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丁入地以解决丁银征收的办法,实际上在明代实行一条鞭改革时便出现了,只是当时还处在个别州县自行推行的阶段。在清初,除一些州县仍然沿袭在明代已实行的摊丁入地办法外,一些未曾实行过摊丁入地的州县也采取以田补丁的办法,解决缺额丁银的征收问题。按照常理,丁银编征当以实际丁数为准,但在事实上,清初是把万历原额摊派在现有人丁身上,实行包课的办法。我们知道,清初人丁和地亩较明万历原额都有大幅度的降低,这样一来,一部分丁银便失去了征收依据。地方官为向朝廷缴足丁银,只好加重现有人丁的负担,将逃亡故绝的人丁额银摊增在现存人丁身上。由于百姓承受能力有限,其结果是"现丁亦变为逃丁,而逃丁永不能复为现丁"(30),丁银的征收难以保证。为解决这种以原额为基准虚拟编征带来的矛盾,一种新的办法诞生了,一些地方官仍然保留丁银,又不增加额丁负担,只将一部分无着丁银摊派到田粮内进行征收。山西沁州,安徽灵璧、泗州,浙江青田,福建漳州府属龙溪、漳浦、海澄、诏安等,都曾实行过这种以田补丁的办法(31)。这种办法的可行性表现在哪里呢?原来它决定于当时人们对丁粮关系的认识,"粮有一定而易辨,丁无一定而难稽。有粮者为富民,虽丁过实数而不过虐取;无粮者为贫民,虽丁有隐漏而不失宽仁。"(32)这种看法,一是从税源的稳定性着眼,"粮有一定"既指地粮的征税依据地亩为不动产,固定而不移异,也指征税粮额相对稳定,增减不大;二是从负担能力取决于地亩占有的多少着眼,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所以能在一定程度上行之有效。不过,这种办法在清初也有不良影响的一面,因为"丁既不足,不得不派征于田,于是有田者益累"(33),这就影响了垦荒的进行。所以也有异议。 及至康熙年间人丁地亩均因经济的恢复有所增加,丁银征派主要依赖正常的人丁编审来进行,丁银编征中舍富就贫的弊端又日益严重,以致影响国课的完纳。这时人们又把目光转到土地田亩上,从丁地的比较中,寻求解决丁银征收的办法。我们以曾王孙、盛枫的意见为代表,来看一下主张按地亩多少征收丁银的理由。 曾王孙在《勘明沔县丁银宜随粮行状》中,分析了沔县(今勉县)附近一些州县自明末以来丁随粮行的情况,又针对当时沔县丁粮的严重不均,竭力主张丁随粮行。他提出了三条主要的理由。第一,"舍粮编丁,可以意为增减,若一概从粮起丁,则买田者粮增而丁亦增,卖田者粮去而丁亦去,永绝包赔之苦"。第二,"就丁论丁,弊端百出,若照粮编丁,则岁有定额,富者无所庸其力,贫者适得其常,一清吏胥之弊"。第三,"丁与粮分,则无粮之丁无所恋而轻去其乡。丁随粮行,则丁皆有土,有所籍而不致流亡。里甲不累,考成不碍"(34)。三条理由归结为一点,都是从地亩的不动产特性和地粮赋额的定额性出发,以解决丁银编征中的弊端及其对丁银征收的不良影响。 丁银的征收以丁为准,则弊端尤多。盛枫说,"丁之害,莫甚于江以北、淮以南。何者?区方百里以为县,户不下万余。丁不下三方。其间农夫十之五;庶人在官与士夫之无田及逐末者十之四;其十之一则坐拥一县之田,役农夫,尽地利,而安其食租衣税者也。今田税而外,举一县之丁课,征什一于富民,宽然而有余。其十之九,非在官则士夫也,否则逐末者也,其最下则农夫之无田者也。彼既以身役于官,焉能复办一丁,士夫既委身朝廷,亦当不附此例。逐末者贸迁无定,且蔀于法外以求幸免。势必以十九之丁,尽征之无田之贫民而止。贫民方寄食于富民之田,值丰岁规其赢羡以给妻子。日给之外,已无余粒。设一遭旱潦,尽所有以供富民之租犹不能足。既无立锥以自存,又鬻妻子为乞丐以偿丁负。为吏者上格于国课,下迫于考成,且为刳肉补疮之计,鞭垂囚系,忍见其转死流亡。故逋赋逾多,而贫民愈困。"这种丁课惩收的缺陷对于国家财政和贫苦百姓都不利。所以盛枫进一步主张,"善变法者,不若并丁之名而去之,条目归于一,人既易知而事不繁,何用巧立催科以滋文案乎?且仍立丁名,是富民意中若代贫民偿丁,故去之善"。(35) 基于类似的看法,河南太康县,四川芦山,湖南衡山、衡阳、安化县,湖北沔阳州,直隶乐亭县等在康熙五十一年以前都实行或筹议实行摊丁入地。只是由于各地田亩虽有定额,而丁数有增减,所以摊丁入地在执行上有困难。康熙五十一年颁行"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后,由于丁银编征矛盾依然存在,一些中央官员便力主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摊丁入地。其中以康熙五十五年(1716)御史董之燧最早上疏提请,他申述实行此法的理由称,"续生人丁永不加赋,皇上轸念民生高厚之恩,真有加无已。但现在人丁尚多偏苦,各省丁制亦有不同,有丁从地起者,丁从丁起者。丁从地起者其法最善,而无知愚民每每急求售地,竟地卖而丁存。至于从丁起者,凡遇编审之年,富豪大户贿嘱里书隐匿不报,而小户贫民尽入版册,无地纳税,亦属不堪,一切差役,俱照丁起派。田连阡陌坐享其逸,贫无立锥身任其劳。既役其身,复征其税,逃亡者有所不免,一遇逃亡,非亲族赔累,则国课虚悬,现在人丁之累也。嗣后既不增额,则有定数可稽,臣请敕部行文直隶各省地方官,确查各县地亩若干,统计地丁、人丁之银数若干,按亩均派,在有地者所加无多不为苦,无地者得免赔累,实幸。"(36)五十一年丁银额固定了,却难以真正落实,由于丁银的具体征课对象人丁并不能固定,遂有借编审在贫富之间转移,舍富就贫,所以仍有实行摊丁入地、稳定征课对象的必要。清廷并未采纳他在全国范围内按亩均派丁银的建议,但就在这年,户部议准"广东所属丁银,就各州县地亩分摊"(37)。全省规模的摊丁入地自此开始。在此前后,四川也实行了"丁随地起"(38)。 前述雍正初年主张实行摊丁入地的大臣奏折中,地亩的稳定性也是所申述的理由之一。因此,从"不加丁赋"令前后来看,地亩自身的稳定性特点,都是主张实施摊丁入地的重要理由。在康熙五十一年"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令颁行前,因地粮岁有定额,摊丁入地也可使丁赋不致随意加征;在此之后,丁赋虽有定额,但不能在征收过程中顺利征足,国库虚悬,利用地亩不易变动的特点,把定额丁赋摊入地亩,使得"永不加赋"政策得以真正落实。
(责任编辑:admin) |