名投函读者知道单靠他一人的口舌,不能劝说很多的人,所以要求报章刊登他的公函,以达到宣传效果。 报纸抗美宣传的第三类文章是将美国华人的处境和澳洲华人的命运相联系在一起。文章强调两地的华人都受到类似的苛待,如果今天澳洲华人不支持美国华人来反击美国的排华禁例和条约,他日澳洲华人也会求助无门。正如雪梨华人抗美团体的一则公告《劝拒美国禁约布告文》中所言:“今我旅澳同胞,约有四万。而其饱尝苛待,亦与美洲不相伯仲。使我他日欲求祖国同胞,代我抗争澳洲之禁例,则我今日亦当共筹款项,助彼力争美洲之禁约。利害相关,休戚相共,而不得漠然视之,置之度外者也”。(注:《东华报》,1905年9月16日。) 另外,《东华报》有一篇读者来稿的主旨也强调抗美活动有助于澳洲华人未来地位的改善。如果能成功将美国排华禁约废除,不止美国华人因此得救,澳洲政府也会顺势改善对待澳洲华人的政策。反之,澳洲华人则会继续受难。这篇题为《论拒美约关系于澳洲宜图强以善后》的来稿指出:“美续禁约,破坏华人商界。同胞起而拒之,举国同仇,情殷敌忾。幸而约之废也,澳洲尚有开放之日。不幸而约之成也,澳洲永无生路之期。所争虽在美之一隅,而影响所及,竟偏于全澳也。铜山西崩,洛钟东应,其消息之感召如此。“(注:崖山樵子,《论拒美约关系于澳洲宜图强以善后》,《东华报》,1905年8月5日。)当然,即使美国受到抗美活动的压力而改善对待华人的措施,也未必会影响到澳洲政府的决定。但是至少能鼓舞澳洲华人的士气。当时许多华人都相信天下的白人都没什么两样,各国白人政府的政策是互相影响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