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澳洲的抗美运动是由保皇派所领导和推动。虽然不是所有的活动支持者都是保皇派的追随者,但澳洲(新南威尔士)保皇会的创始人都是抗美运动的核心分子,如商人刘汝兴、叶炳南、叶同贵、陈联科、郑蕃昌、李官益、李益徽和郭标,以及报纸编辑伍萼楼和郑禄等人。(注:有关保皇会的创会职员名单,见雪梨新南威尔士保皇会会议记录,1900年1月14日。转引自杨进发,《新金山》,第172页。)因此,从抗美集会到报章的宣传,主要都是由保皇会的领导人在推动。这也印证了一般看法,即1908年以前保皇派在澳洲华人社会中是一支独秀,没有受到革命派的挑战,因为革命派的势力还没有伸展到这片南方大陆。(注:有关保皇会的创会职员名单,见雪梨新南威尔士保皇会会议记录,1900年1月14日。转引自杨进发,《新金山》,第192-193页。)满清政府的影响力也很小,因为满清政府要到1908年5月才在澳洲设立领事馆,并开始有专门机构进行监督和笼络华侨的工作。(注:第一位清朝驻澳洲总领事是梁澜勋,任期是1908年5月至1910年11月。见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和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合编的《清季中外使领年表》,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82页。)这种以保皇会为主导的抗美运动与中国的抵制美货运动或新马的抗美运动都不相同。在中国主要是由商人号召,学生推动,大众支持。在新马,则由华社领袖(商人和知识分子)号召和推动,大众支持。而且,无论是中国或新马,保皇派不是唯一支持抗美运动的政治派系,革命派的领导人也积极参与抗美运动,与保皇派平分秋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